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前言:

廖你不敢懟系列文章,會實話實說。

這期和大家聊聊在安卓智能穿戴市場,非常火爆的兩款單品,一款是OPPO Watch,一款是小米手錶。雖然都屬於智能手錶,但是在詳細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體驗差距還是很大的。這期文章,將會從幾個維度進行詳細說明:外觀、操作系統和功能、續航、包裝配件、推薦購買人群等。

兩款手錶使用時間超過兩個星期。

一、外觀:兩款手錶外觀風格迥異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咱們先從OPPO Watch講起,這款智能手錶是OPPO第一款智能穿戴產品,其並沒有像小米一樣,先推出足夠多的智能手環產品後才推出手錶,這做法在科技品牌中,是「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推出手錶類產品,也意味著更多挑戰。

現在入局IoT推出智能手錶,想玩出什麼新花樣?新功能?這點我倒是很好奇,所以對OPPO這款智能穿戴設備還是比較期待的。

OPPO Watch這款智能手錶設計其實很「討巧」。佩戴後的第一感受就是,這手錶真薄。如果仔細看,會發現,這手錶運用了大量弧線設計,比如正面這塊1.91英寸的雙曲面柔性屏(46mm),以及採用弧度設計的陶瓷背面,這兩者一結合,就會產生比較微妙的「觸感」,即圓潤和順滑感。

小米手錶則是小米第一款正式八景兒的自主品牌產品,不屬於生態鏈產品。小米手錶從外觀上來講,就明顯能夠看出和OPPO Watch設計風格的不同,小米手錶除了四角採用弧形設計外,其餘部分並沒有過多采用弧線設計。而在屏幕方面,小米採用了一塊1.78英寸的AMOLED顯示屏,沒有采用曲面設計,且在手錶機身兩側,也沒弧形收邊,這就讓小米手錶看起來較為方正。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傳感器對比

兩款手錶的按鍵設計也完全不同,OPPO Watch只留有右側兩個按鍵:導航和功能按鍵,而小米則採用了旋鈕+按鍵設計,在轉動旋鈕過程中,還有類似上弦的微振動,這點小米做的比較細緻。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側面圖展示

OPPO Watch和小米錶帶都採用了氟橡膠材質,不過在體驗上還是有明顯差距的,OPPO Watch錶帶質感更好,親膚感比小米強,小米的則薄一些。而在進行長時間鍛鍊後,前者錶帶卡扣沒有後移,後者則因為卡扣滑帶鬆動,讓錶帶支稜出一段。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戴久了就會出現這個情況

兩者均採用可換錶帶設計。OPPO Watch只要按住機身背面按鈕,錶帶就會自動彈出,而小米手錶則需要特殊工具來拆卸,不算方便。

最後來講講最重要的佩戴感受,OPPO Watch包裹性更強,小米手錶則因為背面監控模組稍高,因此在佩戴過程中,有一定擠壓感。

二、系統和功能:OPPO Watch非WearOS操作系統 小米手錶適合戶外愛好者

我對手錶操作系統要求不高,只要可以實時連接手機並進行實時監測就夠用,其他諸如各類功能,只要起到提醒作用即可。

OPPO Watch並沒有採用Android Wear操作系統,而是直接嵌套了一個定製的ColorOS Watch操作系統,基於Android 8.1,可以直接看作是一套完整的Android系統;小米則採用的是基於Android Wear操作系統的深度定製版MIUI For Watch。兩者均可以從內置的軟件商店中,下載獨立APP。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健康APP中界面 有靈動性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使用小米手錶需要先連接Android Wear APP,再連接小米穿戴APP很麻煩

從手錶連接手機的體驗來講,OPPO Watch做的最簡潔易用:如果使用的是OPPO系手機,直接使用內置的「健康」APP,即可掃碼配對;如果是非OPPO安卓機型,需要下載HeyTap APP。配對小米手錶,就麻煩一些,需要先下載Android Wear進行配對,之後再下載小米穿戴APP。

