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妥協」了,但扎克伯格的野心沒變

Facebook 和 Libra 妥協了。

4 月 16 日,加密貨幣 Libra 白皮書 2.0 發佈了,較 1.0 變化主要體現在如下四個方面:

通過穩健的合規框架增加 Libra 支付系統的安全性

在保持其關鍵的經濟屬性同時,放棄未來向無許可系統(公鏈)過渡

為 Libra 的貨幣儲備建立強大的保護措施

這些調整被認為是 Libra 監管遇阻之後的讓步。

Libra 1.0 中,Facebook 描繪了一幅普惠金融的美好圖畫。Libra 希望創造一種去中心化的全球支付系統,為發展中國家沒有銀行賬戶的個人提供轉賬和支付功能。而 Facebook 旗下產品所覆蓋的 27 億用戶提供了強大的用戶基礎,以及與比特幣等投機產品不同的定位,這都讓 Libra 有成為金融基礎設施的潛力。同時 Libra 為自己建立了一套監督機制,Libra 協會(官方運營機構)由多個不同組織構成,這讓整個系統更加公平。

比起 Libra 在金融領域做出的技術創新,監管層面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澆滅扎克伯格和 Facebook「無國界貨幣」的野心。Libra 被視為「挑戰現有金融秩序的存在」,有言論稱「Libra 會與主權貨幣競爭、衝擊主權貨幣地位,尤其是對金融基礎設施落後地區」。如何保護消費者隱私,如何防止洗錢等金融犯罪?

Libra「妥协」了,但扎克伯格的野心没变

Facebook 首席執行官馬克 · 扎克伯格 ( Mark Zuckerberg ) 在國會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的聽證會上進行申辯 | 路透社

這些疑慮引起了全球監管機構的恐慌。Libra 項目負責人 David Marcus 和扎克伯格「百口莫辯」,只能承諾在完全解決監管問題並獲得適當批准之前,Facebook 不會發行 Libra 數字貨幣。在 HashKey Capital 研究總監鄭嘉梁看來,本質上 Libra 不是技術產品,而是一個經濟體架構,而當下它正在為了適應多邊監管而不斷做出取捨。

不過,雖然 Libra 2.0 支持單一法幣,但是它並沒有放棄錨定一籃子法幣的穩定幣的想法。對於一款目標服務全球數十億人的金融基礎設施,Facebook 的「初心」並沒有改變。

「妥協」換取「合規」

Libra 這次調整,最受外界關注的地方在於,Libra 在錨定一籃子法幣之外,提供掛鉤單一法幣的穩定幣。1.0 版本的 Libra 希望通過一籃子主權貨幣來支撐其價值時,它劍指的是全球金融體系,被許多國家反對,稱其「會凌駕主權貨幣之上」。

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解釋道,「如果這種超主權貨幣真能全球流通,不是增強美元的國際中心貨幣地位,而是可能取代美元的國際中心貨幣地位,對美國的影響將是極其深刻的。」相比之下,本國金融基礎設施比較落後或者監管比較弱的國家受到的衝擊更大,比如面臨通貨膨脹,人們將更願意持有 Libra 來對抗貨幣危機。

所以,Libra 決定先從錨定單一法幣的穩定幣做起。

4 月 16 日 發佈的 Libra 2.0 白皮書中描述, Libra 將先從錨定單一法幣的穩定幣做起

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稱,單一貨幣的穩定幣是指一箇中心化受信任主體(即穩定幣發行者)基於法幣 1:1 發行數字憑證,在數字憑證贖回時按 1:1 兌現法幣,並保證法幣儲備不低於數字憑證總髮行量,為此需要定期接受獨立審計並披露信息。在這些規則的約束下,數字憑證就是穩定幣,數字憑證代表法幣,數字憑證流轉代表法幣交易。

此前在被反覆追問「Libra 到底是什麼?」,Marcus 回答說「它更像是一個支付工具,類似於 Venmo 和 PayPal。」相比一籃子貨幣穩定幣,合法合規的單一貨幣穩定幣更加能夠說服監管機構 --Libra 作為一個支付工具,不涉及主權利益,金融風險可控。相比一籃子貨幣,目前單一貨幣掛鉤的穩定幣已經被市場接受,比如 2014 年開發出來的 USDT。「掛鉤單一貨幣在經濟學、監管上要簡單很多,一籃子貨幣的難度很大。」鄒傳偉指出。

