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健康生活法則:珍愛生命,遠離“職場怨婦”

體制內健康生活法則:珍愛生命,遠離“職場怨婦”

體制內健康生活法則:珍愛生命,遠離“職場怨婦”

“上個月,我的親表妹在我的悉心指導下考上了公務員(驕傲臉),我和幾個朋友提起這個事,其中有一個人回覆:“你們家找了什麼門路?現在據說很難找到關係了吧?”瞬間我就感覺,不想說下去了,這天被聊死了。”

1

為什麼考上了公務員就一定是找對了門路?憑自己的努力不行嗎?既然自己都知道現在很難找關係,為什麼還是一聽到別人考上了,第一反應就是找到了關係呢?

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以前單位的一個小姐姐,70末,履歷靚、三觀正、性格好,能看出來小姐姐有傲骨,稍微有點學院派,不愛奴顏婢膝拍馬屁這一套,多年主科,到了快40才終於升到副處。這要按我的邏輯,就是個遲來的升遷,要會搞關係會周旋早上去了。但偏偏我還是聽到有人私下裡在說,憑什麼她能升職,她到底是搞定了哪個領導?

這也讓我想起了玩哥說過的一個例子:剛參加工作時,同事問他,假期在忙什麼?玩哥回答,去了趟澳門玩。結果過了段時間,單位就傳聞,某些人的興趣愛好是去澳門賭博……

人心險惡四字,一點不假。系統內“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人”這一套,真是從來沒消停,永遠有市場。

2

在系統內,就是有這麼一部分閒人,生存和工作狀態是這樣的:自己每天不幹正事或者無事可幹,最大的樂趣就是看別人出錯,如果別人沒出錯,那就一定要把一件好事給他說成一件錯事,沒事給他說成有事,反正就是每天盼著你出點什麼事,好圍觀,“看殺頭”;看到別人做成了一件事,一定要腦補成這一定是某種潛規則運作的結果!

看到別人考上了公務員,一定是偷偷去找了人;看到別人家境殷實,誰知道是怎麼發家致富搞過什麼邪惡的勾當;每一項榮譽背後都有黑幕,每一個升職背後都有貓膩;男同事升職了,那一定是卑躬屈膝給上層做奴才換來的;女同事升職了,就肯定是“睡服”了某個大領導……甚至於看到別人變瘦了變美了,那一定是偷偷整容了;聽說別人生了雙胞胎,那一定是做的試管!聽說別人去澳門玩了,那一定是去公款賭博!

體制內健康生活法則:珍愛生命,遠離“職場怨婦”

這種人,我把他們稱為“職場怨婦”,他們心中永遠鬱結著幽怨和猜疑的情緒,覺得單位不公平,社會不公平,自己的一切不好都是外界造成的。既然自己過得這麼不好,那別人都不可能好,全世界都是壞人,所有的成功都是陰謀。

這種人的恐怖之處在於,擁有吞噬一切正能量的巨大負能量。這種人的共同點是,大部分人本身都是loser。而這兩點又相輔相成:因為負能量,所以很難成功;因為一直當屌絲,所以更加見不得別人好。這幾乎就是一個死循環,肉眼所見,每個單位的職場怨婦們鮮有能打翻身仗的,基本上就在幽怨和猜疑中終結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3

是什麼造就了這種負能量的生物?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職場上確實存在著某些不公平不合理。職場從來不是也不可能是一個完全公平的競技場。系統內也是如此。有些人農村出身,好不容易公考上岸,成為全家驕傲,而有些人父母都是處級幹部,考公務員只是可選擇的多條道路里“更好走”的一條;有些人需要把大部分工資存下來,謀劃買房,而有些人住著父母準備好的房子,所有工資都是零花錢,可以拿出來“搞社會活動”……

也許這些幽怨人們早年確實受到過某種不公正的待遇(也許並沒有),可是職場套路深,我們也不能回農村,也不能家裡蹲,誰能保證永遠不遇上那麼幾件噁心人的事兒呢?只是大多數人,能夠調整心態,正確面對,舒緩和排解負能量,有些人卻不能。他們一直陷在抱怨和控訴的魔咒中,無法自拔,久而久之,就看什麼都像是不公平,像是潛規則,歸根到底,還是“心態崩了”。

另外,這種人一般眼界太低,格局太小,總愛盯著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和這種人相處久了,即使他不黑你,也不給你使絆子,你都會感覺身邊有個攝魂怪一般,把快樂幸福滿足等積極的情緒都吸走,久了讓你也變得格局小,眼界低,愛猜疑,能量負,血槽空。

體制內健康生活法則:珍愛生命,遠離“職場怨婦”

4

我們在單位碰上這種人應該怎麼辦?

