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研究生考試——考前十幾天各科衝刺修煉手記

2019研究生考試——考前十幾天各科衝刺修煉手記

1.英語背作文、做模擬題

考前半月英語備考要以背作文、做模擬題為主。備考時間有限,考生不可能兼顧考研英語的所有題型,因此,要將主要精力放在提分較快的寫作部分。

選擇幾篇文筆優美的範文,將其中的精彩句子、短語背下來。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寫作模板,如:每一段的第一句話怎麼寫,最後一句話怎麼寫,分別要用哪幾個連詞,圖畫和圖表描述怎麼寫,分析原因怎麼寫,解決問題怎麼寫等。

總結後,要將這些內容背得滾瓜爛熟,考試時直接往題目中套用就可以,既節約時間,又保證寫出來的都是優美的句子和詞組。我考試時寫的作文基本上都是平時背誦的內容,只是把主題灌進去就行。建議儘量多背一些長的句子、難的單詞,這樣有利於提高分數。背誦時不要貪多,要把總結的東西背熟,考試時能直接拿來用才是關鍵。

在英語考試中,做題的感覺很重要,所以,要定期做模擬題。在做題時,根據真實考試時間,將模考安排在下午。模考後,成績一般都不理想,閱讀錯一半都是很正常的,這可能是題本身的原因,任何一套模擬題的思路、難度都無法和真題相比。

因此,做模擬題千萬不要計較分數,關鍵在於模擬考試環境。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3個小時內把所有題做完,這樣有利於合理規劃時間。

2.政治背誦分析題

考前幾天是最關鍵的,一定不能有一絲懈怠。最後衝刺階段的複習效率是最高的,所以一定要抓住最後的機會。本階段,許多考前衝刺複習資料和模擬題都已上市,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資料,開始進行系統的背誦。

這段時間的主要任務是系統全面地背誦分析題,並進行模擬訓練,掌握出題人的思路。分析政治分析題的命題思路,分析題的知識涵蓋面更加寬泛了,因此各門學科之間相互聯繫的內容也是考生在複習時的重點。各門學科知識點互相滲透,突出強調用哲學和政治經濟學的基本原理來分析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世界形勢和中央政策等方面的理論觀點和實際問題。

在最後階段的複習時,要將跨章節、跨學科的相關重要知識點綜合到一起來思考,要儘量做到兩點:一是在微觀上對每一個知識點的含義、內容和意義必須有清晰的把握;二是在宏觀上對每一門甚至多門學科的相關概念和原理的內在聯繫有清晰的把握。

在複習中,把分屬於不同學科的相關知識點融通起來把握,並對同一問題,嘗試著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才容易應對跨章節、跨學科型的題目。

3.數學模考守時間

進入衝刺階段,主要任務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一套試題,每次都當成真正的考試。

做題時,認真地在答題紙上做一遍,做完整套試卷以後嚴格按照標準答案給自己打分,將所犯錯誤抄在一個專門的錯題集上,再將錯題認真做一遍,這樣一天做一套模擬試卷,週末專門拿出一整天來研究錯題,查漏補缺。

做完題後,自己都要總結它涉及的知識點和解題思路,要做到舉一反三。大量的練習對於數學這樣的學科是非常必要的,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而要在做完題後,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真題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經過十幾年的考試,相當多的題目模式已經定了下來,很多考研題目都是類似的。考研真題經過千錘百煉,在思想性上有較高的參考價值,需要多加揣摩。

關於考試時的做題習慣問題,這需要平時的積累。在平時答題時,要注意培養好的習慣,如根據題意注意是否需要分類討論,分類討論的結果最後記住要做一個總結,不定積分的結果不要忘記加一個常數,與實際有關的題不要忘記加單位等。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地方,都可能導致失分,我們要做到每分必爭,不丟冤枉分。

考試之前,沒必要再做真題。一方面,做幾套題不會使你的成績在短時間內有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有可能會打擊你的自信心。考試前幾天,考生只要翻一翻自己的錯題集就可以了,留心自己常錯的知識點。

4.制訂計劃緩解壓力

在複習的最後階段,精力和體力都幾乎到了極限,稍不留神就可能前功盡棄。在考研中,有些考生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如:有的考生聽別人說已經將真題做了很多遍,而自己只做過一遍,情緒就有所波動,甚至在考試前幾天放棄考試。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計劃,只要嚴格按照自己的計劃執行就可以緩解考前帶來的緊張壓力。在考前還要減少應酬,少逛街。在考試來臨前不能慌,要一切像往常一樣進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