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没有人能够独自战斗

有这样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华师留学生

他们或搭建起人脉网络迅速筹措物资

或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或安心配合防疫工作进行居家隔离

他们虽已毕业,却仍心系母校

守望相助,携手抵御无情的病毒

他们说

不管我们在哪,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们都要携手共同克服困难。这才是全球疫情爆发时,每一个人应该有的担当。

沙里夫(也门):30万只口罩背后的深深武汉情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来自也门的2015级博士生沙里夫,在中国求学、生活共十多年,对中国尤其是武汉有着深厚的感情。疫情期间,他为武汉筹集了30万只口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跨越国际的关怀和情谊。

克服困难筹集物资

一月底,沙里夫在网上看到了关于武汉封城和疫情愈加严重的消息,虽然远在越南,他还是希望为这座他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疫情迅速扩散,防护用品紧缺,他和其他几位留学生校友决定一起筹集口罩捐赠给武汉、浙江等地的医院。然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沙里夫联系了自己在各地的朋友,“我一个一个地联系朋友,这个过程很困难,口罩在各地都是紧缺物资。”沙里夫说。最后,他们在约旦筹集到了30万口罩。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口罩买到了,运输又是一大难题。物资无法直接从约旦运往中国,沙里夫和他的爱心助力团队只好辗转各地运输口罩。先运到迪拜,再从迪拜到泰国,从泰国到香港,从香港到北京,最后从北京运往武汉。每到一个目的地,都有他们的朋友对物资进行对接。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运输过程百般周折,期间还遇上了各地禁止口罩出口的禁令。筹集到口罩的第二天,约旦政府就新出台了禁止出口口罩的政策,紧接着香港也禁止出口口罩。沙里夫联系了很多朋友寻求帮助,“那时候我们什么都来不及想,只想让口罩以最快速度到达武汉。”沙里夫表示。经过2个星期的努力,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捐赠物资通过多种途径顺利运达武汉。

殷殷母校情

“武汉就是我们的家,我们有很多朋友在武汉,大家就像亲人一样。”问及为何会想到给武汉捐赠物资,沙里夫这样回答。在华师学习生活的日子是他最难忘的时光之一,他感谢母校老师和同学们给予关怀和帮助。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陈楠(左一)沙里夫(右一)

刚到华师的时候,沙里夫在沟通上还存在障碍。遇到学习、生活中的任何问题,沙里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陈楠老师请教,无论多繁琐的问题都能得到耐心细致的解答,“华师的同学们也会互相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沙里夫非常感动。

离开武汉后,沙里夫的毕业证书暂时在网络上无法查询,陈楠老师和数学与统计学学院的舒玲老师立即帮他沟通解决问题。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心关怀和帮助是沙里夫难忘的回忆,也让他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和中国站在一起

疫情期间,沙里夫的一位中国朋友在国外受到了歧视和非议。沙里夫陪伴在朋友身边给予朋友鼓励,“你不要管任何人的眼光,我会和你站在一起。”

据沙里夫介绍,疫情期间有一百七十多名也门同胞滞留在了武汉,但武汉封城时仍有一百多人选择留下。“不管我们在哪,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我们都要携手共同克服困难。这才是全球疫情爆发时,每一个人应该有的担当。”

他动情地说道。

这次疫情无疑是一场灾难,但也让沙里夫就此机会和断联许久的中国朋友取得了联系,他们共同回忆曾经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更让彼此珍惜当下。沙里夫认为,这次疫情给了大家好好审视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的机会,也相信世界各国的人们会因此更加团结,度过此关,武汉会更好,中国也会更好。沙里夫向所有留学生呼吁:“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我们应该爱中国,和中国站在一起!”

金兰(韩国):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

“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毕业后我常常会想到热情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自韩国的2010级校友金兰回忆起在华师求学的岁月时如是说道。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金兰(左一)

一月底,身在韩国的金兰得知中国境内疫情严重的情况后,迅速响应校友会号召,联系韩国的华师校友一起募集口罩捐赠武汉医院。虽然在韩国购买口罩较为方便,但没有充足的时间联系到更多的华师校友共同捐赠口罩成为困扰金兰的一大难题。在仅有的两天的时间内,她丝毫不敢懈怠,迅速搭建起人脉网络筹措物资。口罩募捐完成后,运输又成了摆在金兰面前的又一难题,最终她找到了一家航空公司,一批口罩才顺利运往武汉。

作为一名留学生,金兰来到中国已十年有余,她也去过中国很多个省市,其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上海和武汉。

