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一級上將都是什麼來歷,為何只有8個名額?

1935年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同時對相關人員進行授銜,上將級別分為四級: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加上將(預備上將)

.

特級上將類似大元帥(蔣介石獨僅此1人),一級上將類似元帥名額8人, 二級上將名額23人,中將加上將名額28人.現役上將名額不超過60,上一級別空缺.下一級別擇優遞補.

國民黨一級上將都是什麼來歷,為何只有8個名額?

1935年4月,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何應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陳濟棠8人被授予一級上將.

閻錫山(1883年—1960年)山西五臺人,晉綏軍首領,授銜職務:副委員長

馮玉祥(1882年—1948年)河北滄州市人,西北軍首領,授銜時職務:副委員長

張學良(1901年-2001年)遼寧省盤錦市人,東北軍首領,授銜職務:武昌行營主任

何應欽(1890年-1987年)貴州省興義人,黃埔系首領 ,授銜職務:軍政部長

李宗仁(1891年-1969年)廣西臨桂人,新桂系首領,授銜時職務:軍事委員會常委

朱培德(1888年—1937年)雲南省安寧縣,滇軍首領,授銜時職務:參謀總長

唐生智(1890年—1970年)湖南省永州市人,湘軍首領,授銜時職務:訓練總監部總監

陳濟棠(1890年—1954年)廣東防城人,粵系軍閥代表,授銜時職務:軍事委員會常委

國民黨一級上將都是什麼來歷,為何只有8個名額?

1939年5月,因為一級上將朱培德病逝,繼任參謀總長程潛遞補為一級上將.

程潛(1882年—1968年)湖南醴陵人,湘軍代表。授銜時職務:參謀總長

國民黨一級上將都是什麼來歷,為何只有8個名額?

1945年抗戰勝利,馮玉祥與張學良退出現役.空缺兩個一級名額

,由白崇禧(1945年)與陳誠(1947年)遞補

白崇禧(1893年—1966年)廣西桂林市,桂系代表人物. 授銜時職務:國防部長

陳誠(1898年—1965年)浙江青田人,,土木系首領, 授銜時職務:參謀總長

國民黨在大陸期間一級上將共11人,首次授銜8人,遞補3人(程潛, 白崇禧, 陳誠).同時死後追晉一級上將者5人(劉湘,曹錕,吳佩孚,宋哲元,陳調元).

注: 死後追晉是國軍傳統, 追晉一級上將的5人中劉湘,宋哲元,陳調元3人1935年為二級上將, 曹錕,吳佩孚二人為特殊嘉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