一是減少與“小人”發生工作關係。一般單位總有那麼幾個人,是板上釘釘的職場怨婦,新人如果不瞭解,踩了雷,那麼有一次別有第二次。一般來說,職場怨婦都是一些閒人,並且也沒什麼業務能力,也得不到領導的重視。如果刻意避免,一般可以躲掉和這種閒散人士的工作交道。如果實在是要對接,那麼事前就做好充分的準備,別當小白兔、傻白甜。生活不是電視劇,職場傻白甜都成不了主角。比如,領導安排你和著名怨婦一起合辦一件事,最好事先劃分清楚責任,約定誰負責哪一部分,分工明確,並且安排好後,彙報給領導。這樣,你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內的事情,避免和怨婦事後扯皮,也避免被潑髒水。

二是知根知底之前不要掏心掏肺。很多人初入職場,抱著一種“天下無賊”的氣概,覺得只要自己坦坦蕩蕩,就不怕別人暗傷。比如很多新人踩過雷的經典案例:“ABCDEFG一起說X的壞話,ABCDEF都毫無顧忌、暢所欲言,G附和,結果ABCDEF中不知誰卻轉頭卻告訴X說G說了X很多壞話”。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如果你是G,在搞不清楚ABCDEF分別是什麼來頭的情況下,這種吐槽大會就不要摻和了。讓他們盡情吐槽,你不出聲,這個鍋就不會飛到你身上來。在對單位的人情世故瞭然於心之前,還是應該有點防範意識,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做事,少說話,並且要多做正事,少說廢話。

體制內健康生活法則:珍愛生命,遠離“職場怨婦”

三是有自己的堅持和底線。不管在什麼單位,不管在系統內外,不管是新人還是老員工,都存在著“軟柿子”和“硬骨頭”的分別。我們做人做事與人交往都一定要有自己的堅持,講原則,有底線,不怕事,遇到胡攪蠻纏的人,一開始就要樹立起硬骨頭的人設和立場。有很多的不公平,是有了第一次才會有第二次,受了委屈不出聲並不會忍忍就過去,反而很容易變成出氣筒,直到最後大家都習以為常。有誤會要及時澄清,遇到困難要及時解決,受了委屈要有反抗,這樣,一般都不會成為職場怨婦的受害者。

四是正確看待職場上存在的不公平現象。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不公平不公正的事,要正確的面對,不要鑽牛角尖。說實話,現在在系統內,軟環境正在變的越來越好,辦公室政治、勾心鬥角等等情況其實比幾十年前好多了,大多數的事情還是公平的。就拿很多職場怨婦怨念深重的“關係戶”問題來說,其實情況也沒有那麼糟。

5

我想起一個在大企業做HR的朋友曾經說過:做了這麼多年員工招錄,確實也曾經招進來不少領導直接打招呼的關係戶。剛開始挺反感這些人的,沒想到在工作中打交道後才發現,很多關係戶本身履歷和能力都很強,甚至還有一個規律:越大的領導打招呼的關係戶,其本身的能力越強。

這也很好理解,領導雖然有幫人“打聲招呼”的能力,但越大的領導越珍惜自己的羽毛,對這種事情越慎重,領導不會願意以自己的名義推薦一個人去到一個能力素質完全高攀不起的崗位。於是,在“打招呼”的過程中,領導的作用越來越像是牽線,而不是扶貧。同時,一個年輕人能夠進入大領導的視野並得到實名推薦,也證明了其自己本身的能力素質應該是不弱的。

事實上,通過我對身邊富二代、官二代的觀察,確實鮮有那種吊兒郎當“衙內”型,可以說,在當今職場,大部分家庭背景良好的年輕人,表現出的素質和才幹都讓人欣慰。更何況,在系統內不學無術的關係戶生存的空間只會越來越窄。

所以,即使真的碰上一個“關係戶”,平常心對待即可。因為你即使怨念深重,也改變不了什麼。淪為職場怨婦會讓你所處的環境更公平嗎?並不會,相反,只會上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確實有些人出生在羅馬,但如果你不加油跑,你的下一代可能還是離羅馬很遠。而當你停下來抱怨或給人使絆子的時候,很多步履不停的人可能已經把你遠遠甩在身後。

6

前幾天,剛考上公務員的表妹問我,如果到了新單位,別人不喜歡我怎麼辦呢?我告訴她,不管你在哪裡工作,不管你做得多好,都不能保證人人喜歡你,所以,做好你自己就好。人生苦短,需要面對和應付的事情已經夠多,不要浪費時間精力在鼠目寸的人和雞毛蒜皮的事上,更不要讓自己成為那樣的人。職場怨婦們請退散吧。

體制內健康生活法則:珍愛生命,遠離“職場怨婦”

作者介紹

新鮮蟲子:央企高級主管,前中直單位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