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平为老友正名 “中金10判9错” 是网络误解

2019年即将到来,各大券商年度策略相继出炉,然而回顾2018年的券商策略,不少被啪啪打脸。近日,就有网友翻出中金2018年十大预测,

发现十个里面错了“九个半”

吴小平为老友正名 “中金10判9错” 是网络误解

如此“离谱”之事引起网友的嘲笑一片——

吴小平为老友正名 “中金10判9错” 是网络误解

针对此事,中金王汉锋昨日回应称:同一职业性的表达,在职业和非职业投资者看来因为对所讲内容背景及语境理解的不同解读可能会有较大的偏差;并建议非职业的投资者在采取类似做法时多一些谨慎、独立思考、少一些盲从。

今日,吴小平也发文“投行中金10判9错的客观分析”,为中金正名。

吴小平表示,仅仅就年终结果看年初预测的质量,思路就太简单了,这位中金策略分析师是吴小平的前同事,“他的专业水准确实很赞,网络误解而已。”

网络上,正在热炒一份著名投行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员的年度十大预测。此文于2018年1月2日,也就是全年第一个交易日发出。

从预测结果来看,与年终结果确实有较大出入。因此,很多舆论兴奋认为:知名投行预测太不靠谱,专业水平应大加鞭挞。进而有激烈舆论,批评投行的研究对社会误导太大,应该为大批小散股民的金钱损失负责。

第一,仅仅就年终结果看年初预测的质量,思路就太简单了;第二,我也认识这位中金策略分析师,前同事,他的专业水准确实很赞,网络误解而已。

投行研究员定期写策略报告,相当于一个工厂,不断生产观点。观点流转的方式,在十几年前的古典年代,是通过销售经理通过电话、电邮发送给交易客户的。如果客户有兴趣就某个问题和数据,需要与策略作者深入交流,则销售经理安排研究员与客户单一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观点的正反对错,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是信息充分交流。一般而言,卖方(投行)研究,无论是宏观还是策略,会做得较为广泛而详实,而买房(基金)研究,则做得较为实战而垂直。前者,要照顾到所有专业客户,必须俯视整个社会,甚至全球经济,因此立意较为宏阔。后者,只关心自己的仓位和重心,肯定是倾向于精准布局。

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双方可以就不同的信息、思路和逻辑,做充分碰撞。卖方试图说服买方跟随,买方则给予力度不同的反击或挑战。在“对战”过程中,近期、中期的投资布局,将逐步呈现。这才是专业机构的交流方式。而且,这种交流,由于是一对一,最重要的是把最新信息、判断和变化,做及时双向沟通,这才是核心价值。

市场瞬息万变,交易错综复杂,文字是死的,人是活的。交易市场里,谁还会紧抓住某句策略的只言片语顽固不变,谁还会纠缠于某个标题而迟疑不决?那必将被淘汰。

可惜,古典年代过去,信息超限时代到来。现在的投资咨询满天飞,人人都懂一点经济或投资的皮毛,几十万自媒体生产各种夺人眼球、断章取义的财经观点,要么语不惊人死不休,要么根本没有数据或分析体系支持,当然可能会造成持续不断的重大财经舆论误导。

再说一次,这次网传的中金2018十大判断基础,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基于过往的信息上。而2018年内发生的很多大事,如大国关税战,油价大起落,欧盟分裂潮,加密货币崩盘,能猜到一个就是大罗金仙,谁能个个猜到料准?这些事件,一旦在年内发生,很多年初的策略判断就必须立刻调整甚至反转,无论是卖方或买方,皆必须如此。怎么还有人双眼紧闭,秉持年初的一句话静止不动的坐等年终带来呢?如果有这样的佛系人士,千万不能管钱,最好去从事钻石行业,因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写此文,并非为前投行老友站台,而是提醒广大财经读者,千万不要被某些流传出来的研究报告所迷惑,你哪里知道这些公开文字的时效性?你哪里知道有了什么最新变化?

投资,简单两个字,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其实是更加专业、更加艰难的事情,不是普罗大众在上班之余摆弄手机,或者翻翻微信就可以决胜千里之外的。

吴小平,资深金融人士,曾参与创建中金公司零售业务及财富管理部,任执行总经理。现投身互联网金融创业。

吴小平为老友正名 “中金10判9错” 是网络误解

凤凰财知道(icaizhidao)中国最权威的财经评论

每天都有热点财经新闻的犀辣点评!

觉得文章不错?扫描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