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強的紐約爭奪戰:女巫審判下,被恐懼籠罩的美國

前言

頒佈《歸還敕令》是三十年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時刻,當然絕非17世紀僅有的一個重要時刻。《歸還敕令》頒佈三年前,荷蘭人又買下了一個島。他們用一堆魚鉤和小飾品作為交換,

得到了美國東海岸沃平傑部落聯盟中勒帕尼部落的曼哈頓島

《歸還敕令》頒佈一年前,威廉·哈維宣佈了他對血液循環的研究結果。《歸還敕令》實施的同年,數以百計的女巫在神聖羅馬帝國各地被燒死。這些事件以不同的方式與三十年戰爭一起構成17世紀的標誌性事件。

一、24美元換來的小島列強的紐約爭奪戰

歐洲人很早以前就造訪了曼哈頓島。1524年意大利航海家喬瓦尼·迪·韋拉扎諾指揮一艘名為"王妃號"的法國帆船,在通往曼哈頓島東南岸的海峽以及島岸探險。同一年,葡萄牙航海家伊斯特班·戈麥斯也航行到該島的西海岸。但是,人們對該島的價值真正感興趣始於1609年,當時受荷蘭僱傭的英國航海家亨利·哈德孫駕駛"半月號"帆船到達了今天以他命名的哈德孫河,並停泊在曼哈頓島北端。這個事件就發生在當年的9月11日,一個在當今頗能引起世人共鳴的日子。

諸強的紐約爭奪戰:女巫審判下,被恐懼籠罩的美國

荷蘭人用小飾品——據說總價值才24美元——跟當地原住民交換得到了這個小島,他們將其稱為新阿姆斯特丹。1626年,他們開始建立一個能夠俯瞰整個海港的堡壘。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該堡壘在殖民者與印第安阿爾岡昆族人的戰爭中發揮了作用,因為阿爾岡昆族人試圖將荷蘭人驅逐出該島。然而,堡壘沒能擋住英國人。英國人於1664年佔領了該堡壘,並以約克公爵(即後來的詹姆士二世)的名字重命名為新約克(紐約)。儘管紐約氣候極端惡劣——夏天極其炎熱潮溼,冬天又非常寒冷,但此處是大型天然良港,又居於北美大陸東海岸的中心位置,因此紐約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港口。到了18世紀末,紐約已是美國最大的城市,至今仍然如此。

諸強的紐約爭奪戰:女巫審判下,被恐懼籠罩的美國

二、威廉·哈維的血液循環原理

殖民者為了爭奪紐約,不斷在這裡上演著流血鬥爭,而血液循環原理直到科學家兼醫生威廉·哈維經過實證研究才解釋清楚。哈維1578年出生在肯特郡,曾先後在劍橋大學和帕多瓦大學學習,後者有一所著名的醫學院。獲得醫生資格後,他回到倫敦聖巴塞洛繆醫院行醫。在帕多瓦讀書時,他受教於醫生兼解剖學家西羅尼姆斯·法布里休斯門下,後者注意到靜脈血管裡有單向閥,只是沒有弄清其用途為何。哈維對這個難題很感興趣,做了很多動物解剖實驗試圖解決這個難題,很快他就做到了。1616年他在倫敦醫學院倫穆裡講壇做解剖學演講的過程中發表了研究結果。但是直到1628年,他才將其著作《關於動物心臟與血液運動的解剖學研究》簡稱《心血運動論》公之於世,該書在法蘭克福書展上推出,以便在學界中得到最廣泛的傳播。

諸強的紐約爭奪戰:女巫審判下,被恐懼籠罩的美國

他的發現一開始被認為是有爭議的,這一點也不奇怪。其他醫生從小就深受蓋倫理論的影響,不願放棄以前的觀念,所以根本不相信哈維的發現。蓋倫認為肝臟產生靜脈血;靜脈和動脈血液是獨立的系統;心臟的功能是產生熱量,而肺的功能是讓心臟降溫;動脈血管吸入空氣,然後通過皮膚毛孔以水汽形式再排出。放血療法的醫學實踐就是基於這個觀點,而哈維的血液循環理論使放血療法受到了質疑。

