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練(教育基礎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

1.最早的師範教育起源於( )。

A.德國 B.法國 C.英國 D.俄國

1.【答案】B。解析:最早的師範教育起源於17世紀的法國。

2.提出教育應為“完滿生活做準備”的人是( )。

A.培根 B.誇美紐斯 C.斯賓塞 D.盧梭

2.【答案】C。解析:斯賓塞關注學生未來生活,提出教育應為“完滿生活做準備”。

3.作品被稱為“活的教育學”的教育家是( )。

A.蘇霍姆林斯基 B.陳鶴琴 C.布魯納 D.布魯姆

3.【答案】A。解析: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等被稱為“活的教育學”。

4.“當其為師,則弗臣也”體現為( )。

A.課內和課外相結合 B.啟發性原則 C.尊師重道 D.疏導原則

4.【答案】C。解析:“當其為師,則弗臣也”意思是如果他是你的老師,你就不要把他當做你的臣子了。所以體現為尊師重道。

5.《雄辯術原理》又被稱為( )。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論演說家的教育》D.《論衡》

5.【答案】C。解析:古羅馬教育家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又被稱為《論演說家的教育》。

6.《理想國》是( )的著作。

A.昆體良 B.赫爾巴特 C.蘇格拉底 D.柏拉圖

6.【答案】D。解析:柏拉圖的代表作品是《理想國》。

二、多項選擇題

7.下列屬於近代教育特點的是( )。

A.終身化 B.全民化 C.法制化 D.雙軌制

7.【答案】CD。解析:教育的法制化、國家化、雙軌制等都屬於近代教育的特點,而A、B屬於現代教育的特點。

8.歐洲中世紀教會教育“三科”包括( )。

A.文法 B.修辭 C.辯證法 D.音樂

8.【答案】ABC。解析:歐洲中世紀教會教育中“三科”包括文法、修辭、辯證法,“四學”是算數、幾何、天文、音樂。

三、判斷題

9.歐洲中世紀的“騎士教育”屬於家庭教育。( )

9.【答案】√。解析:如果出生於貴族家庭的子弟想成為騎士,他必須7、8歲後即按照自己出生的等級依次到高一級的封建主及其夫人身邊當侍童,14歲後為隨從,即見習騎士,接受專門武士騎士訓練,21歲時通過嚴格的考試和隆重的儀式,宣誓及其他宗教禮儀後,才正式取得騎士封號。

10.應試教育體現為教育的負向功能。( )

10.【答案】√。解析:應試教育對學生和社會經濟發展起到阻礙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