從#清平樂#看宋朝時趙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最近以宋仁宗一朝為背景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中,與以往熱播的以明朝清朝為背景的電視劇不同,劇裡的皇帝宋仁宗趙禎並不像明清劇裡的皇帝那樣乾綱獨斷,即使在太后死後,依然受大臣們的掣肘,不能萬事由心。

即使在後宮問題上,宋仁宗趙禎也受到大臣們的諸多限制。廢郭皇后時,臺諫官員在皇帝寢宮門前集體進諫,不過得到了宰相呂夷簡支持,方可順遂。試圖立商人之女陳氏時,則被上下反對,所以未能如願,後來不得不立身世名聲俱佳的曹氏為後,曹氏容貌並不出眾,所以並不受寵愛,所以《清平樂》裡的那句“貌醜不至惑君”倒也符合歷史。


從#清平樂#看宋朝時趙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真正受到仁宗寵愛的是後來的張氏雖然受寵,但也不能為所欲為,不僅晉封皇后沒有希望,甚至連其伯父張堯佐晉封宣徽南院使這一虛職的事也因遭到臺諫官的猛烈攻擊而作罷。張氏死後,仁宗用皇后之禮發喪,擔心受到反對,等到治喪的第四天才突然宣佈追冊貴妃張氏為皇后。

以仁宗為代表的宋朝官家們為什麼這麼遷就這些大臣呢?宋仁宗孫子真宗時,耿直的文彥博一句話將其毫無粉飾地講了出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句話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和皇家共天下的是士大夫而不是百姓,也包含有士大夫和皇帝共有天下,天下非趙官家一家一姓所有。

另外,宋朝時的中央官制設計,同樣不似明清廢丞相、設內閣軍機處那樣萬事裁決於君上,在制度上,宰執們依然擁有一定的權力,皇帝不滿意時,可以罷相,卻無法直接插手干預。

下面,我們就從《皇權共天下》裡瞭解一下宋朝皇帝是如何與那些士大夫們瓜分中央權力,共治天下的。


(一)宋朝政府原始組織架構

宋代繼承了唐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監等中央官制。

中書省在宮內,門下省和尚書省均在宮外,後兩者不再幹預朝堂政事,唯獨中書省直接領政事。

宋朝又有中樞機構為“二府制”,即設中書門下和樞密院兩個機構。“中書門下”是宰相辦公的地方,又稱“政事堂”,印文行敕曰“中書門下”,平時簡稱“中書”。最具大權的宰相就是從中書省輸出,但是宋代較前朝不同的是,中書省的最高長官中書令一直處於空缺狀態。

北宋初年,宋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以參知政事為副相。參知政事也被稱為“執政”,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為牽制宰相而設置的。當時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權的是“宰執”,所謂“宰執”,即宰相與執政之統稱。文學家、政治家范仲淹就曾任參知政事。參知政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統治者削弱宰相之權的舉措。

同時,宋初宰相權力分為了三個部分,簡單說來,中書治民,樞密治兵,三司理財,共同執行宰相職權。一面分化相權,一面又加強參知政事的地位,使其與宰相互相牽制,從而加強皇權的集中。鑑於宋以前各個朝代宰相專斷國家大權的亂象,宋代宰相的軍事、財政、人事權都被剝離,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相權。在整個宋朝,宰相一律站而論政,相對於之前的“坐而論道”,備受尊崇的宰相地位大大被降低。以“尊王”為主體,宰相在宋朝初期為了表示擁戴君主的態度而謙卑不坐,往後逐漸演變成了“君尊相卑”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除了以上官職的劃分,還出現了特有的差遣制度,致使宋朝真正管事的集中在差遣官內,其餘各司的長官官職只用來領取俸祿、顯示地位而已。

宋朝本身用得是重文輕武的治理手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官制的弊端越發暴露出來,冗繁、重疊、龐大的官僚機構,給國家財政帶來極大的負擔,機構運行不暢,效率低下,影響政令運行和統治的順暢。加上皇室侈費,冗兵日眾,以及軍事上對遼、夏用兵所需,這一切已使宋朝財政入不敷出。這又反過來影響到統治的穩固、機構的運行與軍力的增強。改革龐大的官僚機構已勢在必行,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改革官制、挽救國家的呼聲。