OPPO目前還沒有出適配iOS 的HeyTap軟件,小米則有iOS版小米穿戴APP。

手機端APP UI界面風格,OPPO 更偏向於健康記錄和管理;小米則更偏向於記錄。前者有豐富的運動場景選擇,例如跑步、健走場景直接有地圖顯示,可以進行軌跡跟蹤記錄,健身和瑜伽也直接內置了教學片段。小米手錶則有多種戶外鍛鍊模式,在種類選擇上,要多一些。

OPPO和小米都可以添加計劃,前者更加註重室內健身,後者則更注重室外。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小米手錶內置的健身功能 可以看到戶外場景比較多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OPPO Watch我認為更加註重「輕鍛鍊」概念

OPPO Watch的錶盤設計質量,要遠比小米強。前者錶盤多采用動態設計,而後者在設計錶盤時候,明顯過於保守,不算靈活,我個人認為對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度,並不高。

從OPPO Watch錶盤界面自上而下滑動,是快捷方式界面,和手機功能邏輯相似,自下而上,則為通知欄;小米手錶操作和界面邏輯完全相反。兩者只是邏輯不同,並不能說出誰操作更便捷。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包裹性強 可視面積大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小米手錶佩戴示例 旋鈕操作更方便

而左右滑顯示的界面邏輯,則完全不同,OPPO Watch為切換錶盤;小米為小愛同學界面和快捷應用界面(可更改)

進入到菜單欄後,就可以發現兩家不同的風格:OPPO採用了圓形圖標顯示,同時採用九宮格排列,整體視覺更清爽;小米則採用正方形圖標,採用3X4排列,四角雖然有弧度,但整體排列太過擁擠,有一種壓迫感,當然這種現象也出現在其他界面中。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總之,從我個人使用角度來看,OPPO Watch更加追求設計和易用性,小米更加註重實用性,前者會讓你有賞心悅目感,後者則更加註重功能。

其實兩款智能手錶在功能方面,有比較高的重合度。所以我就單獨來講講個性化功能,讓大家有個瞭解。

OPPO Watch內置了三款音樂流媒體,分別是QQ音樂、酷我音樂和喜馬拉雅,反正曲庫是絕對夠了,而且在跑步時候聽聽相聲也是可以的,這時候再配合OPPO自家的Enco系列耳機,低延遲妥妥的。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AI穿搭錶盤 功能

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OPPO Watch獨家功能,就是AI穿搭錶盤。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拍照服飾(也可以是任意畫面)來自動生成8張經過AI處理的獨家定製錶盤,可玩性還是不錯的,這項功能是比較私密的「個性化」定製內容。

但從實際體驗來講,「5分鐘輕鬆健身」功能最實用,裡邊有多種為「辦公宅」定製的模式,什麼晨起喚醒、久坐放鬆、全身激活、快速燃脂、助眠放鬆等等。在激活後,會有小視頻演示。如果你覺得5分鐘不夠爽,OPPO Watch還提供一項名為「科學健身18法」的系統訓練項目,適合想長時間進行鍛鍊的消費者。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而長續航模式則必不可少,這項功能在很多智能手環和手錶中,都有保留,但並不「實用」。只要切換到長續航模式,基本上只能看個時間,但OPPO Watch切換到長續航模式後,主要功能都有所保留,換後的界面也會以較低亮度顯示,這模式有點像手環模式,這要歸功於Apollo 3低功耗MCU芯片。

所以在長續航模式下,你可以把OPPO Watch看作是個大號「OPPO智能手環」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長續航模式 可以進行監測

小米手錶則發揮了多「功能」優勢,在手錶中,你可以得到壓力測試、身體能量顯示、電子羅盤功能、海拔和氣壓顯示功能。不難看出,這些功能對戶外運動愛好者,非常友好。

微信功能是OPPO Watch缺少的,不過有比沒有強。不過OPPO會在未來加入微信APP,應該也是板上釘釘事情。

小米手錶的微信功能,基本可以滿足日常使用,可以正常查看微信消息,並回復表情、語音和文字(語音識別轉換成文字)。不過在使用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雖然可以正常查看消息、圖片,但如果對方發送的是表情,這時候就會出現顯示錯誤。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小米手錶顯示不了微信表情 OPPO Watch對QQ聊天有很好支持

