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平為老友正名 “中金10判9錯” 是網絡誤解

2019年即將到來,各大券商年度策略相繼出爐,然而回顧2018年的券商策略,不少被啪啪打臉。近日,就有網友翻出中金2018年十大預測,

發現十個裡面錯了“九個半”

吴小平为老友正名 “中金10判9错” 是网络误解

如此“離譜”之事引起網友的嘲笑一片——

吴小平为老友正名 “中金10判9错” 是网络误解

針對此事,中金王漢鋒昨日回應稱:同一職業性的表達,在職業和非職業投資者看來因為對所講內容背景及語境理解的不同解讀可能會有較大的偏差;並建議非職業的投資者在採取類似做法時多一些謹慎、獨立思考、少一些盲從。

今日,吳小平也發文“投行中金10判9錯的客觀分析”,為中金正名。

吳小平表示,僅僅就年終結果看年初預測的質量,思路就太簡單了,這位中金策略分析師是吳小平的前同事,“他的專業水準確實很贊,網絡誤解而已。”

網絡上,正在熱炒一份著名投行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員的年度十大預測。此文於2018年1月2日,也就是全年第一個交易日發出。

從預測結果來看,與年終結果確實有較大出入。因此,很多輿論興奮認為:知名投行預測太不靠譜,專業水平應大加鞭撻。進而有激烈輿論,批評投行的研究對社會誤導太大,應該為大批小散股民的金錢損失負責。

第一,僅僅就年終結果看年初預測的質量,思路就太簡單了;第二,我也認識這位中金策略分析師,前同事,他的專業水準確實很贊,網絡誤解而已。

投行研究員定期寫策略報告,相當於一個工廠,不斷生產觀點。觀點流轉的方式,在十幾年前的古典年代,是通過銷售經理通過電話、電郵發送給交易客戶的。如果客戶有興趣就某個問題和數據,需要與策略作者深入交流,則銷售經理安排研究員與客戶單一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觀點的正反對錯,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是信息充分交流。一般而言,賣方(投行)研究,無論是宏觀還是策略,會做得較為廣泛而詳實,而買房(基金)研究,則做得較為實戰而垂直。前者,要照顧到所有專業客戶,必須俯視整個社會,甚至全球經濟,因此立意較為宏闊。後者,只關心自己的倉位和重心,肯定是傾向於精準佈局。

在這個交流過程中,雙方可以就不同的信息、思路和邏輯,做充分碰撞。賣方試圖說服買方跟隨,買方則給予力度不同的反擊或挑戰。在“對戰”過程中,近期、中期的投資佈局,將逐步呈現。這才是專業機構的交流方式。而且,這種交流,由於是一對一,最重要的是把最新信息、判斷和變化,做及時雙向溝通,這才是核心價值。

市場瞬息萬變,交易錯綜複雜,文字是死的,人是活的。交易市場裡,誰還會緊抓住某句策略的隻言片語頑固不變,誰還會糾纏於某個標題而遲疑不決?那必將被淘汰。

可惜,古典年代過去,信息超限時代到來。現在的投資諮詢滿天飛,人人都懂一點經濟或投資的皮毛,幾十萬自媒體生產各種奪人眼球、斷章取義的財經觀點,要麼語不驚人死不休,要麼根本沒有數據或分析體系支持,當然可能會造成持續不斷的重大財經輿論誤導。

再說一次,這次網傳的中金2018十大判斷基礎,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基於過往的信息上。而2018年內發生的很多大事,如大國關稅戰,油價大起落,歐盟分裂潮,加密貨幣崩盤,能猜到一個就是大羅金仙,誰能個個猜到料準?這些事件,一旦在年內發生,很多年初的策略判斷就必須立刻調整甚至反轉,無論是賣方或買方,皆必須如此。怎麼還有人雙眼緊閉,秉持年初的一句話靜止不動的坐等年終帶來呢?如果有這樣的佛系人士,千萬不能管錢,最好去從事鑽石行業,因為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寫此文,並非為前投行老友站臺,而是提醒廣大財經讀者,千萬不要被某些流傳出來的研究報告所迷惑,你哪裡知道這些公開文字的時效性?你哪裡知道有了什麼最新變化?

投資,簡單兩個字,在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其實是更加專業、更加艱難的事情,不是普羅大眾在上班之餘擺弄手機,或者翻翻微信就可以決勝千里之外的。

吳小平,資深金融人士,曾參與創建中金公司零售業務及財富管理部,任執行總經理。現投身互聯網金融創業。

吴小平为老友正名 “中金10判9错” 是网络误解

鳳凰財知道(icaizhidao)中國最權威的財經評論

每天都有熱點財經新聞的犀辣點評!

覺得文章不錯?掃描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