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快報:“巧娘工作室”托起新生活

盒裡種菜、管理簡單,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生產……這個春天, 張家口張北縣油簍溝鎮義合美溝村20餘名在村婦女有了一個“新身份”———村級特色產業“先行者”。 她們正在打造的特色產業,就是芽苗菜種植。


村民牛秀芳是這支隊伍的領頭人。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她在自家開設了 “芽苗菜種植空中課堂”,組織有興趣的在村婦女通過微信群學習生產技術和流程。如今,加入種植隊伍的人越來越多。 市政府辦公室駐義合美溝工作隊還從中協調,將這批芽苗菜提前預售給縣城蔬菜商, 讓村民們的收入有了保障。“是‘巧娘工作室’讓我學習了種植技術, 找到了致富的門路。 ”牛秀芳說。


義合美溝村是易地扶貧搬遷村。 為了實現村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引進北京市女企業家商會 “巧娘工作室”模式, 由工作隊牽頭並負責工作室日常運營, 女企業家商會負責引進老師和技術資源, 通過為在村婦女進行技能培訓,用自己的雙手追求幸福生活。


通過學習, 很多在村婦女有了一技之長: 村民韓慧萍學會了簡單的電器修理知識,到縣城電器修理鋪打工; 倪玉鳳提升了理髮技能, 小店客人日益增多;索玉枝養起了小羊羔,脫貧致富指日可待; 趙連桃給鄉親們刮痧拔罐減輕病痛……更多的巧娘學會了新穎的麵點技法, 為家人制作起可口的食品。


為了把技能轉化為增收渠道, 工作隊向幫扶責任人發出倡議,改變過去“送米送面送錢”慰問的方式。 今年農曆春節前夕,幫扶責任人就通過“巧娘工作室”,實現在村累計消費金額6000餘元。工作隊還積極探索電商、抖音、快手等營銷模式, 今年婦女節期間,他們和女企業家商會共同發起舉辦了首屆“義和新社杯”巧娘技能網絡大賽,通過“義和新社”抖音號發佈比賽作品,有些熱心網友通過私信詢問產品價格和訂購方式,電商銷售模式初見端倪。


一手擎住村民創業精氣神,一手托起脫貧致富新生活,“巧娘工作室”的故事還在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