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無聲
筷子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是你真的瞭解她嗎,知道她從哪裡來要到那裡去嗎。
《孔子》劇中人物多很考究,他生活在春秋戰國時期。這時到底有沒有使用筷子呢?最早出現的筷子又是什麼時候。
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徵天,方的象徵地對應“天圓地方”,這是古人對筷子的理解。筷子有兩根,古人遵從太極陰陽理念,太極是一,陰陽為二,一分為二代表萬事萬物都有對立面,合二為一表示陰陽結合意為統一。筷子有二兌應“兌”卦(表示口),長直兌應“巽”卦(表示入)。用筷子時,一為主動一為從動,主動為陽從動為陰,是為太極兩儀。筷子的發明代表了中國各色的傳統文化,以及包羅萬象的各家學說,是古代文化的縮影,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象徵。
筷子六寸七尺,代表人的七情六慾與動物有別。筷子的發明有三種說法,第一種說是與姜子牙有關;第二種是與妲己有關;第三種說是與大禹治水有關,三種說法都是傳說就不綴述。筷子還有十二種忌諱,與十種送禮寓意。
我國使用勺子有8000年曆史,用叉子有4000年,筷子大約是3000年。河南洛陽戰國墓出土了一捆51件餐叉這是關於餐叉在戰國時的記載。先秦時已經有了用叉和勺子吃飯,分菜的記錄。筷子在秦時稱作“梜”,漢時稱作“箸”,明時開始稱“筷”。我國最早發現的是出土於安陽市殷虛遺址的銅筷子。
《韓非子·喻老》記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這是關於紂王和筷子的記載,明時陸容《菽圓雜記》有記:吳俗人瑋說,“住”與“箸”音諧改作筷。筷子與中國的文化發展一脈相承,從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直到今天。與人類文明同步。筷子的發明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是古人高超技藝的體現,是華夏始祖留下來的寶貴財富,也是文明進步的傳承。
靈靈娛樂
這部電視劇不錯,因為比較尊重歷史記載,用筷子吃飯是戰國時候出現,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所處的屬於東周春秋末期,儒家學派創始人、中國古代教育聖人。最後需要說明春秋時代的確已經有筷子存在,但是,筷子不是用來吃飯而是用來夾菜或撈菜的。至於吃飯,在那個時代孔子是以手抓飯吃的。《禮記》記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也就是當時的禮儀規定,一起吃飯時別貪吃,吃飯時不要搓手,不禮貌也不衛生,因為手是用來抓飯的,但也不可捏成飯糰,也不應該抓太多飯吃不完又放回去。
漸漸影視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該弄明白筷子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根據《韓非子·喻老》記載,商紂王時就已經有象牙筷子了。而且河南安陽殷墟也曾出土過銅筷子,可見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已經有了筷子這種進食工具。
中國人用餐具的歷史很悠久,用勺子的歷史可以追溯八千年,用叉子的歷史可以上溯四千年,用筷子的歷史雖然不太確定,但至少也有三千年。
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為梜,漢代以後稱為箸,明代時才稱為筷。不過無論是哪種稱呼,都指的是今天的筷子。根據歷史的記載和近代的考古發現來看,孔子生活的年代應該是有筷子的。
隨著飲食烹調方法的不斷改進,餐具也跟著不斷髮展。茹毛飲血的年代,別說筷子了,刀叉都沒有多大的用武之地。所以那個年代手是最佳的餐具。後來有了熟食,人類學會了煮學會了烹調,於是勺子和叉子筷子等都應運而生。
筷子的出現是文明發展中一大亮點,更是餐桌上的一門藝術。商紂王曾用過象牙做的筷子,這是有明確文字記載的。中國較早的進入了農耕文明,我們的祖先發明筷子跟農耕文明的事物是脫不了關係的。
農耕的出現,讓中國人很早就開始吃粥了。而粥裡經常會摻一些野菜樹葉之類,因而為了吃粥時方便筷子就被髮明瞭出來。當然,最初的筷子應該佷粗糙,或許就是兩根樹枝。
今天的筷子有銅的木的銀的和象牙做的等,但我相信第一雙筷子一定是木製的,並且是天然的。或許等級社會出現後,象牙之類貴重材質的筷子只是貴族的奢侈品,但筷子一經發現,隨後應該就在全民使用了。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周代後半期的春秋時期,那個時候筷子這種東西應該是有的。只是關於筷子出現的準確日期並不確定,關於筷子什麼時候成為主要進食餐具的也不確定。
或許在春秋時期,筷子只是用來分食用的,因而電視劇中拍攝孔子吃飯不用筷子也算是對歷史的一種尊重。不過關於筷子的使用方法,沒有太明確的資料記載,電視劇中的拍攝在我看來有點太刻板太尊重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