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為什麼周朝君主稱“王”,漢朝君主稱“帝”,唐、宋君主稱“宗”呢?另外封號尊號諡號有何不同呢?

富春一凡


尊號:活著就有的,尊稱帝后,如“慈禧”。

封號:最高統治者封的,像“公侯伯子男”。

諡號:死後評價用的,帝后王將相皆有。

現在說一下原問題:

  • 周朝稱王,是因為他們最高統治者就是“王”,同樣,夏朝是後,如“后羿“,商朝是帝,如“帝辛“,也就是紂王。
  • 漢朝稱帝,是用諡號的習慣稱呼,你也可以叫,漢太祖、漢太宗。
  • 唐宋稱宗,則是由於從唐開始,皇帝的諡號越來越長,稱呼起來不方便,所以就用廟號,即“唐太宗、宋太祖”。當然,也有諡號稱呼的,如“唐明皇”,只是比較少。
  • 順便提一下,由於明清兩朝二十九帝幾乎年號固定不變,也就習慣以“正德”“雍正”這樣的年號稱呼。

難得青史名姓


史記殷本紀中有言:“於是周武王為天子,其後世貶帝號,號為王!”雖然沒有明確的說明是因為自己感覺德薄還是說因為以臣滅君或者為了讓天下更易接納新主的原因,而不敢稱帝;但實際上無論是否稱帝,周朝君主還是做了天下諸侯朝奉的天子,建立了周王朝!

廟號比諡號要少,更顯尊貴!唐朝以前,為維護宗法制度倡行禮孝天下,歷代王朝都設立有七廟供奉祖先,然而七廟數字是不會變得,也就是說只會有這幾個能有自己的廟號,但皇帝卻有很多,不夠用了怎麼辦?後面便採用了諡號進行稱呼與區分,自然漢朝就有很多君主稱“帝”了!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不知什麼時候諡號成了下臣阿諛奉承的工具,自唐以後,這名字是越來越長,最長的數努爾哈赤的諡號:“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居然有長達二十九個字!於是為了更好區別,排列順序,就會有用開國的皇帝為“祖”,守成的皇帝為“宗”的說法,以此來更好區分!

尊號是對古代皇帝、皇后尊崇的稱號,一般都是在世才叫的。

封號是對帝王、君主加封、賜予的稱號, 和分封差不多,更多會體現在爵位賜封上,大多時候也是在世叫的。

諡號是對死去的皇帝、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後人根據其一生的功過是非表現給其上的尊號!


博弈娛樂新媒體


夏朝以前

夏以前,人族共主有三皇五帝等統稱為人皇,人皇屬於神話傳說,對當時有名的部落首領的尊稱。因為當時並沒有君主世襲,各個稱呼不同。

夏朝君主稱“後”,比如後啟,夏開啟了君主世襲制度,所以君主已經君主名號統一傳承,有了共同的稱呼。

商的君主稱“王”,死後稱“帝”,如帝辛,帝乙,有鬼神之意,在世還是稱“王”。跟部落聯盟模式的夏朝區別開來,後世皆稱王朝。

周君主也稱“王”,如商紂王,周文王,周武王。結束了奴隸制度,尊君王為“天子”。死後也不稱帝,而是有了諡號,是對君主是一生的功過評價,“周文王”“周武王”“周穆王”中的“文”“武”“穆”皆是諡號。

秦始皇統一六合,建立統一政權,結束周朝的分封制,集中王權,自覺功高蓋過三皇五帝,所以集合三皇五帝中的“皇”“帝”自稱“皇帝”,因他是第一個這麼稱的,所以又稱“始皇帝”。而且秦始皇認為諡號有臣議君,子議父之嫌,所以棄掉諡號,秦朝君主就沒有諡號之說。

漢繼秦制,大部分都是依據秦朝制度,但是漢朝恢復了諡號。所以漢朝君主活著稱“皇帝”,死後稱諡號,如“漢武帝”,“漢文帝”中的“武”“文”皆是諡號。諡號因為能代表一個人的生前功過,一生的總結,根據美諡,平諡,惡諡大致能分清楚一個皇帝的好壞以及地位,所以一般皇帝皆被後人稱諡號。

晉隋

晉朝,隋朝皇帝生前也皆稱“皇帝”,死後稱諡號,與漢朝一致。

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明給高祖李淵上諡號為“太武”,李世明死後,高宗李治給其諡號為“文”,但是不久,李治被女帝武則天蠱惑,又分別給李淵,李世明加了諡號分別為“神堯”“文武聖”,李隆基即位之後學李治又給加諡,最終定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和“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自此以後,諡號被玩壞了,不能代表一個人的生平,所以後世皇帝再也不能稱諡號。唐朝皇帝死後都稱廟號“高祖”“太宗”莫不如是。

宋元

宋朝,元朝,皇帝稱呼跟唐朝一樣,活著稱“皇帝”死後稱廟號。

明朝皇帝死後既稱廟號,如“明太祖”,“明世祖”同時因為明朝皇帝一個皇帝一生不改年號,所以死後也可稱年號如“洪武”“嘉靖”等都是年號。

清朝也隨明朝,死後一般稱年號“康熙”“光緒”等都是年號。

廟號

廟號是君主死後用於祭祀時候所用,本來是非有大作為的皇帝不可得,非常稀少,及其尊貴,漢朝四百年,有廟號的皇帝只有七位,連著名的有“文景之治”的“景帝”都沒有廟號。但是曹魏之中出了一個奇葩,魏明帝曹睿怕自己死後撈不到廟號,生前就給自己定了一個廟號“烈祖”,自此廟號氾濫。

尊號

尊號一般是指皇帝或者皇后在世時候對其尊稱。比如史上唯一女皇武則天在當皇后時候,跟高宗並稱“二聖”,她自己就是“天后”,稱帝之後又尊稱“則天大聖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