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圪塄村的由來

紅圪塄村是九連城鎮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平半線(現沽源去往張家口的中道)北側,西距鎮政府所在地半拉山村將近8公里,東距沽源縣城50多公里。紅圪塄村南不到2公里處有一道圪塄(沙樑子),長約五六公里,東西橫貫稍代營、冰河營子、向陽和李大美村,紅圪塄村就是因這條圪塄而得名。“圪塄”前之所以加個“紅”來修飾,是因為過去一到夏天,圪塄上就開滿了紅色的野花。

要講述紅圪塄村的故事,就得講一講古力半淖和羊房子,尤其要講一講董家圍子。清朝時,紅圪塄一帶屬太僕寺旗左翼牧場,是蒙古王公牧地。由於放墾,在120多年前的光緒年間,紅圪塄一帶水草灘迎來了第一戶墾民——從張北辣椒溝遷來的趙旺家先人。趙家先人來時這裡還是一片水草灘,他們就選地勢較高較乾燥的地方建房居住,並以自家原來居住的張北古力半淖村為之命名。古力半淖村就此誕生,紅圪塄村的農耕文明從此拉開了帷幕。

到民國七年(公元1918年),寶昌招墾設治局成立,主持操辦各地墾務,牧場荒地悉數以較低價格賣出開墾。紅圪塄附近土地被富戶郭慶山、田申秀和王萬億等人家買去。隨著土地的不斷開墾,紅圪塄漢民逐漸增多,土地開墾面積也逐漸擴大。來得較早的墾民有趙榮章、段清、胡全生和胡全長等人,還有一個專門給人制作磨子的高石匠。他們有的租種別人家的土地,有的給別人家當長工,還有的給董生太放牲畜。

董生太是國民黨某部一位團長,他在紅圪塄這一帶沒有土地,卻放養著200多隻羊,100多匹馬。他在距古力半淖西北約一公里的地方(今紅圪塄村西北角一帶)蓋有羊圈、馬棚,還有供羊倌、馬倌住宿的房子,人們都管這個地方叫“羊房子”。所以,“羊房子”也是紅圪塄村最初的村名。

董生太等有錢人家和其他住戶都集中住在古力半淖村子裡。後來,社會動亂,土匪猖獗,為保護個人生命財產,董生太聯合郭慶山、田申秀和王萬億三家共同在村周圍夯築了土圍子,從此這個村就有了另一個名稱——董家圍子。

舊時的董家圍子,中有一條南北向大街,街道兩邊都是商鋪,有油坊、腳蹬羅子的面鋪、裁縫鋪和鐵匠爐等。董家大院在圍子東北角,高門大院,修建得非常氣派。在是日偽佔領期間,董家圍子曾是偽寶源縣七鄉政府駐地,而當時的鄉長就是董生太。

1956年,紅勝鄉(鄉政府駐地董家圍子)與平原、建國和榆林溝3個鄉合併為紅圪塄鄉(鄉政府駐地不變),紅圪塄開始登上沽源歷史舞臺。鄉村制改為社隊制後,紅圪塄鄉併入九連城公社。1963年,紅圪塄公社駐地由董家圍子遷到李大美,一年多後又遷回紅圪塄(沙樑子北約500米處,距現紅圪塄村約1公里)。但這個地方距離村子太遠,也不是理想的公社所在地。後來,又遷到羊房子舊址(現紅圪塄村),從此,紅圪塄作為公社(鄉政府)駐地,逐漸繁華起來,也被人們所熟悉,而“羊房子”這一名稱則慢慢被人們遺忘了。直到1997年,紅圪塄鄉與九連城鄉合併為九連城鎮,紅圪塄村也不再是鄉政府駐地,這個村莊才又顯得蕭條起來。

從解放前的奉英鄉政府駐地,到解放後紅勝鄉、紅圪塄鄉政府(公社)駐地,歷時二十多年,董家圍子在當地一直有著重要的地位。到了和平年代,社會不斷髮展,人口不斷增多,圍子的防禦功能已失去意義,甚至成為一種障礙和束縛,於是,鄉政府首先搬出了圍子。緊接著,初建於1958年的中學也於1971年遷到圍子外的羊房子東南角位置。而初建於1953年的糧庫,也隨著鄉政府(公社)的搬遷一遷再遷,於上世紀70年代初搬至羊房子東南。供銷社、醫院、獸醫站和馬站等也紛紛遷出。隨後,圍子裡的居民也陸續遷出,到1985年董家圍子內只剩下29人,現在,圍子裡只剩下了兩戶人家。

土築的圍子經過幾十年風吹雨淋,終於被銷蝕掉了曾經的巍峨。如今,當年的圍子還在,但已經低矮到連一條狗、一隻雞,甚至一隻青蛙都阻擋不住了。圍子裡的道路、水井和殘存的地基裸露在藍天下,訴說著並不遙遠的過往。被丟棄在圍子旁的石磨、石柱上鑿刻的痕跡依然清晰,高石匠起早貪黑、一錘一鑿辛勤勞作的結果,如今,也輕而易舉地被無情的歲月遺棄在藍天下的曠野中。

被青草覆蓋著的圍牆已經與草原連成一片,不仔細看,完全看不出有圍子存在。其實,它就在現在紅圪塄村委會東邊約一百米處,與村委會隔著一條水泥路。但是更多的後來人只知道有紅圪塄,卻不知道還曾有過個董家圍子,更不知道崢嶸歲月中那些難忘的故事。如今,沽源已無董家圍子,只有紅圪塄。

紅圪塄鄉從1956年誕生以來,經歷了小鄉並大鄉、大鄉變小鄉,鄉改成公社、公社又改為鄉的一次次變革,直到與九連城鄉合併為九連城鎮,在走過了40 年的歷程後,最終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沽源已無紅圪塄鄉,只有紅圪塄村。

董家圍子、李大美、紅圪塄南和紅圪塄,都曾作為鄉政府(公社)駐地。如今,紅圪塄鄉政府(公社)舊址已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然而,隨著國家美麗鄉村政策的落實,一個嶄新的紅圪塄村即將誕生。

紅圪塄村的由來


紅圪塄村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