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白鹿原》:田小娥短暫的一生,怯弱而勇敢,是原上的一抹紅

01.生不逢時,是悲慘命運的開端

記得曾經看過一本外國小說《安娜卡列尼娜》,書中的貴族婦女安娜,一生都在追求愛情,卻一生被愛情所累,最後落得個臥軌自殺的悲慘結局。安娜的結局很大程度上是當時動盪的俄國社會造成的。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白鹿原》中的田小娥,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8的電視劇,源自我國著名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講述了白家和鹿家兩代人的恩恩怨怨,生動展現了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時的悲愴與蒼茫。

田小娥作為劇中典型的女性角色,她善良單純,是一心渴望愛情,渴望平淡生活的女子。只可惜,她生不逢時,生錯了時代,被親生父親賣給了郭舉人,從此她的人生開始走向飄零。

她抗爭過,迷失過,最後頹靡成原上的一株野草,隨風飄蕩。為了活下去,她屢次跳進火坑,最終走上不歸路,化作飛蛾。

田小娥的角色設定,更像是陳忠實對舊社會的一個反叛,把白鹿原三綱五常的封建男權思想暴露得淋漓盡致。

她就是白鹿原上的那朵蓮花,出淤泥而不染。她的到來,打破了白鹿原的沉靜,她和原上的女人不同,一路跌跌撞撞,衝破封建枷鎖,無視世人的唾沫星子,只為能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然而現實給不了她,她所棲息的男人也給不了她。

當白靈塞給她兩個熱乎的饃,告訴她:“小娥姐,你跟我進城吧,去過新生活。”她的雙眼放著閃亮和希望的光芒,原上的所有人都不懂她,只有白靈是例外的。

她渴望做一個真正的“人”。

只是,在那個三綱五常的舊社會,田小娥的出身,就已經註定了悲慘的結局。

再看《白鹿原》:田小娥短暫的一生,怯弱而勇敢,是原上的一抹紅

02.敢於反抗,熱愛自由,她是白鹿原的一抹紅

有人說,白靈代表白鹿原的魂,是白鹿原上的精靈。她代表著白鹿原的希望,如果說白靈是原上的精靈,那田小娥就是原上的一抹紅,執著勇敢,她有著白靈一樣的勇氣和靈魂。

被郭舉人性虐待,被正室欺壓,過著人不如狗的生活。田小娥內心充滿了恨,同時也充滿著希望。這個希望一直持續到黑娃的到來。

因此,她冒著風險勾引黑娃,求黑娃帶她走。當黑娃露出猶豫的神情時,她扒開了自己的衣裳,露出那些被郭舉人虐待的一道道觸目驚心的傷痕。開口便說:“你覺得姐騷情,是不?對不住我男人,你姐沒遇到過男人,他是個裝人的畜生。”

那些泛紅的傷口深深刺痛著黑娃的眼睛,他驚住了。也許,在他的潛意識裡,這樣貌若天仙的姐姐居然還被人虐待。由此,黑娃不顧倫理長綱,選擇勇敢地帶著田小娥逃離魔掌。

黑娃推著小娥回到了白鹿原,卻遭到了鹿三、白嘉軒在內的族人反對。不準進村,不準進祠堂。無奈之下,黑娃帶著小娥住到了破窯洞裡。在去破窯洞的路上,村裡女人們對著小娥指指點點,小娥不以為然。

開心地讓黑娃在自己臉上親了一口,這個舉動引來了無數婦人的嘲笑,小娥不以為然。這是沉默的反抗,是她對流言蜚語的回應,同時也體現了她內心對社會不公的唾棄。

田小娥就是這樣一個生活在新舊社會交替夾縫中的普通女孩,她有著超前的思想,只可惜沒有讀過書,也沒有白靈那樣的家室,她自身的侷限性決定了一生的悲慘。

在舊社會時期,女子的力量是很微弱的,男權思想統治社會的時期,女人只能是附屬物,忍辱負重才是女子生存之道。不論西方還是東方,安娜的悲劇在於她太誠實,而又執著於對愛情的嚮往;田小娥的悲劇在於,妄想憑藉一己之力,改變原有的命運軌跡。這在當時的社會幾乎是不可能的。

正如民國經典愛情電視劇《金粉世家》中的小憐,丫鬟出身,從小被拐賣,因緣際會和柳次長的公子柳春江相識相愛。但是,舊社會的封建門第思想是殘酷無情的。最後,小憐削髮為尼,柳春江吐血身亡。

再看《白鹿原》:田小娥短暫的一生,怯弱而勇敢,是原上的一抹紅

03.隨風飄蕩終消逝,化作飛蛾得自由

田小娥簡單、善良而懵懂,一生只為追求自由的生活。她堅強勇敢卻也怯弱。

她一生伴隨著反抗和妥協,她的反抗分為三次:第一次是反抗郭舉人的壓迫,跟黑娃逃到了白鹿原;第二次是反抗白鹿原上人們的欺辱,跟著黑娃住進了破窯;第三次反抗就是識破了鹿子霖的偽善、小人面目,拿尿壺潑了他。

這也為她日後遭更大的難埋下了隱患。她單純,不被社會所侵蝕,保留著骨子裡最簡單的正義和善良。所以才有了,黑娃遇難,她不顧自己安危,憑藉女人的軀體求鹿子霖幫忙;當白孝文丟給她一袋糧食,她轉身從屋裡拿了兩個雞蛋作為回報。她一句:我不白拿,不僅體現了田小娥的善良,也諷刺了原上醜陋的人們。

她懵懂,是因為她被當眾扒下褲子,還不明白為啥原上的人都在笑,她不明白原上的人為什麼這麼恨她?她問白孝文,白孝文只留下一個背影。

不同於白靈的反抗與機智,田小娥出身卑微,沒有寵愛自己的父母,她從頭到尾依靠的只有自己。她渴望黑娃給她依靠,渴望白孝文給她一個家,最終落得個被拋棄的下場。

因此,她一路懵懵懂懂,跌跌撞撞。憑著自己的本能與社會反抗,然而因為自身的限制與軟弱,她一邊反抗,一邊妥協,就像白鹿原上的野草,隨風飄蕩,到最後餓得躺在炕上起不來,又被自己的公公鹿三殺死。

死亡對田小娥來說是解脫,她終於自由了,化作飛蛾,再也不用看世人冷眼,受盡世人凌辱。她是白鹿原上“正義”的化身,也是陳忠實對舊社會的一個反叛,通過田小娥這個角色,表達了作者對當時舊社會的痛恨與無奈。

《聖經》裡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田小娥不僅是被人的流言蜚語害死,也是被人心的冷漠與無知害死。

她終於化作飛蛾奔向那自由灑脫的大地......

再看《白鹿原》:田小娥短暫的一生,怯弱而勇敢,是原上的一抹紅

今日話題:白鹿原上田小娥這個角色,你覺得有什麼深意?歡迎留言討論!

念北姑娘;情感原創作者,靠近我,溫暖你,做你的情感後花園!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