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曾自卑到“不敢表白”,自卑是人類的通病嗎?如何克服自卑

點擊“關注”,依心用一支筆,寫盡這世間冷暖故事!

俞敏洪曾自卑到“不敢表白”,自卑是人類的通病嗎?如何克服自卑
/
/
/


01

自卑,不是弱者的專利。

自卑是人類的通病。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或多或少都隱藏著自卑情結。

我們都以為只有失敗者、生活落魄的人,才會感到自卑。其實有很多成功人士,也有自卑的一面。

新東方集團董事長俞敏洪上了董卿節目《朗讀者》談到自己在北大讀大學時,因講不好普通話,英語口語基礎接近零,除了考試用的書,其他書都沒讀過。在同學跟老師面前,內心極度自卑。

俞敏洪曾自卑到“不敢表白”,自卑是人類的通病嗎?如何克服自卑
/
/
/

大一開學不久,上體育游泳課,他特別高興,終於有一個自己會的體育項目了。他撲通一聲跳下水,遊一個來回,老師哈哈大笑,說:“我從來沒見過,狗刨刨得這麼快的!”

老師的一個開玩笑,俞敏洪把它看作是在同學面前的一種侮辱。那時候,他內心的自卑感非常強烈。

自卑到俞敏洪在北大四年,從都不敢向自己喜歡的女生表白,都沒有談過戀愛。

俞敏洪班級有二十五個左右的女同學,他喜歡上了幾個女同學,但都不敢給她們寫任何一封的情書。時過境遷,二十幾年後的俞敏洪在節目上自信地調侃:“我們那些談戀愛談得熱鬧的同學,到今天都沒什麼出息”。

02

一個人,究竟為什麼會自卑?

一個人認為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天賦才華,以及家庭環境不及其他人的心理構成了自卑的潛意識,也是形成自卑的因素。造成自卑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離不開家庭環境與父母的教育的影響。

1)家庭環境

俞敏洪在節目裡,坦言自己出生在農村,條件有限。只讀考試用的書,沒有文藝跟體育等等方面的才華。走進北大跟其他同學相比較,自己才極其自卑。

俞敏洪曾自卑到“不敢表白”,自卑是人類的通病嗎?如何克服自卑
/
/
/

家庭經濟、父母關係、親子關係等等都是構成家庭環境的部分。

家庭環境的好壞直接會影響到孩子的自信心。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儘管家境富足,但由於父母有六個孩子而他先天身體缺陷,母親偏袒於哥哥造成童年的阿德勒也自卑過。

幸運的是,在父親的鼓勵下,阿德勒並沒有被自己的身體缺陷所打倒,並此克服了內心的自卑。

2)父母教育

央視一姐董卿在多檔節目講述自己即使功成名就,內心依舊非常自卑,必須做好每一件事情,才有安全感。

董卿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是家中的獨生女。父親畢業於上海復旦大學,擔任報社總編。母親是大學物理系教授。

董卿家庭環境不錯,先天條件也優越。在她功成名就時,為什麼內心深處依舊自卑呢?

俞敏洪曾自卑到“不敢表白”,自卑是人類的通病嗎?如何克服自卑
/
/
/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裡講述:“那些舊有的情境會潛伏在生活中,依然會引發他的自卑感,這便是所謂的自卑情結。

”董卿內心深處的自卑情結,來自於父親的否定與嚴厲苛刻的教育。

在一檔節目裡,董卿談到了自己的父親潸然淚下。

從小到大,父親幾乎從不誇獎,從不表揚鼓勵董卿,總是用挑剔的眼光對待她的一切。

董卿談到自己的童年時期,最害怕的就是吃飯。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飯,父親就開始嘮叨,總是挑起她的毛病,說她這不好那不對的。

她每天都非常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刷碗、拖地等家務活,且抄寫古詩古文並大聲朗讀和背誦。她也說過,"我就像輪子上的倉鼠,總是忙於滿足父親的各種決定,也總是無法達成父親的各種期待。"

無論她怎麼努力,都得不到父親的認可。董卿極度不自信,並在否定自己,曾經她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

董爸爸對董卿還有更苛刻的要求:“不允許賣新衣服,不許照鏡子,不許有任何的文體活動等等。” 董卿父親有這麼一句名言“馬鈴薯再打扮也是土豆,每天花在照鏡子的時間還不如多看書。”

因為永遠只有嚴厲與苛責,否定與不滿,所以讓自卑情結一直潛伏在董卿的生活中。

家庭環境跟父母的教育對我們的自信心影響極大,同時也對孩子健康的成長起到缺一不可的作用。

03

如何走出自卑情結?

