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季虧損360億,“兩桶油”應加快破除壟斷步伐

單季虧損360億,“兩桶油”應加快破除壟斷步伐

圖/圖蟲創意

當前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加之沙特與俄羅斯掀起價格戰,國際油價在一季度遭遇斷崖式暴跌。然而,中石油和中石化近日發佈一季財報顯示,“兩桶油”單季虧了360億元人民幣!

業界人士分析稱,“兩桶油”鉅虧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底、今年初採購了高價原油,而從原油採購到加工成產品的週期為2〜3個月。那麼,這個週期過後我們就能享受到低油價嗎?並不盡然。因為油價貴在“油桶”。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當國際原油均價低於每桶4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將不再調整,未調金額將全部納入油價調控風險準備金,全額上繳中央國庫,而不是直接留給企業成為收入。加之中國2009年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養路費等納入汽油價格,提高消費稅,所有稅費佔到油價的48%之多。這就造成國際油價腰斬,國內油價不減半,油價暴跌而車主加油並不便宜。

但即便國家相關政策短期內無法改革,我們仍不難看到,國內幾大石油公司壟斷以至競爭不充分是導致油價降不下來的另一原因。即是說,就算是0美元進口的國際原油,但由於高昂的運輸成本、煉製成本、銷售成本和灰色收入等,高油價仍會一概計到了車主油價裡。

對於鉅額虧損,中石油表示有三大原因:一是新冠疫情影響,二是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三是天然氣價格政策階段性調整。而深層次裡,“兩桶油”的經營機制由於長期壟斷而失去靈活性,利潤增長主要來自漲價,而非經營得當、內力挖潛和優質服務。中石油內部也表示,企業又一次走到了生存發展的緊要關頭,要緊緊依靠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才能穿越當前的“至暗時刻”。

中國加入世貿近20年來,雖然眾多學者對國營油企壟斷地位的批評之聲不絕於耳,但總有利益勢力阻礙石化領域的市場化改革。如何解決“油桶貴”的問題,除了逐漸降低相關稅費,讓油價真正與國際接軌外,放開原油進口權,以及在冶煉、勘探、零售等環節引進更多的玩家,才能建立起真正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遊戲規則。

早在2011年,國家發改委曾約談中石油、中石化等有關單位,緊急協調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農用柴油供應。為什麼會出現“油荒”現象?主要是成品油不放開,外企、民企不能進入,市場完全受制於國營油企的壟斷機制。雖然進入批發及經營領域的外企、民企越來越多,但根本上仍難打破固有格局。多數民企長期在壟斷的夾縫中求生,得不到足夠油源,而壟斷國企日進斗金,還享受著財政補貼。

按照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耶克的觀點,壟斷可以區分為“畫地為牢式壟斷”和“以高效率為基礎的壟斷”。雖然國際油企也有“以高效率為基礎的壟斷”,但只要存在市場開放,就不會持久。我們要打破那些“畫地為牢式壟斷”,因為它們損害了百姓的福利,拉低了政府的公共形象,而換取的只是個別利益集團的一己私利。而這些是靠約談不能解決的,只能靠硬碰硬的改革。

是時候了,“兩桶油”鉅虧應加快破除壟斷的步伐。否則,即使出現國際“負油價”,人們仍享受不到油價下跌帶來的紅利,中國油企也不能走向世界,與國際巨頭一較高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