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32部動畫片初選名單公佈

近日,入選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32部動畫片初選名單公佈,國產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緣起》赫然在列,中國電影“走出去”成為熱點話題。

入選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32部動畫片初選名單公佈


第41屆開羅國際電影節11月29日在開羅閉幕。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部影片參與本屆電影節。創始於1976年的開羅國際電影節是非洲最大的國際電影節之一,也是非洲唯一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在全球範圍內有著較大的影響力。中國著名女演員秦海璐受電影節組委會邀請,出任本屆開羅國際電影節的評委,這是秦海璐繼上海國際電影節之後再次擔任國際A類電影節評委,也是評委陣容中唯一的華人女性電影人。在電影節期間,秦海璐就電影國際合作、中國電影如何更好走出去、中國演員如何提高核心競爭力等話題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入選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32部動畫片初選名單公佈


針對這個話題,秦海璐認為,講好中國故事是中國電影更好“走出去”的關鍵所在。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在她看來,首先需要講出認同感,讓大眾在情感上認同或在思想上共鳴,在認同的基礎上,其次需要講出民族自豪感,讓國人振奮,讓世人羨慕。“從歷史上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人類發展和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而現在,中國綜合國力穩步提升,國際地位顯著增強,講民族自豪感的故事恰逢其時,講現代人的民族自豪感故事更是極有必要。”她說。

入選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32部動畫片初選名單公佈


談及中國電影在世界市場的優勢和劣勢,秦海璐認為,中國電影素材之豐富是很多國家無法比擬的。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文化多元,可以講的故事有很多,可以講人、講事、講文化、講民族、講美食、講時代發展等方方面面,這是中國電影最大的優勢。而劣勢在於能激發共情和講述大愛的作品少了點。電影作品需要有世界語言的共通性才能受國際市場青睞,所以希望今後能看到更多富有大愛,更宏大敘事的作品誕生,而不只是純粹的個人情感的抒發。“在我看來,中國電影在‘以小’上做的非常好,但在‘見大’上仍有欠缺,很多時候都是為了見大而見大。今後不妨換個角度試試‘以大見小’,或許能產生更好的效果。”她坦言。

說到自己對電影的偏好,秦海璐說:“就我個人而言,人文關懷類的電影是更能觸動我的。人文關懷就是一種大愛,這種人文關懷生髮於某一種時局,某一種特定環境,通俗地來說就是希望能看到更多在特定時代背景下,小人物影響世界的故事,透過小人物看到世間百態,從而引發社會的反思和警醒。這樣的藝術作品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作為本屆電影節的評委,她平均每天需要看3——4部電影,在中東各國的眾多電影作品中,她看到戰爭、紛爭等時局變化給人們生存狀態帶來的變化,看著這些眾生相的反應,深受觸動。“透過這些藝術作品,真的是會祈禱世界和平的,如果不是通過這些作品,和平世界裡的人又如何能夠懂得他人的苦難,這樣的作品是發人深省的。”秦海璐這樣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