在金兰看来,北京浓缩着她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也是她来中国求学的第一站。上海则像一趟高速行进的列车,是中国速度的象征,先后四次游览上海的经历让她切身感受到了上海的繁华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在武汉,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她度过了三年硕士研究生的求学时光。在北京、上海和武汉的经历让金兰了解了丰富的中国文化,也培养了她对中国的深厚感情。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金兰在幼时便与汉字结缘,时常练习中国书法,汉字一笔一划的字形之美深深打动了她。金兰感慨道:“现在在韩国能够在启蒙阶段就接触汉字并练习书法的学生并没有很多,所以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汉字的学习很有难度。”从华师毕业后,金兰在韩国釜山开设汉语培训机构,带领学生们领略汉字之美。

玫瑰(博茨瓦纳):选择留在中国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玫瑰是来自博茨瓦纳的2011级校友,新冠肺炎疫情开始爆发后,在中国工作的她立即取消了回国的计划,选择留在襄阳。“我在中国已经10年了,我把武汉当作我的第二故乡,我相信留在中国我会是安全的。在战斗中,你不能逃避问题,而是要直面问题。”玫瑰说道。

2011年,玫瑰从博茨瓦纳远渡重洋,来到我校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她选择了留在中国。在湖北襄阳工作的她,本计划在中国的寒假回到她的祖国博茨瓦纳,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直面问题不逃避”是她的态度。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留在襄阳时,她表示,这一场来势汹汹的全球大流行的疫情是没人能够预料到的,与其逃避问题,不如直面问题,因此,她开始试着了解这场灾难的具体情况。

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她更坚信了留下来的决心。她深深为奋斗在抗“疫”前线的工作者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们抗“疫”必胜的决心所感动,同时,不辞辛苦地挨家挨户做居民发热排查工作的社区工作者们也让她深受感动。

在疫情爆发过程中,虽然玫瑰在公寓内隔离而不能外出,但方便的网上购物可以让她获取需要的东西。她的工作单位襄阳枫叶国际学校为了让她能够更顺利的工作,也在不断和她沟通交流并简化办公程序。她所做的就是遵循指示,做那些需要她的工作。她一边关注着与疫情有关的新闻,安心进行居家隔离,一边通过网络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

她坚信着:“阳光一直在,夏天将会到来,胜利也终将到来。”国内疫情形势好转后,玫瑰也不禁感叹道:“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在控制病毒传播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陈林(佛得角):我们不会离开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和玫瑰相似,来自佛得角的2009级校友陈林出于对中国的深深眷恋,在疫情来临之时选择了留下。在这段时间里,她充分相信中国政府与人民,积极配合相关防疫措施并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她和家人一起用理解与信赖,助力中国抗疫。

疫情爆发之后,陈林的很多外国友人选择离开中国,她却坚信:“中国就是我的家,我相信中国政府,大家相互理解,一起努力,病毒一定能够被战胜。”

她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阅读新闻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呼吁身边的朋友们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保持身体健康。对于国际上一些政客所谓的“中国病毒”的说法,她始终将理性、客观和公正作为自己评判一切言论的尺度。“病毒没有国界,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帮助,才能最终取得成功。”陈林说道。

有时候,陈林也会听到一些不理解的声音。在外来输入病例逐渐增多的形势下,部分居民过分恐慌,对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表现出了一些抵触的情绪。“当时我很伤心,因为我是一直留在中国的,没有离开,我一直也非常积极地配合疫情防控,也做了相关的核酸检测。但是我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跟他们耐心地解释。”根据学校的相关政策,陈林的孩子即将返校读书,虽然有一些担忧,她还是表示:“我信赖中国政府与人民,这种信任能给我们力量,我相信中国能做得很好。”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早在2006年,陈林便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她由于居住在中国大使馆附近,对自己的国家非常熟悉,便常常帮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做一些日常工作并向他们询问一些关于中国的事情,从那时候开始,她对中国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2009年她如愿来到武汉求学,顺利成为了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在中国学习的时光里,这里友好的师生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对中国的归属感也愈发浓烈。因此,当2014年从我校毕业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广州安哥拉领事馆工作,为促进中国和非洲国家友好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华师留学生校友 :“我为中国感到骄傲,中国做得非常好!”

▷来了!华中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公布

▷关注!教师资格考试推迟,高校毕业生可先上岗、再考证!

▷@华师人 今天,“疫”起读书!

▷请注意!又一波考试取消,全额退费!

▷对口帮扶牟定:倒排时间 挂图作战 尽锐出击丨华师扶贫故事

文字:刘佳怡 熊可为 田天慧

齐雨霏 柳小燕 吴沛

审校:刘志强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大家积极来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