除此之外,Libra 還做了技術上的改變:放棄未來向公有鏈的過渡,只打算以聯盟鏈的形式存在。這意味著為了迎合監管的要求,Libra 背離了之前完全去中心化的目標。

當然,Libra 2.0 也更加體現出了與監管機構「合作共贏」的態度。Libra 支付升級將會支持公共金融系統的創新。「我們認為,要降低進入現代金融體系的壁壘,而不是降低強大的監管標準的門檻。」白皮書寫道。目前,Libra 正在向瑞士金融市場監管局(FINMA)申請支付系統許可證。

Libra「妥协」了,但扎克伯格的野心没变

Libra 協會初始會員 | Libra

「金融基礎設施」

巧的是,Libra 2.0 發佈當天,有消息稱,中國正在深圳、蘇州等地進行數字貨幣 DC/EP 試點工作。扎克伯格在國會聽證時曾表示,Libra 的意義在於「重建」——美國的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已經過時,如果美國不創新將難以保證金融領導地位,並且提及了中國正在推行的央行數字貨幣。

其實 DC/EP 和 Libra 是兩碼事。前者是法幣的數字形態,它的優勢是降低紙鈔發行和流通成本,對比現有支付工具匿名但可追蹤。Libra 是穩定幣,在支付功能對主權貨幣上形成替代。但是扎克伯格清晰地意識到一定要在數字經濟領域搶佔先機。

CBX 研究院創始人谷燕西認為,Libra 正在努力成為各個央行(至少是部分央行)默認的發行 CBDC(央行數字貨幣) 的技術底層選擇。商業銀行會是 Libra 發幣後受衝擊最大的金融機構,當用戶把自己的存款從商業銀行中取出,兌換成 Libra 幣時,這意味著商業銀行的存款減少,其主營業務貸款業務的基礎因此會被削弱。

Libra 還提出了「央行數字貨幣可以直接與 Libra 網絡集成」的想法,從而消除 Libra 網絡管理相關儲備金的需要,這能夠降低信貸和託管險。如果央行發行了自己的 CBDC,該 CBDC 可以替代作為 Libra 網絡中穩定幣的角色,Libra 協會便不再發行該國的 Libra 穩定幣。

國家正在深圳、蘇州等地進行數字貨幣試點工作,其中蘇州的國有企業和機構,員工工資中交通補助的 50%,將以央行數字貨幣的形式發放

雖然 Libra 2.0 支持單一法幣,但是依然沒有放棄錨定一籃子法幣的穩定幣的想法。白皮書指出, LBR 僅僅是上述 LibraUSD、LibraEUR、LibraGBP 等單一穩定幣按照某一固定權重加權計算後的數字組合。 LBR 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跨境結算貨幣,也可以作為一種中性、低波動性的選擇,適用於那些尚未在 Libra 網絡上建立單幣種穩定幣的國家。而最近加入 Libra Association 的跨境電商 Shopify 也驗證了這一點。

鄭嘉梁稱,「如果跨境結算和 CBDC 接入可以實現,兩邊雖然都沒有用掛鉤單一貨幣的穩定幣,而均選擇使用 CBDC, LBR 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 CBDC 的國際結算中介。」

這也「暴露」了,扎克伯格的野心其實沒有變,長期來看 Libra 依然想成為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而在當前的情況下,「Libra 正在把錨定單一法幣的穩定幣與其區塊鏈進行松耦合,這樣避免成為各個法幣的眾矢之的。」谷燕西表示。

那麼之後,Libra 就會一帆風順了嗎?答案依然是未知的。

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議員 Sylvia Garcia 表示她仍然反對 Libra 2.0 保留開發一籃子穩定幣的計劃。有評論稱,Libra 2.0 沒有提及對單一貨幣穩定幣在貨幣主權、貨幣替代和貨幣政策等等方面的影響。Beacon Policy Advisers 分析師 Ben Koltun 稱,即便 Libra 做了讓步,它的政治障礙仍然存在,那就是麻煩不斷的 Facebook 及其反對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