自卑能毀滅你,也能成就你。

超越自卑,你將成為內心強大的自己!

--阿德勒

首先,接納不完美的一切

《心靈捕手》男主角威爾從小就成長在破裂的家庭裡,被酗酒的父親毆打,又多次地被寄養在不同的家庭。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一扇窗。年紀輕輕的威爾就擁有了許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賦,他在麻省理工學院當清潔工解開無人能解的數學難題。

俞敏洪曾自卑到“不敢表白”,自卑是人類的通病嗎?如何克服自卑

威爾解出無人能解的數學難題

/
/
/

他擁有過人的天賦才華,卻在墮落跟放蕩中逃避真實的生活

面對過去成長種種的不幸,他選擇逃避。面對地位懸殊的愛情,他依然選擇逃避真實的內心。

越自卑的人,越包裹脆弱自卑的心靈以及選擇逃避真實的生活。這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防禦機制。

威爾因內在的自卑以及對自身不肯定,擔心被女朋友甩掉,跟女朋友提出分手以免自己受到傷害。

威爾通過心理諮詢師西恩七八次心理輔導後,接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幸, 勇敢地面對自己的內心。最終他走出了自卑的陰暗世界,敞開地面對真實的自己。

最後,威爾開著一輛朋友送破舊的二手車,去加州找女朋友,追尋屬於自己的真愛。

我們或許沒那麼優秀成功,沒那麼有錢有勢,沒那麼傾國傾城。但這都不該是貶斥自己的理由,也不該因此而自卑。

接納發生在我們身上不完美的一切,或許自卑情結會慢慢地減輕消除。

其次,認清自卑,化壓力為動力

周圍的人都小看我,我一定要展現一下自己,讓他們看得起我。--阿德勒

當年的俞敏洪認為唯有學習成績好,才不會讓同學老師小看自己。讀大一大二時,俞敏洪奮發圖強地熬夜讀書。上大三開學時,他吐血檢查出得了傳染性肺炎,把自己的身體搞垮掉。

俞敏洪曾自卑到“不敢表白”,自卑是人類的通病嗎?如何克服自卑
/
/
/

俞敏洪意識到自己的認知是錯誤的,他開始地正視內心的自卑感。

認識自卑,接納自己,接納所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事情。

內在的自卑就像升級打怪一樣,俞敏洪從自卑到自信,180度的華麗大轉變,也才有了今天的新東方英語教育集團。

認清自卑,不被自卑的情緒左右,可以讓我們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卑是失敗的根源,也是成功的助力器。克服自卑,可以激發人努力上進,讓我們的內心強大起來,成為真正的強者。

再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觀,也產生了不同的人生價值觀。正確人生價值觀的最核心是為別人服務,為社會做出貢獻,為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父母在孩子的青少年時期,需要給孩子建立起完整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讓孩子正確地理解人際關係、家庭、社會的意義與觀念。以便長大成人後,可以良好地克服自卑,更好地經營家庭、融入社會創造更大化的人生價值。

或許我們家庭環境與教育條件相對不好,從小樹立人生的價值觀有些誤差。成年的我們,有責任承擔自己的一切,去學習成長修正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以便克服內在的自卑感。

通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解決自身問題以及解決社會問題。在關愛他人與社會的過程中,實現更大化的價值,從而降低內心的自卑感。

結語:

阿德勒說:“人人都有自卑情結,所謂自卑情結。如果一個人在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時,感覺自己無能為力,由此產生的情緒就叫作自卑情結。”

俞敏洪曾自卑到“不敢表白”,自卑是人類的通病嗎?如何克服自卑
/
/
/

在現代的社會,面對各種的對比與誘惑,面對各種的困難與挑戰,我們內心難免都會有自卑情結。讓我們看見自己的不足,因此不斷地努力與超越。俞敏洪、董卿等很多優秀的成功人士都積極勇敢地面對內心的自卑,超越自己,併成就了自己。

而自卑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會使人陷入深淵無法自拔,也可能讓人奮強向上超越自己。這把雙刃劍,如何使用都由我們自己決定,也由我們每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內在的自卑。

今日話題:有沒什麼事情讓您內心感到很自卑的呢?如何克服自卑,超越自卑併成就自己呢?歡迎留言探討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