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震後十年再測民生“溫度”

中新社記者 胡貴龍 張添福 潘雨潔

“十年前,整個玉樹州只有4所幼兒園,現在達到150多所。”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教育局局長吉洛,給記者細數他眼中最大的民生,“現在,學校是牧區最好的建築。”


青海玉樹震後十年再測民生“溫度”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發生7.1級地震,至今已十年。中新社記者日前再次探訪玉樹,“測量”高原藏城的民生“溫度”。

  玉樹州民族中學是當地建校歷史最長的高中,災後曾整體遷移至四川都江堰辦學。“到那裡,我們發現我們的近百位老師,只有兩名會計算機,”該校校長尼瑪說,“兩年後搬遷回玉樹,全部都能使用多媒體教學。”

  “我們改變了傳統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尼瑪感慨頗深。

  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玉樹供電公司數據指,地震前,玉樹州約40萬人口中,20餘萬未通電。如今,玉樹州供電能力較之前提升13倍之多。

  “以前用電特別緊張,我們分時分片輪流供電,通電地區甚至通一天、停一天,燈泡也很暗。”玉樹供電公司電力調控中心副主任達哇卓瑪在電力行業從業35年,“這些事情說給外地人聽,他們都驚歎那時的玉樹這麼困難。”

  達哇卓瑪說,現在供電質量得到保證,“但偶爾檢修線路,停電一天,用戶們就開始抱怨。而之前停電,大家都覺得正常。”

  “民生水平,要看民眾內心的認同感。”玉樹州佛教協會副會長元旦西然舉例說,當地有名的一所千戶府,曾是附近最好的建築,“現在,這只是很多普通民眾的家庭住房水平。”

  “沒有水泥路,土路上全是泥坑。”玉樹州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巴桑扎西對自己“穿過別人家的地”去上學的經歷記憶猶新,“現在,還沒放學,家長們已經開著私家車,等候在學校門口了。”

  “震前,玉樹市區只有一些小型公交車,車想來就來,想不來就不來。”巴桑扎西說,如今玉樹州行政村100%通農村客運。

  玉樹市結古市政設施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達哇旦周說,震前的玉樹,沒有公廁,現在不僅建了56所公廁,還為缺氧人員建了12處吸氧廳。

  “2017年,我們組建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很短時間,0—1歲住院嬰幼兒死亡率由原來的13.6%下降到了3.47%,併成功救治三胞胎,創造了藏區早產極低體重三胞胎存活的歷史。”玉樹州人民醫院院長郭勇說,這只是北京對口支援玉樹醫療的一個縮影。

  郭勇介紹,玉樹州人民醫院先後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等14個新學科,開設了6個新病區,開展了168項新技術、新業務,“京城‘曼巴’(藏語,意為醫生)正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高原醫療隊。”

  北京青海玉樹指揮部黨委委員馬晨說,十年前的第一批北京援青幹部住帳篷,第二批住板房,第三批上樓房,第四批開始享受供氧系統,“我們發現一些北京有的東西,玉樹也能買到。我為玉樹的發展感到驕傲。”


來 源:中新網客戶端

編 輯:趙 芳

責 輯:達世民

監 制:孔德梅

運 營:海西州銀行業協會

投 稿:[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153497702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