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雪時節,便引詩情到碧霄


落雪時節,便引詩情到碧霄

窗外飄起了大片大片的雪花,輕盈飛舞,飄飄悠悠,一會兒的功夫便落滿了屋頂、樹枝、乃至地上一切可以支承的地方,甚至行人的頭上、身上,白茫茫、霧濛濛,將整個世界籠罩在白色的賬子裡,朦朧而充滿詩意。

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雪的美,又到了落雪時節,感嘆時光易逝的同時,雪卻給我們帶來了悅目的美感和思緒的期許。或許,我會不管不顧地就著這份潔白的浩然之氣,舞著自己心中悅動的歌。

落雪時節,便引詩情到碧霄


1               

很喜歡韓愈的《春雪》,就如窗外的雪一樣,在新年的前夕帶給人們驚喜。正是這場不期而至的雪,輕輕地叩動新年的鐘聲。

韓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還真是的,新年的鐘聲都已敲響了,為什麼那些芬芳的鮮花還遲遲未到?莫非還的等到二月才可以撬開小草的綠芽!還是這輕盈飛舞的雪花好啊,就像千萬朵盛開的鮮花,飄飄然在庭院樹間穿插飛揚。

落雪時節,便引詩情到碧霄


2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的詞,就像這潔白的雪花,帶著清新的氣息,滋潤心田。這是一個含著金匙長大的官二代,出生富貴,且又自幼飽讀詩書,才思敏捷,文武兼備,風流倜儻。王國維曾贊到:納蘭容若以自然之舌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塞外風雪肆虐,氣候惡劣,年輕有為的詩人在這極端的風雪天氣裡想起了家中的親人,於是,一闕曠世佳作便誕生在人間。

納蘭性德《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在艱難曲折的旅程中,前方的路是那麼遙遠而漫長。你不知翻過了多少山越過了多少嶺,乘舟涉水,走過了一程又一程,一路上風可急?雪還大?思念和眷戀都依著蹣跚的腳步化作無可奈何的落雪中。

落雪時節,便引詩情到碧霄


3

雪也是有生命的,皚皚白雪像極了蹁躚的蝴蝶,嘻戲、跳躍、飛舞......把世界裝扮的粉妝玉砌,清麗而美豔。

薛昂夫《蟾宮曲·雪》

天仙碧玉瓊瑤,

點點揚花,片片鵝毛。

訪戴歸來,尋梅懶去,獨釣無聊。

一個飲羊羔紅爐暖閣,

一個凍騎驢野店溪橋,

你自評跋,那個清高,那個粗豪?

是啊,這漫天飛舞的雪花,就像仙女灑下的晶瑩潔白的美玉一般,玲瓏剔透;又像點點揚花,片片鵝毛,靈動飄逸,美豔絕倫。乘興而去,興盡而歸。踏雪尋梅懶的再去,獨自在江邊雪中垂釣又太過無聊。在這大雪紛飛的時刻,一個是依著暖爐邊取暖邊飲著美酒,一個是騎著毛驢在荒涼的野溪橋邊受著風寒冷凍,你說到底該怎樣分辯,哪個清高,哪個豪邁?

落雪時節,便引詩情到碧霄


4

有誰說過: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有雪的地方,定會有梅花來裝點,因為“有梅無雪不精神”。

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

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

今歲早梅開,依舊年時月。

冷豔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兒雪。

有雪有梅有月,才是人間最美的景。多少名人雅士慷慨抒情,寄情於素雪、紅梅、明月之間,即情即景,蘊含無限今昔之感。難怪有人說:張孝祥的詞有“瀟散出塵之姿,自在如神之筆”。確實是這樣,雖然沒有驚豔之詞,但在平淡中卻有一種感慨之情在裡面。

落雪時節,便引詩情到碧霄


5

雪是最純的美,飄飄灑灑宛如一席白紗覆蓋大地,使山河壯闊俊美。詩詞中的雪,更是喻情喻景,詩情畫意盡顯其中。

範雲《別詩二首·其一》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時別。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這離別和重逢的場景,竟然和雪如此的對等。花似雪,雪如花,這種離別時的淒涼和重逢時的快樂,也能如此撥動著人的心絃。

雪中的景色絢麗奪目,山川大地銀裝素裹,天地之間渾然一體。落雪成詩,詩情勝雪

落雪時節,便引詩情到碧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