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六十五歲以上老人是如何生活的?

濟耶


農村65歲以上的老人是如何生活的?

這個問題我只能用當地老人的實際生活的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我們當地是窮山村,當地的青壯年都出去打工去了。老人的生活可不富足。每人每月領著一百多元,有的加上點高齡補貼也不過二三百元。

在現在的生活水平下這一二三百元生活是好不了許多,多數老人只能靠省吃儉用,再加上只要還能幹忍些活的就自己種點菜,種點糧添補生活。有些兒女掙錢多的多孝敬老人些錢,這些老人生活的少寬欲一些。大部分老人的子女都是打工仔,能拿出好多錢給老人的是少數。

所以我們這裡老人多數過得清貧。

請看我鄰居93歲的老農婦的居室生活就明白我們這裡老人的生活現狀。這個老人的生活水平就是普遍現象。

什么時侯能讓我們這裡的農村老人過上富足的生活就好了!





農家評述122


現在農村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生活簡樸,體質比較好的還能耕種自己的承包田,體質虛弱的只能靠兒女了,因為他們沒有退休待遇。

這部分人員的生活條件多數比較辛苦,畢竟年紀大了,拖著虛弱的身體還得繼續種田來養活自己,他們別無選擇。進城務工沒人用,只能以種田的微博收入來維持自己的生活。

這些農村老人的子女早以成家,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在孝順也拿不出更多的錢來給老人,所以農村的老人很難靠自己的兒女來養老。

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國家每月發放一百元左右的基礎養老金,這些錢對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只是杯水車薪。這些農村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在過去也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奉獻愛心,他們岀義務工挖河修路,植樹造林。希望國家能提高這部分農村老人的基礎養老金,使他們的生活狀態有所改善。



實言誠信為本158


農村順口溜,“活著幹,死了算"。

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手中沒有積蓄,把孩子撫養成人,供養孩子讀書,畢業後結婚生子,基本就把油榨乾了,有的還欠下高昂外債,為了還饑荒不得不再加把勁。

有的老人在田地一輩子,因為環境差,勞動強度高落下一身毛病,又不願花錢去大醫院就醫,就在家靜養,靠兒女接濟和政府給的108元養老補貼艱難度日。

有的老人身子骨結實,就找點事作,給一些工地上看個場子,打個短工,或撿個破爛,增加點收入,減輕兒女點負擔。

有些家境好一點的不用再去外面勞作,就在家裡做飯,帶孫子,接送上學。

也有一些住在農村的退休老人,沒有後顧之憂,日子也滋潤一點,聚夥聊天,下象棋,打撲克。

總之,農村老人也分三六九等,根據自家情況在過自已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