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區間震盪下,我們交易的重點是什麼?

指數&策略,一直都是投資的重中重。如何把握?

陳浩:區間震盪下,我們交易的重點是什麼?

陳浩

又回到指數,指數現在就是個L型。那麼在指數里玩什麼呢?獅子打滾!

我們有兩個消息想告訴大家:壞消息是相當長的時間內是沒有牛市的;不要失望,還有個好消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也是沒有熊市的。所以現在指數它會在一個區間內震盪。

陳浩:指數會震盪,策略上學大資金的做法!

如果這樣的話,你圍繞著指數作全倉位的大進大沖,恐怕這個效果就很差了,有時候賺點錢就走了,有時候沒賺錢,下來了之後覺得輸的不多就割,我不主張這樣做。

我跟各位普及的是我們做大資金的一個做法。它是這樣做的,你先把那差勁的賣了,再賣相對差勁的,比如把浮虧的賣掉,然後接下來就賣浮盈少了,然後接下來又賣浮盈相對少的。新股票池來了的,又重新開始下一輪的刷股票,那些漲了百分之十幾二十幾三十幾的股票就留著了。然後再過一個月回頭一看,你看你期待的持倉股票,從上面數百分之三十幾百分之二十幾百分之十幾就佔了一半了。然後接下來不行的股票也有百分之三四、百分之四五,每天看一眼,這叫快樂炒股。

那麼跟各位炒股不同的是什麼?各位炒股有這麼幾種玩法,一種玩法重倉,賭這隻,賺了15%賣了,然後再賭下一隻。這種交易很要命,為什麼呢?就因為你這次猜對了,再次猜對了,比如說你掙了30%,然後下次中招了你怎麼辦?中招了就說賠5%了,這個走還是不走?如果你揮手就砍了,如果你連續兩三次中招又怎麼辦?因為5%很容易的,現在畢竟是橫盤震盪市,所以重倉玩短線只是一個理論上可以的辦法。

陳浩:交易的重點在哪裡?

又回到指數,指數現在就是個L型。那麼在指數里玩什麼呢?玩獅子打滾,機構們不斷的創設出新的重倉股,又把這新的重倉股做成牛股。然後有人說那機構就出貨了,非也!做成牛股之後,就放那了;因為幾乎最後的結果都是所有的股票都在機構手裡,不會有太多的籌碼留給散戶。那麼機構現在是幾隻股票的做拉高了之後,散戶就不跟了,機構就省事了,現在機構懶得割散戶的韭菜,因為他只需要扎完堆之後,每個季度把這隻股票向上拱個10%或者20%或者每半年向上突破一次,然後他的投資組合產生的平均收益,每半年漲百分之十幾,他就可以拿百萬千萬年薪。所以幹嘛要賣股票?所以現在好股票一旦誕生出來,就是長線牛股,機構不出貨,也出不了貨。

因此,我們現在交易的重點是什麼?它就在相對低的位置上打獵,捕獲到這些好股票也是一路持有,機構不走我也不走。那麼就這樣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運作,手裡居然已經攢到了若干只盈利20%以上的個股了。還得繼續攢著,中間的波動都不管。

指數就是橫盤了,必須做結構化的個股行情。那個股現在有三個方面:一個是大金融。因為主力出不掉,重出不掉就得拿著,還得定期創新高。大金融、大消費,以茅臺為首,涵蓋所有績優股。這些股票現在讓你買你也不敢買,都是高高在上,然後定期創個新高。

現在有一定彈性的、值得玩一玩的是大科技。大科技是能找到還沒創新高的個股,短線新高不算,就說長線5178點那個位置,還在當前位置的上面,還留了點空間。當然也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好股票一般都不便宜,尤其是當你確認主力重倉了,確認主力控盤的代價居然是這隻股票的最低價往上百分之六七十,你才知道這是主力控盤。

有人說我為什麼不在主力吸籌打底倉的時候就買的?實際上是這樣的,因為畢竟未來不是大牛市,如果是大牛市,你就主力打幾倉你就進去,全程都讓你賺了1倍半以上。但是現在由於不是系統大牛市,你能找到的主力吸籌跡象,能找到數百隻股票。但是未來兩個月,這數百隻股票可不是誰都有能力動,你必須讓主力自己證明能把股票給做上去,而這個過證明過程就是代價。

還好,我們所有辦法在主力一路吸籌的過程中,在還沒有漲到天際之前,發現它們,及時跟進。我可不保證每隻股票都翻倍,但我保證這些股票一定有翻倍的。最後怎麼玩呢?就是篩法。所有股票都買點,然後加倉順眼的、砍掉不順眼的,叫留強棄弱,大家可能都玩反了,把賺錢都賣了,然後再底下找一隻,賺這三五回錢之後,終於找一隻不動……實際上應該是不動的砍掉,就加倉那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