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禪林辭去入禪林,知己相逢義斷金。且把威風驚賊膽,謾將妙理悅禪心。

綽名久喚花和尚,道號親名魯智深。俗願了時終證果,眼前爭奈沒知音。

在《水滸傳》的108好漢中,魯智深絕對是個重量級人物,小說開篇第三回到第八回都是對於魯智深事蹟的描寫,施耐庵在其身上花費如此多得筆墨,可見魯智深此人在《水滸傳》中的江湖地位,是其他梁山好漢所不能比擬的。

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花和尚魯智深

可能有人會說,魯智深只是個莽夫,沒有絲毫智慧,其實不然,魯智深是個有大智慧的人物。

不信的話,我們便一起再讀《水滸傳》,從第三回“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詳細分析魯智深種種看似莽撞行為背後的深思熟慮。

事情起因

魯智深本名魯達,智深是出家後的法號,魯達原是老種經略相公賬下的關西五路廉訪使,官據提轄,是個不大不小的官吏,魯達為人仗義最見不得欺軟怕硬的行為,是一位豪爽、正直的關西漢子。

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這一天,魯達來茶樓正好遇見來尋找師傅王教頭的史進,兩人一見如故都覺得對方是可以結交之人,便相邀到酒樓中飲酒。

當時魯達有一份正經的提轄差事,每月的俸祿也不低,家中沒有家室和父母要打理,自然手頭寬裕,難得遇到史進這麼一位聊得來的朋友,自然是要好好喝上幾杯的,史進也是個豪爽的漢子,為了救朱武等人把自己莊子都燒了,兩人性格相投自然相談甚歡,對於魯達的邀請史進也沒有推遲。

兩人勾肩搭背的走下了茶樓,走了幾十步見一群人圍在街邊,兩人也上去湊熱鬧,原來是史進的師傅李忠,便兩人變作三人,一起向潘家酒樓走去。

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三人到了潘家酒樓,找了個包間坐定,便叫來小二上酒上菜,魯達點菜的方式別具特色:“問甚麼?但有,只顧賣來,一發算錢還你。這廝只顧來聒噪。”

待酒菜肉食上了一大桌子,三人開始吃菜喝酒,邊吃便聊些刀槍棍棒的武藝之事,倒也相談甚歡。

只是說來也巧,三人剛喝了幾碗酒,隔壁的包間便傳來女子斷斷續續的哭泣聲,隔壁的不是別人,正是被鄭屠騙了身子還反誣欠三千貫錢的金家父女。

魯達聽了金家父女的哭訴,心中怒火中燒,二話不說便要去找鄭屠的麻煩,所幸被史進和李忠兩人勸住了,頭腦冷靜下來的魯達也知道剛才自己魯莽了,便叫來金家父女,給了他們十五兩銀子做盤纏,讓他們先回京城去。

魯達安排了金家父女,再去找鄭屠麻煩,一是仗義,不願見金家父女兩人如此悽苦,二是計謀,擔心自己去找鄭屠麻煩後,鄭屠拿金家父女出氣(魯達沒想過會打死鄭屠),可見魯達的心思細膩。

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安排好金家父女後,魯達是一夜沒睡好,夜裡輾轉反側的就是睡不著,心中還惦記著今天沒有教訓鄭屠那小子,心裡不爽快,這也看出了魯達是個心中充滿正義的人。

魯達晚上沒睡好,早上卻起了個大早,一早便去到酒樓中找到金家父女,讓他們早早啟程離開這裡(此處,魯達打趴了店小二才讓金家父女順利離去),然後才放心大膽地去教訓那個賣肉的鄭屠。

魯達心思之細膩,不止想到了店家會刁難不讓金家父女離開,更是做了預防措施,且看《水滸傳》的原文:

且說魯達尋思: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裡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去的遠了,方才起身,徑到狀元橋來。

魯達打了店小二,放走金家父女後,還不放心,在店裡坐了兩個時辰才去找鄭屠麻煩。

相信諸位看到此處,都已經看得出魯達絕不是魯莽之人,好!那我們接著說魯達是如何“三拳打死鎮關西”的,魯達靠的不止是武力還處處顯露他過人的智慧。

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三拳打死鎮關西

魯達來到狀元橋下鄭屠的肉鋪中,只見這豬肉鋪子雖然不大,卻有十幾個刀手在割肉賣,魯達不動聲色心中卻在盤算著如何對付這鄭屠。

鄭屠不知自己搶佔民女又誣陷錢財的事情,已經被魯達得知,見魯提轄親自來肉鋪中,自然不敢託大親自招呼起來,先是讓夥計拿凳子讓提轄大人坐,然後才詢問魯達的來意。

魯達見鄭屠滿臉橫肉,想來也是個能打的主,更何況他鋪子裡還有殺豬的尖刀,自己卻空手而來,料定硬碰只怕自己也要吃虧,便心生一計,先累死這丫的!

