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詩佳句“人聽自悲君自樂,古今同耳不同心”,爭議源自三觀不同

疫情之下,人心被撕裂。方方的武漢日記,許可馨的“耗子論”,王小妮的所謂“自由精神”等等,絕大多數網友都是無法同意。

與我而言,我支持方方寫作的自由,許可馨、王小妮說話的自由,但我反對許可馨、方方、王小妮“吃體制的飯,砸體制的鍋”的言語。

元詩佳句“人聽自悲君自樂,古今同耳不同心”,爭議源自三觀不同
/
/
/


但網上亦有為她們發聲的,或是純粹的洗地,也有部分人認可她們部分觀點的客觀性。數月間網友們之間持續互撕,可謂是一地雞毛。

仔細想來,同樣一件事,觀點卻截然不同,歸根是由“三觀”不同造成。誠如元朝詩人吳存所言“古今同耳不同心”,百人百心,即便是客觀的事,總歸還是要經由主觀的人心來判斷,觀點差異由此而產生。

正因為人各“不同心”,同樣一件事,“人聽自悲君自樂”,有人聞之悲,有人聞之喜。異國有難有人同情,有人幸災樂禍。見到他人的不幸,有人起惻隱之心,有人漠然無感。

頭條大都的爭議由此而起,總是想試圖辯明對方是錯,我方正確,事實上往往是徒勞,許可馨之事就是明證,有時只能丟了斯文,一罵方覺解恨。

元詩佳句“人聽自悲君自樂,古今同耳不同心”,爭議源自三觀不同
/
/
/


《聽雨看雲二樓 》其一

(元)吳存

淒涼東府對床吟,蕭瑟巴山語夜深。

人聽自悲君自樂,古今同耳不同心。

賞析:

吳存是元朝江西人,跟當時很多的讀書人一樣,不願意為元朝效命,又被強徵,做個傳承文化的學正、教授。

“淒涼東府對床吟”,疑似東床快婿之典,東晉太尉郗鑑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選女婿,王家其他子弟,都梳妝打扮,儀容莊重,唯有王羲之東邊的床上露出肚皮看書,神色自若,漠不關心。面臨同樣的事,人的選擇大不一樣。

元詩佳句“人聽自悲君自樂,古今同耳不同心”,爭議源自三觀不同
/
/
/


“蕭瑟巴山語夜深”,對富貴閒人來說,焚香聽雨是人生得意事,然而同樣的聽雨,對於李商隱這樣的羈旅之人就只剩下“淒涼”。

對於權貴挑婿的好事,有人熱衷,有人漠然。對於聽雨這樣的生活事,有人以為風雅,有人以之為苦。

所以,同樣的事,“人聽自悲君自樂,古今同耳不同心”。

世事往往如此,強求不得,亦無可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