從#清平樂#看宋朝時趙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

(二)元豐改制

宋初,三省六部諸寺監這套中央行政機構中存在官員眾多、名實不符等弊端。到了宋朝中期,神宗在王安石變法失敗後開始著手對官僚機構進行改革,這期間的機構調整史稱“元豐改制”。

此次改制的核心是以保留政事堂與樞密院對掌大政的二府製為前提,恢復隋唐時期確立的三省、六部、諸寺監行政體系中各長官的實際職權。政事堂依舊是宰相、執政的議事辦公處,而原來代掌三省的部分職權又重新納入門下、中書、尚書三省,因此恢復中書取旨、門下複審、尚書執行的定製。

新官制以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事,為首相;以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事,為次相;參知政事的名稱取消,增設了四名副宰相(即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尚書右丞),原來被削弱的相權得以恢復。致使北宋徽宗時期,奸臣蔡京先後四次任相,一年之內從尚書左丞升遷為尚書右僕射(次相),再到尚書左僕射(首相),執政時間長達十七年之久,並自稱“太師”,且在任期間大肆貪汙,搜刮民脂民膏,禍亂朝綱。

除了三省實權的恢復,三司的實權也得到了恢復。三司作為北宋前期最高財政機構,號稱“計省”,長官是三司使,其權位之重與執政無殊,號稱“計相”。三司沿襲唐代。由於唐末稅法混亂,田賦、丁稅的收入無法維持王朝的龐大費用,國家的財政收入主要依靠鹽鐵和度支。到五代後唐明宗始設鹽鐵、度支和戶部“三司”。因為宋初沿用唐制,職權是總管全國各地之貢賦和國家的財政,屬於獨立機構。


(三)樞密院官職

樞密院長官的官稱,宋初為樞密使和樞密副使,或稱知樞密院事。宋初,為革除五代時武人跋扈的惡習,防止宰相專擅朝權,不使一人同掌文武大權,設立了樞密院,以主全國軍事政令,與政事堂對掌軍政大權,號稱“二府”。

元豐改制時,有人提出廢樞密院,但皇帝未採納,只是做了一些調整,把一小部分職權歸到兵部。政事、軍事關係密切,不是能分得很清的,政、軍分離,有利於集權,卻不利於國事。元豐改制後,專用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等官稱。宋朝的樞密使、知樞密院事照例用文人充任,副職有時用武人,充分體現了重文輕武的特點。

但是北宋的樞密使與中書的關係極不正常。樞密使每次上朝奏事,與中書先後上奏,所言卻兩不相知,以故多成疑貳。這顯示出兩職之間為了互相牽制,獨自上報軍政而造成的貽誤軍國大政的弊端。原本的二府制度在宋初因相權的削弱,雖然造成冗官現象,但是整體上奸相當道禍亂朝政的較少。

元豐改制後,二府製得到保留,相權也得以回升。在中央機構的“二府制”中,宰相主持政事,樞密使掌兵,一旦奸臣當道,國家很難對其進行有效制約。所以當權傾朝野的蔡京和童貫狼狽為奸時,國家必然是一片混亂。


(四)三衙

宋代管轄禁兵和廂兵的中央機構,即殿前都指揮使司(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步軍司),總稱三衙。

三衙各設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和都虞侯,共計九員,作為三衙統兵官。三衙管轄全國的禁軍,侍衛馬、步軍司還在名義上管轄各地的廂軍。宋朝一般用文臣主持的樞密院與三衙互相牽制,以文制武。而三衙又各統一部分兵力,以便互相制約。三衙與樞密使所掌之兵權不同:樞密使有發兵之權,而無統兵之重;三衙有統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其目的是為提高和鞏固皇權,防止武夫兵變。

二府三司三衙對北宋前期皇權的集中頗為有用。二府下中書門下主管民政、樞密院主管軍政,三司主管財政,三衙鉗制樞密院,四者鼎足而立,彼此制衡,使得大權集中於皇帝一身。神宗改制後,各大官職實權得以恢復,在另一層面上也導致奸臣之間有機會沆瀣一氣,把持朝政。

從宋朝複雜的中央官制就可以看出,宋朝皇帝為了加強皇權,在一點點分散宰相的權力,大幅度降低武將的權力和地位,以免出現第二次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但總體而言,皇權和相權依然處於一個平衡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