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科正名!這個反重力原理,竟是未來城市模型,求官科論證

民科,被大眾唱衰,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在部分有一定科學認知的人心中,民科=迷信、民科=胡說,民科已被妖魔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科普工作滯後,民眾對科學一知半解。有嘲笑的閒瑕,不如來探討一下,身為“民科”的作者,帶來的一個反重力模型!

前言

欲反重力,必須在特定的空間、處於比重力更強大的場中,藉助場內運動產生抵抗重力的力。如果你不認同這一點,或者還在糾結“反重力粒子”,那麼,你不用再往下看了!

一、一張圖,足以表達作者的觀點

不多說,直接上圖(好象發不了pdf圖?)本文的中心思想和電流有關,電流將形成磁場,切割磁力線產生力。別急,乾貨在下面。看到此處關閉網頁的人,你將錯過精彩部分!

圖中,獲得反重力的裝置,是自耦飛行器。它旋轉、移動都將通過改變自身線圈的匝數、電流來實現。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一座“通天塔”,來提供繞塔旋轉所需的“反重力”。

為民科正名!這個反重力原理,竟是未來城市模型,求官科論證

三、讀圖方法:先看等效圖

其實,反重力裝置的原理,和繩擺等效圖是一致的。生活中,這種反重力現象比比皆是——鏈球,在旋轉中可以從地上升起,直到出手之前,它都在反重力上升!

四、反重力的場,應該是與重力場不同的場

模型中,要實現反重力,必須外加一個強磁場。這個強磁體,要有足夠的高度,以確保反重力體能用速度,產生電磁力、離心力的合力,足夠對抗重力。並且,該裝置與單純的磁懸浮不同,可以覆蓋更寬的範圍。只有這樣,才有存在的意義。懂物理常識的,能看懂。本文不接受不懂力學的人的反駁!

五、模型的幾種應用情況

在星際穿越中,外星總有高大的母塔,飛行器在其下的城市中快速穿梭。這不光是科幻場景,而是未來城市的藍圖。

另外,傳說中的建木,很可能是高大的電磁基地塔。想象一下,是不是內心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呢?

我是民科我自豪!歡迎關注【奔向地球d藍光人】,一起科普,一起探索!本文為頭條獨家,禁止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