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重耳传奇》在浙江卫视热播,这一部由王龙华、张含韵、

张一山、蒲巴甲、麦迪娜、沈梦辰、谭凯、甘婷婷、贺刚、郭晓然领衔主演的一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晋文公重耳我想大家已经有所耳闻,今天的主人公我们不讲重耳,我们讲一讲跟随重耳19年的文臣,曾经功成身退,割股奉主却被重耳活活烧死的介子推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自古“红颜多祸水”晋文公之父晋献公在外讨伐得一美女骊姬,给他生了个儿子,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就给晋献公吹枕边风,离间晋献公与其子的关系,重耳经过骊姬之乱之后,流亡在外19年。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重耳19年中辗转了六个国家,在流亡卫国路途上,有一次,实在是饿的不行了,就向路过的村民讨要食物,村民刁难这些过路人,就给了重耳一把土。重耳因此而饿晕过去,介子推这时为了能让其主人能活命,就割掉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来给他吃。后来重耳知道了之后,发誓有朝一日他能登上皇位,一定报答介子推割股奉主的恩情,没成想后来却恩将仇报

秦穆公为了能够与晋国进行交好,愿意资助重耳回到晋国夺得王位,重耳获得秦穆公3000精锐护送回国,全国上下拥护重耳,重耳夺得了王位。史称晋文公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介子推看到重耳经历千难险阻重于登上王座,这时晋文公在封赏的时候却偏偏的忘记了这个割下自己肉来给自己救命的人,当他悔恨自己如此寡情之时,介子推已经归隐山林,不再出仕。晋文公来找他时,介子推念其言而无信,薄情寡义执意不出,决心陪母亲颐养晚年。晋文公为逼其下山,竟然想出纵火逼其下山的办法,晋文公下令纵火烧山,大火烧了7天7夜,当晋文公再上山寻找介子推时,发现他与其母亲烧死在一棵枯柳下面。晋文公悔恨不已,伤心欲绝,自己失手害死了关键时刻舍身救助自己的人。后来晋文公下令,那天全国禁火,并定为寒食节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介子山

这是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介休之说据《左传》和《史记》的记载,介之推隐居在绵上山。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见,于是便将绵上山及周围的土地封给他,称为“介山” 。那么, 介山在何处?古代一些学者认为在现在的山西省介休县南。 但是,有人对这一说法提出疑问,在晋文公时代,晋国国力虽然逐渐强盛,但尚无力顾及北边,霍山以北被狄人所占领。介休位于霍山以北,并非晋国辖地,介之推不可能隐居异邦,晋文公更不能以狄之地封赏介之推。因此,绵上山不在介休境内。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绵山之说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在翼城县西有座绵山,俗称小绵山,靠近曲沃。介之推隐居地应该是翼城(今山西省翼城县南)的绵山。然而,据清朝乾隆《翼城县志》载,小绵山一名系因晋文公思念介之推,将国都附近的一座小山改名而来。这仅仅是一个迁移而来的纪念性山名而已,介之推不可能隐居于此。晋文公的国都在绛(今翼城县东地15千米处) ,距小绵山仅几十千米。如果介之推隐居于此,晋文公环山百里封田给他,就得将国都的近郊、甚至国都的一部分都作为封田,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在今山西省平定县东也有一座绵山, 又名紫金山,山上有介子庙,传说此山才是介之推的隐身之地,但还没有充足的史料来证明。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晋文公虽然成就了自己,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后世的影响不言而喻,可是对待自己的忠臣却失手将其活活烧死。如果史料确凿,晋文公可能很多事情就欠缺推敲了,起码不义之名必然会被后人所指责

无论介子推经历了哪种结局,这个结局是好还是坏,

介子推的“献身救主”这种忠君爱国的精神成为了至今的典范。也有很多的言论讽刺介子推之死是儒家迂腐的思想,但是介子推固然有千万个不同的选择,他却选择了一条身正立行的宽敞正道。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换言今天,正道虽沧桑,哪怕自己置之生死于度外也会坚守正道吗?路遇他人危险,你会挺身而出吗?

《重耳传奇》热播,晋文公19年流亡登基,生死之际靠食人肉充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