不過要說小米手錶最大的優勢,就是軟件商店內的APP種類,非常豐富,常用APP基本都適配到手錶中,本地化做的也可圈可點。不過還是有一說一,軟件商城雖然以量取勝,但是適配體驗,做的並不算特別好,部分軟件就出現了文字過小、按鈕選項過小的問題,還需要對軟件再進行深度優化。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小米手錶APP優化是割裂的 界面顯示並不統一

三、續航:有VOOC閃充就是爽

最後來講講充電和續航體驗。

咱們先從充電開始。這部分不太公平,一是電池容量不一樣;二是,OPPO這次加入了VOOC閃充,不過為了給大家做個參考,這回還是進行了充電測試,充電時間為1小時。同時我也進行了續航體驗,基本上都是正常使用,一起來看看。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不難從充電圖中看到,OPPO Watch基本上1小時能充到92%,小米則在50%。在正常的續航體驗中,使用一天後,OPPO Watch還剩38%(應該是Apollo 3發揮了低功耗作用),小米還剩20%

四、包裝和配件:OPPO重設計 小米重賣點

OPPO果然是設計大廠,從包裝就能看出他們想表達的理念:極簡。白色包裝盒上,只有OPPO Watch的logo,盒子背面也僅有簡單說明,打開後就能看到手錶主體,主體下邊就放著說明書和充電器,可以發現一個細節,OPPO的配件碼放的位置,非常講究美感,這在其他國產品牌上,並不多見。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OPPO Watch包裝 很簡潔

當然說明書也如此。不過唯一問題是,字有點小。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小米手錶包裝 感覺粗糙了

小米手錶包裝採用了全黑設計,頂部有輪廓凸起設計,唯一不同,就是錶盤位置採用炫光處理,轉動時候會有炫綵線條顯示。打開包裝就能看到說明書和手錶,最底層就是充電底座和充電插頭,包裝說不上精美。

畢竟一分錢一分貨。

五、推薦人群

如果你使用的是OPPO手機,想找一款顏值出眾的手錶產品。可以考慮入OPPO Watch,因為這款手錶和OPPO手機搭配可以用「天衣無縫」來形容,畢竟自家生態建設的是真不錯,假如你喜歡在家「宅著」,想偶爾做做運動,玩玩手錶錶盤,那建議選擇46mm版本。

假如你是一位戶外健身愛好者,對各類身體機能檢測功能比較在意,那小米手錶就合適,畢竟手錶內置了極多戶外運動場景,此外,還有諸如壓力檢測等功能,可以極大豐富使用體驗。

附篇:說說處理器

兩款智能手錶所搭載的處理器很有意思,OPPO Watch選了高通驍龍Qualcomm 2500+Apollo 3,性能和高通驍龍Qualcomm 3100一致,之所以沒有選擇3100,是因為後者並不單獨支持Android系統。

我去高通官網查看了詳細說明,在Operating System一欄中,可以清楚看到,2500支持Android,而3100只支持Wear OS by Google, Event-Drive RTOS。

如果想單獨採用深度定製的安卓Android系統,又要保持性能最佳,2500是唯一選擇。

OPPO Watch VS 小米手錶 使用一個月後告你怎麼選

高通驍龍2500+Ambiq Micro Apollo 3從實際體驗來講 功耗控制的不錯

不過為了讓續航最大化以及功能最大化,加入一顆協處理器是明智之選,Apollo 3就是這樣一顆低功耗MCU,其採用ARM Cortex M4F內核,運行頻率高達96 MHz,集成了藍牙低功耗(BLE5)其使用單獨的內核處理,因此主機CPU不共享資源。

OPPO Watch只要開啟長續航模式,就自動切換到「OPPO智能手環」模式,這時候利用Apollo 3處理一些通知、計步等功能還是綽綽有餘的。

對於小米這種追求性能極致的公司來講,高通驍龍3100一定是首選,這顆適用於智能穿戴的SoC,內置獨立協處理器,不過從實際體驗來講,後續還需要優化續航。

最後的話:

這篇文章文字已經足夠多,OPPO Watch和小米手錶在我看來,代表了兩個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在實際體驗中,也能給我帶來了不同的使用感受。

如果想作為第一款智能手錶,強烈建議到OPPO線下體驗店和小米線下體驗店親自佩戴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