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原生家庭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近年來,高校學生心理問題頻發引起了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國務院、教育部都下發了相關文件。高職學生所暴露出的心理問題相對普通高校學生來說更為嚴重,也更值得引起重視和關注。而很多有心理問題的高職學生原生家庭都存在問題,有的是單親家庭,有的父母離異,有的是的留守兒童等等。原生家庭的結構、關係、教養對學生心理健康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只有瞭解原生家庭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心理問題的對策。

淺析——原生家庭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一、原生家庭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 家庭結構。

不同的家庭結構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不同的影響。獨生子女家庭往往對學生過度保護和關注,溺愛孩子、有求必應,造成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依賴性強的性格,完全不能獨自面對和承擔問題。單親家庭中成長的學生因為家庭的不完整,往往比較自卑和孤僻,不願意跟外界交往,情緒往往不太穩定,容易產生焦慮、自卑、抑鬱等心理問題。離異家庭的學生除了容易出現單親家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還容易出現情感方面的心理問題。隔代家庭中祖父母往往對自己的孫子或孫女比較寵愛和嬌縱,學生會出現各種行為習慣上的問題,從而引起人際關係方面的障礙,進而造成心理問題。

2. 家庭關係。

父母之間的關係、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之間關係不融洽會讓孩子感受到較大的壓力,面對事物消極、懈怠,甚至有可能出現自殺等行為。親子關係在高職學生成長的過程中也起著關鍵作用。父母只有給予孩子以恰當的情感關懷與溫暖,孩子才會感覺到支持、理解與鼓勵,心理積極健康地發展。過度疏離和過度親密的親子關係都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若父母對學生不聞不問,彼此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那麼學生就可能產生孤僻、消極、自卑的心理問題;而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關係過於親密,學生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會父母產生嚴重的依賴心理,分離時會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

3. 家庭教養。

身教勝於言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如果父母言行舉止得體,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善於為人處世,並且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那麼孩子也會模仿家長的方式與人相處,對人予以關懷,也願意在生活與學習中承擔責任,成熟走向社會,擁有健康的心理;如果父母本身存在較多的人格缺陷與問題,那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二、原生家庭引起的學生心理問題

1. 人際交往問題。

高職學生很多的心理問題都來源於人際關係的不和諧,其中也包括戀愛關係。有的學生因為在家庭中一直受到寵愛和呵護,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包容和忍讓,來到學校之後很難交到真心的朋友,有時還與寢室同學發生各種衝突和矛盾,因而感到孤獨和無助。有的在單親和離異家庭中長大的學生從小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往,獨來獨往,甚至於有抑鬱傾向。有的學生父母關係不和睦,從小很少感受到溫暖和愛,因而希望在戀愛中能得到彌補,但往往在自己的戀愛中遇到問題時又不知道如何處理,最後只能以分手結束,分手後極易產生負面情緒,甚至於輕生念頭。

2. 網絡成癮問題。

高職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中學階段往往不是特別理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在家庭中感受不到溫暖,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才沉迷於網絡之中。其實他們的內心特別渴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肯定和理解,但有很多父母採取的是"打擊教育",不知不覺中讓學生產生了嚴重的自卑心理,需要在網絡世界中去尋求肯定。

3. 自我評價問題。

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如果存在問題,學生很難正確地認識自己,要麼自我評價過高,要麼自我評價過低,這都不利於學生的心理健康。有的學生家庭條件優越,父母從小寵溺孩子,給孩子造就了高人一等的感覺,自我評價過高,瞧不起條件比自己差的同學,不能面對任何一點挫折,抗壓能力低,人際關係差。而有的家庭因為家庭條件差,或者父母關係不和諧,很少關注和給予學生肯定,學生極易出現自我評價低的自卑心理。

淺析——原生家庭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三、解決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心理問題的對策

1. 充分發揮家庭的原生性作用。

家長首先應該從觀念上改變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重新思考家庭對子女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儘量為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適時地鼓勵和肯定孩子,幫助子女形成良好心理品質和健康心理。若發現孩子的心理存在問題,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

淺析——原生家庭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 充分發揮輔導員和心理老師的作用。

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學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務。輔導員是和高職學生相處時間最多的老師,很容易發生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也能瞭解到學生的原生家庭情況。而很多學生產生的問題都是與自己的原生家庭息息相關的,輔導員可以引導學生客觀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所存在的問題。輔導員的心理儲備知識沒有心理老師多,可以和學校心理老師一起處理相關問題。

3. 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

高職學生產生的很多心理問題都源於沒法正確地認識自己,提高高職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悅納自己是讓他們擁有健康心理的必備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