儘管哈維在《心血運動論》中詳細闡述了他的實驗研究,邏輯論證嚴密——例如,蓋倫認為血液是由肝臟製造出來的,但哈維論證了肝臟每天不可能造出這麼多血——當時針對哈維血液循環理論的負面觀點佔上風,因此對哈維的醫療工作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後來,他的聲譽得以恢復,併成為查理一世的御醫。隨著顯微鏡功能的日益強大,哈維關於毛細血管的猜想(受顯微鏡技術限制,他當時無法觀察到)被證明是正確的。

哈維解剖了四足動物、魚類和鳥類等眾多動物類型。為了解心血管系統,他精心設計了很多巧妙的實驗。要在解剖中觀察並弄清各個心室的不同作用絕非易事,為此需要做動物活體解剖實驗。小動物的心臟搏動速率較快,要區分四個心室的不同功能,心室之間的相互關聯以及它們分別與肺、動脈和靜脈之間的關係幾乎不可能。但是,哈維做到了,整個歐洲為之驚歎。17世紀40年代波希米亞伊麗莎白公主在寫給別人的一封信中提到,她在前一天晚上與朋友們討論哈維的理論——

他的理論發現象徵著科學發展,與戰爭一樣對同代人和後代人產生了同樣重要的影響。

諸強的紐約爭奪戰:女巫審判下,被恐懼籠罩的美國

燒死女巫事件也以非同尋常的方式影響到了哈維。他不相信有巫術。作為1634年蘭開夏郡女巫審判案的調查者之一,他對巫術深表質疑。他判定涉案的四名女巫應無罪釋放。還有一次,他訪問了一個據說是女巫的婦女,為獲取她的信任,他假裝成巫師問她是否有可召喚的使魔。女巫放下一小碟牛奶,這時跳來一隻蟾蜍把牛奶喝了。乘女巫有事離開的間隙,哈維解剖了這隻蟾蜍——他對解剖的職業習慣似乎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但解剖之後並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女人回來發現她的蟾蜍被殺了,非常惱火。

三、1580—1630年女巫恐懼高峰期

1626—1631年間帝國的女巫審判時值1580—1630年女巫恐懼的高峰期。許多捲入其中的不幸者,如果有哈維的幫助就可能倖免於難。最惡劣的暴行發生在維爾茨堡和班貝格。維爾茨堡的審判導致約900人死亡,而班貝格審判則使近600人被處死。女巫恐懼自天主教奪回新教領土後便開始了,且經常受到耶穌會教士或帝國諸侯國的"親王主教"煽動,比如維爾茨堡的腓力·阿道夫·馮·埃倫伯格親王主教,以及美因茨大主教兼選帝侯。1627年,蒂利再次征服巴登,使其歸為天主教區後,受指控的女巫開始受到迫害,並一直持續到1629年,很多人因此喪生。在維爾茨堡和班貝格有數百人被殺。艾希施泰特、賴謝茨霍芬、科布倫茨、美因茨、科隆、波恩——這些地方都上演著同樣的瘋狂屠殺。

諸強的紐約爭奪戰:女巫審判下,被恐懼籠罩的美國

這種大眾狂熱引發了各地的審判,任何人都可能受到指控或懷疑——各行各業、各個階層都有男女老少被判決,甚至連七歲孩童也難以倖免。盲目的迷信程度令人難以置信。維爾茨堡的埃倫伯格輕信地寫道,在維爾茨堡城外一次狂熱的彌撒集會上,有8000名撒旦的追隨者做出了褻瀆神的言行,並"發誓不會祈求神將自己的名字收錄在生命冊"上。

諸強的紐約爭奪戰:女巫審判下,被恐懼籠罩的美國

一位耶穌會牧師目睹了維爾茨堡女巫審判和處決之後給出了驚人的結論,即對巫術的指控站不住腳,受害者都是無辜的。他就是弗里德里希·施佩·馮·朗根費爾德。他參與了女巫審判,但在《謹防控訴人》一書中對審判女巫行為和內容提出了質疑。這本書對終結"獵巫"風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獵巫行動一直持續到18世紀才停止,不過,死刑處決後來就很罕見了(1692年9月塞勒姆獵巫運動導致六名女子和兩名男子被處決;1727年最後一名在英國被處決的女巫是蘇格蘭人珍妮特·霍恩)。

儘管處決女巫非常悲慘和愚蠢,但是,跟戰爭、饑荒和瘟疫相比,其造成的死亡人數卻是微不足道。但是在這混亂的世紀中一些新興的思潮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了,這無疑是一種巨大影響。

參考文獻:

《美國史》

《歐洲歷史大辭典》

《世界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