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讀懂食物過敏

其實很多人都有吃完一種或幾種食物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比如吃了雞蛋會肚子痛、拉肚子,吃了堅果長紅疹子,嚴重的會出現呼吸困難,這些都屬於食物過敏。

所以,食物過敏就是指我們吃進去一種食物後,我們的免疫系統不太認識這種食物,就出現了不好的反應,繼而導致我們的皮膚、呼吸道、消化道出現一系列的反應,又叫變態反應。

一句話讀懂食物過敏

導致食物過敏的原因可能有:

1、遺傳因素:是引起過敏反應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父母有過敏,那麼孩子也有過敏的幾率就比其他人要高。

2、腸道發育不成熟,主要是指嬰幼兒;嬰幼兒的腸道不成熟,對於第一次吃的食物就非常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出現各種各樣的過敏症狀,比如腹瀉,溼疹,長紅疹等。

3、“腸漏”了:腸道粘膜細胞之間的縫隙變大了,很多不該進去的蛋白質、毒素都漏進去了,激活免疫系統引起過敏反應;不過,嬰幼兒的腸道粘膜本來就發育不完全,所以導致過敏高發。

4、環境因素:食物過敏原與其他外來過敏原的作用是可以疊加的,環境因素可能促使食物過敏發生。常見的可吸入過敏原包括室內塵蟎、羽毛、動物皮屑、花粉、柳絮、真菌以及谷塵等。

還有一種特殊類型的過敏就是外界條件誘發,比如吃了某種食物之後沒出現什麼異常,但再去劇烈運動的話,在兩小時內就會出現的過敏反應,嚴重的話有可能導致昏迷。其他可能會產生影響的環境因素還包括菸草、壓力過大、寒冷等。

食物過敏的症狀也是挺明顯的,一般出現症狀的時候都會意識到。

1、全身反應:食物過敏是一種急性的、嚴重的,甚至是致命性的免疫反應,其可以表現為腹痛、噁心、嘴唇顏色變紫、血壓降低、蕁麻疹、腹瀉,甚至可引起死亡。吃進完過敏食物幾分鐘後,鼻子、喉嚨和胃腸道就可能出現症狀,包括唇、舌、軟顎水腫,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相繼出現。

2、胃腸道表現:當病人接觸到過敏食物之後,即可出現口唇嘴唇瘙癢、麻木、腫脹,進而出現舌體麻木、活動不便、舌體和軟顎水腫,咽癢、異物感、噁心、嘔吐、腹瀉、腹脹、大便有較多的黏液或呈稀水樣便。

3、呼吸系統症狀:食物過敏也有可能會誘發哮喘,但是很容易被忽視掉。

4、偏頭痛:在排除其他引起偏頭痛的病因之後,應該要考慮是否是食物過敏的原因,其中牛奶、雞蛋、芝麻和花生是導致偏頭痛的常見過敏原。

5、其他:兒童多動症,或者某些精神症狀(如抑鬱、焦慮等),關節炎、結締組織病都可能跟食物過敏有關係。

知道有食物過敏應該怎麼預防呢?

1、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吃過敏的食物

可以通過食物過敏檢測,或者食物排除法來找出過敏的食物,然後停止食用,比如牛奶過敏的人群就不要喝牛奶了,以及奶油蛋糕、冰淇淋等一切含奶的食品;對大豆過敏,需要避免豆類及豆製品,還有醬油、豆瓣醬等食品。

2、少量食用

對於營養價值高,又需要經常吃的食品,可以少量食用,讓身體慢慢適應。比如,對雞蛋過敏,可以把雞蛋稀釋一千倍到一萬倍,吃一份,如果沒有症狀,第二天就可以吃兩份,逐漸加量,幾周或幾個月之後可能就不會對雞蛋過敏了。

3、對食物加工處理

吃生的桃子、李子、番茄等過敏的話.可以蒸熟了吃,試用熟食。生食物中的過敏原經過高溫加熱處理被破壞了,就可以防止過敏的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