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樹根農民別再拿來燒火了,拿到大集上一根賣2000元

風和日麗的天氣,抱著孩子準備去曬曬太陽,低頭一看手機,發現今天是鎮裡有集市的日子,想一想家裡最近還真有挺多東西要買,索性我就帶著兒子出發了,準備在集市上逛一圈,搜刮一下家常必備品。一路顛簸的來到了集市上,在場的氣氛那是一個熱鬧。走著走著,就發現前面有一堆人圍住了,也沒有那些商家們放的喇叭,孩子拽著我死活要過去看一看,實在是拗不過孩子,就一同跟著過了去。

枯樹根農民別再拿來燒火了,拿到大集上一根賣2000元

好不容易擠進人群,出現在我眼前的並不是什麼富麗、罕見的東西,反而是一堆枯樹根,各種千奇百狀、形態各異,大小也不均等,有的看上去好像一條龍蜿蜒盤旋著、有的則是像小孩子在廣場玩兒的那種騎騎椅、還有的像是一個家裡常見的小板凳子……孩子跟我都是一頭霧水,枯樹根倒是見過,可是沒見過賣枯樹根的啊,而且,這些枯樹根都是農村很常見的那種,並不是什麼罕見的樹種,這頓時讓我產生了好奇心,忍不住的問老闆,這是在做些什麼?

枯樹根農民別再拿來燒火了,拿到大集上一根賣2000元

老闆笑著跟我說,他也不是啥老闆,就是一個地道的當地的農民,這些東西是他挖出來的枯樹根,這些枯樹根雖然比較常見,看上去也不好看,但是它卻可以用來賣錢,不過這也是要看緣分的,有時候幾天也賣不出去一根,有時候就能被有緣人發現,要是這些枯樹根長得還可以的話,一根能買上2000塊左右,但是它的作用如果放在農村的話,那就是直接被當做柴,給燒掉了,而這些枯樹幹如果放在市裡,就會被那些藝術家們當做藝術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根雕。聽完不禁詫異,刷新了我對枯樹根的理解和印象。

枯樹根農民別再拿來燒火了,拿到大集上一根賣2000元

像這樣的根雕,是天然形成的,所以很多顧客都是看好了它們的原生態形狀,農民跟我說,別小看這些枯樹根,如果夠飽滿、成色好,那可不只是兩千塊。這個答覆,可著實把我嚇了一跳,想不到我們日常中常見的東西,原來是個寶啊。聽當地的農民聊天,他們說,根雕最重要的就是原生形狀,雖然說後期也會有人進行修改、雕刻,但是沒有好模子是刻畫不出來他們想要的形狀的。就比如說這個老弄得枯樹根裡,就有一個形態神似龍的軀幹,外表光滑,就算是後天人為加工的話,也並不會修改太多,所以這就是所謂的“原生”,而且能買根雕的人,生活當中一定是非常有品味的人,生活中一定是有著藝術感。更多的人都不喜歡直接買那種已經打磨成型的成品,都是喜歡購買這種老農挖出來的枯樹根的半成品,也就是集市上看見的長相奇異的還帶著泥土的這種,那為什麼買這樣的呢?因為他們更願意享受自己來打磨根雕,享受這個打磨的過程,就像是有人手裡拿的核桃,喜歡在手裡轉來轉去,從一開始稜稜角角到後來的紅潤圓滑。

枯樹根農民別再拿來燒火了,拿到大集上一根賣2000元

像我知道的,打磨根雕就是一個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要用到各種道具,小刀啊、磨紙啊、還有刷子什麼的,得把那些看著“支稜”的比較難看的給一點點的磨掉,磨平為之,表面還不能是粗糙不堪,用一句相聲裡面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麻麻賴賴的,不圓潤,得盤它”。我知道的就這麼多,總之就是一件極其需要耐心的一件事情,當然了,還得有一定的審美觀念在裡頭。

枯樹根農民別再拿來燒火了,拿到大集上一根賣2000元

可能有人會覺得,集市的老闆說一個枯樹根就可以賣到那麼貴的價格,是不是有點太不可思議了?其實不然,2000塊還是少的,為什麼選擇用枯樹根你來做根雕呢?是因為枯樹根是常年的日積月累,在大自然或者深山溝裡生長而成的,沒有受過任何的汙染和雕琢,我也是聽集市上的老闆所說,根雕的工藝那是有講究的,它們講的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所以根雕的形成雖然都會有後期的人為刻畫,但這不是全部,如果分成10成的話,有3成是人為的,另外的7成是天生的,所以啊尤如果它生長的形態更加的出眾的話,那就更值錢了。

不得不說,這次上集市還真是讓我漲了不少的見識,與其說枯樹根是個寶藏,那還不如說大自然是個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