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和徐州,GDP不能代表一切。

上回說到,以瀋陽市一季度GDP水平,在江蘇也只能排到第七、第八的位置,甚至落後蘇北重鎮徐州。

一季度瀋陽GDP1284億元,徐州1396億元。

瀋陽和徐州,GDP不能代表一切。


瀋陽和徐州,GDP不能代表一切。

徐州,歷史悠久,古稱彭城,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徐州下轄5個市轄區、3個縣、2個縣級市,總面積1176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82.56萬人,在人口方面已超越瀋陽。

瀋陽和徐州,GDP不能代表一切。

不過瀋陽雖在GDP方面落後徐州,但作為新一線城市,瀋陽整理實力還是強於徐州的。對比兩地熱力圖可以發現,瀋陽人氣無論是在面積還是熱度上都強於徐州。

瀋陽和徐州,GDP不能代表一切。


瀋陽和徐州,GDP不能代表一切。

徐州和瀋陽在城市風貌上很像,均為工業城市,交通樞紐,徐州作為蘇北經濟的領頭羊,這幾年乾的風生水起,淮海經濟區已成為跨省份經濟合作的代表。

瀋陽和徐州,GDP不能代表一切。

徐州的優勢很明顯,依靠江蘇省內龍頭城市帶動和產業轉移,依託安徽、河南、山東人口紅利,想不發展都難。

瀋陽這幾年在大環境和自身一些積弊影響下,發展遇到困難,但作為東北中心城市,其實發展契機和基礎要比徐州多得多,希望假以時日,瀋陽能再次騰飛。

瀋陽和徐州,GDP不能代表一切。

東北有個特點,習慣把山海關以南都稱為南方,其實徐州也是典型的北方城市,希望瀋陽能揹負榮光,面對現實,放下身段,虛心前行。

祝願瀋陽能夠早日擺脫瓶頸,為那些愛你、保護你、對你滿懷期望的人撐起一片天地。

瀋陽和徐州,GDP不能代表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