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時候,浮樑茶被大量販賣到北方,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唐朝的時候,浮樑茶被大量販賣到北方,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浮樑是今江西景德鎮的下屬縣,在唐代茶葉的商品貿易中居於重要地位,這取決於浮樑所具備的特殊條件。

唐朝的時候,浮樑茶被大量販賣到北方,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昌江發源於安徽祁門縣大洪嶺深處,最終匯入鄱江,該江上游山高水急,適合小船通行,景德鎮境內的下游水道變寬,適合大船通行。在唐代陸路交通不便的情況下,以昌江為軸心的水系,為浮樑茶的對外運輸提供必要的條件。同時,該地區又是唐代茶葉的重要產區。在《茶經》所列的八大產茶區中,浮樑屬於浙西茶區中的歙州產區,包括歙縣、浮樑、婺源、祁門、休寧等縣。

唐朝的時候,浮樑茶被大量販賣到北方,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當時,贛東、皖南、浙西、閩北一帶的茶葉都運往浮樑進行交易,這使得浮樑成為唐代重要的茶葉產區,浮樑茶葉產量很大。《元和郡縣圖志》記載,唐元和八年(813年)浮樑“每歲出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茶葉的產量大,自然會吸引茶商前往販賣。浮樑因臨近產茶區,水陸交通又較為便利,成為我國茶葉的主要產地和集散地。一些商賈富豪雲集浮樑,爭購茶葉,轉運銷售。據史料記載,那時的西域一帶,每年從浮樑運銷的茶葉就達十幾萬馱之多,《茶酒論》即記錄了“浮樑歙州,萬國來求”的盛況。浮樑茶被大量販賣到北方各地,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唐朝的時候,浮樑茶被大量販賣到北方,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浮樑茶還與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不解之緣。794年,白居易父親白季庚病逝於襄州別駕的任上,母親和弟弟白行簡等返回洛陽。貞元十三年(797年),白居易大哥白幼文在浮樑縣任主簿,一家人的生活便主要依靠大哥供給。白居易的詩歌《望月有感》便是這段生活經歷的真實寫照。白居易經常往返於浮樑、洛陽。白幼文每年必須從微薄的俸祿中拿出一部分供給家庭,白居易負責運回洛陽。

唐朝的時候,浮樑茶被大量販賣到北方,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浮樑舊屬鄱陽郡,白居易以鄱陽代浮樑,兩地距離遙遠,千里阻隔,這段經歷讓白居易刻骨銘心。元和十三年(818年),白幼文病逝,貶謫江州的白居易飽含深情地寫下題為《祭浮樑大兄文》的祭文,表達失去兄長的哀痛。這段特殊的經歷讓白居易對浮樑充滿了特殊感情,白居易在潯陽江頭遇見長安琵琶女時,他被勾起了無限情思,一首《琵琶行》道出了“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的千古絕唱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深深感慨。表面上看,商人重利輕情,讓妻子孤身漂泊、孤獨企盼。實際上,這從側面反映出到浮樑販賣茶葉可以獲利頗豐,茶商寧可在外漂泊,冷落妻子,也要在茶葉交易的旺季前去追逐茶利。


唐朝的時候,浮樑茶被大量販賣到北方,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飲茶之風的興盛、茶文化的蓬勃發展,給茶葉的種植與生產注入強心劑,而茶葉生產的不斷擴大和種類的不斷豐富,又為消費提供了基礎條件。唐代茶葉消費的勃興並不是偶然的,這既與茶自身的特性有關更與唐代的社會、經濟等方面提供的歷史條件有關。唐朝是中央集權國家,保持了長時間統一,這為茶的傳播創造了政治環境。前文已述,可考的飲茶記載起自漢代。漢之後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戰爭頻繁,關卡林立,動亂不休。

這種割據爭鬥的局面以南北對峙為總體基調,以東部漢族政權和西部少數民族政權爭鬥為輔調,這不利於飲茶之風從巴蜀之地向南方傳播,更不利於從南向北的傳播。隋代實現統一,惜其命短。唐承隋制併發揚光大,通過系列的制度和措施,唐代的統治版圖空前擴大,阻礙東方與西方、南方與北方交流的無形之牆被推倒了,內地和邊疆、海內與海外隔絕的狀況消弭了,唐朝成為亞洲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唐代貞觀年間,社會穩定,政治和諧,民風淳樸,“遠適數千裡,不持寸刃”。長期統一的統治局面,為飲茶之風的自由傳播創造了良好的政治環境。


唐朝的時候,浮樑茶被大量販賣到北方,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唐朝國力強盛,物質富足,人丁繁衍,商品的生產和消費極為旺盛,這為茶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必要的經濟條件。魏晉南北朝時期,兵亂不斷,生靈塗炭,物質的生產以及人自身的繁衍全方位停滯、甚至倒退。進入唐朝後,這一切都改變了,前有貞觀之治,後有開元盛世,物質生產有了極其迅猛的發展。至開元天寶之時,“上承高祖太宗之遺烈,下繼四聖理平之化,賢人在朝,良將在邊,家給戶足,人無苦窳,四夷來同,海內晏然。雖有宏猷上略,無所措,奇謀雄武,無所奮。百餘年間,生育長養,不知金鼓之聲、烽燧之光,已至於老”。

在生存尚不暇之時,茶葉消費自然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唐代人們的生活水準得到提升後,生活品質才會成為問題,茶的飲用才會成為可能。唐代經濟發展與繁榮為茶葉傳播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唐朝採取了兼容幷包的政策,社會開放,為茶的傳播創造了文化環境。李唐王朝一改以往嚴防華夷的政策,這種政策為各種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終唐一朝,弘揚固有文化之精髓,採擷外來文化之菁華,熔南北東西為一爐,社會文化景象開闊恢宏。在這種文化政策的帶動下,魏晉南北朝時期北人嘲笑南人飲茶習慣的現象不見於史冊,相反,茶文化在北地逐漸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