魯達坐下道:“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頭。”鄭屠道:“使得,你們快選好的,切十斤去。”魯提轄道:“不要那等醃臢廝們動手,你自與我切。”

大家如果剁過豬肉餡料,都會知道剁臊子可是個很消耗體力的活,魯達讓鄭屠剁了十斤廋肉臊子,使得便是“消耗體力”的計謀,待得鄭屠切好十斤豬肉臊子,魯達又讓鄭屠切十斤肥肉臊子,鄭屠無可奈何只得遵命去切,等到這十斤肥肉剁好,時間已經過了一早晨,鄭屠更是累得手都在微微發抖,豆大的汗珠只往額頭上冒。

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鄭屠剁了一早上豬肉,魯達卻在旁邊以逸待勞的坐了一早上,魯達見十斤肥肉也剁好了,便開口道:“再要十斤寸金軟骨,也要細細地剁做臊子,不要見些肉在上面。”

鄭屠不幹了,你這是消遣我啊!(剁了一早上豬肉,火氣很大)

鄭屠笑道:“卻不是特地來消遣我!”

他哪裡知道,魯達等的就是他這句話,當場抓起兩包豬肉臊子就砸到了鄭屠臉上,我就是來砸你場子的!

鄭屠被怒火衝暈頭腦,抓起肉案上的剔骨尖刀便要砍人,他卻不知道,這魯達以前就是在戰場上衝殺的軍漢,豈會怕你的這小小菜刀。

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鄭屠右手拿刀,左手就要來擒魯達,不料左手被魯達反擒住,魯達提起沙包大的拳頭照著他臉上就是一拳,只一拳便打的鄭屠

“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

鄭屠結結實實的受了魯達一拳,被打懵了,竟說了句:“打得好!”

魯達氣不過,打你一拳還叫好,看來是我打的輕了,照著鄭屠的面門又是一記重拳,只打得鄭屠“眼稜縫裂,烏珠迸出,也似開了個彩帛鋪的,紅的、黑的、絳的,都綻將出來”。

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鄭屠受了二拳,再也不敢硬充好漢了,只得向魯達求饒,魯達卻是也打上癮了,越打火氣越大(發怒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只以為鄭屠沒事,便又照著鄭屠的額頭打一拳,不料鄭屠累了一上午哪裡經得起這三記重拳,這第三拳卻是把鄭屠給打死了,只見“鄭屠挺在地下,口裡只有出的氣,沒了入的氣,動彈不得。

魯達見鄭屠倒在地上,上前用手指探他的呼吸,才發現這鄭屠不經打,被自己這三拳給打死,當時臉色就變得慘白慘白的,顯然魯達也是萬萬沒想到會背上人命,他強作鎮定的說道:“你這廝詐死,灑家再打。”卻也不再動手,而是在想著如何逃脫。

魯達尋思道:“俺只指望痛打這廝一頓,不想三拳真個打死了他。灑家須吃官司,又沒人送飯,不如及早撒開。”拔步便走,回頭指著鄭屠屍道:“你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去了。

世人皆言魯智深是無腦莽漢,我卻從《水滸傳》中發現了他的大智慧

狂生說:

魯達聽到鄭屠霸佔金翠蓮身子又誣陷金家父女讓他們還三千貫錢的惡事,二話不說便要去找鄭屠算賬,體現魯達的嫉惡如仇。

魯達對於金家父女的安排之細緻,有凸顯了魯達為人的仗義和細心。

三拳打死鎮關西的過程中,魯達先設計消耗鄭屠的體力,再擺出架勢打他,失手打死鄭屠後冷靜逃跑,又體現了魯達的智慧。

魯達的人物性格就呼之欲出了,容易被心中的憤怒矇蔽理智是魯達性格中的缺點,倘若魯達再理智一點,相信他也就不會打出那第三拳,也就不會有《水滸傳》中魯智深的故事了。

參考文獻:

《水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