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輪電動車如何管理?

用戶2308582266320


電動車,電三輪沒毛病,關鍵是騎行人有毛病,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電三輪騎行者多為老年人,不懂交規,橫衝直撞,任意變道拐彎,看都不看,再者就是,半身不隨,腦血栓,腦癱的老年人,再路上走都費勁,騎上電三輪乾的更猛,開的飛快,這就是事故頻發的原因,治理電三輪非常重要,淨化公路亂象,我五四年,家有電三輪,電動自行車,但,上路遵守交規,不走機動車道,頭腦必須清醒,不闖紅燈,可嘆,現在國人素質太低,騎行老年人只顧自己,不顧他人,電三輪亂象必須治理,家有家法,鋪有鋪規,沒規矩不成方圓,現在我衡水地區治理的挺好,電三輪捫在家裡,公路亂象沒有了,不要為一己之私,亂了大局。國家治理是正確的,必須。


隱居山林21


給電動三輪車上牌,納入強制管理範疇,必須考駕照。把他們的管理也像管理機動車那樣納入法定管理範圍,而不是在法定管理範圍之外給他開闢出一塊無人管理的空間。

三輪車為什麼敢橫衝直撞?因為三輪車沒有劃歸機動車範疇,並冠冕堂皇地進入了“弱勢群體”的範疇。這樣機動車就不敢惹他,警方也無管理的法律依據。買了三輪車竟然能享受世外桃源的感覺,可以隨心所欲橫衝直撞,不受任何法律管理的約束,何樂而不為呀。

究其根本就在於此。

買機動車的人大力呼籲一定要根除這個毒瘤,極力主張以“不合格”的名義全面取締三輪車。

行得通嗎?

三輪車與廣大的農村和低收入階層來說,那簡直是天堂之樂。否定了三輪車,無異於惹起了眾怒。時代發展如斯有錢人都買了汽車,而無錢的人,難道你還讓他們步行嗎?況且當下停車難、行車難的問題已經成為了一種現代化的毒瘤,真有這個必要逼著低收入人群也去買車嗎?

三輪車給低收入人群和農村人群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之一,茫然取締和畫範疇限制,必然引發大眾的不滿和巨大資源的浪費。

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採取了疏而導之的策略。三輪車治理也是存在這樣的問題。你是一杆子打死把他們徹底取締呢,還是想方設法的納入管理範疇呢?一竿子打死,好像是解決了當下機動車與三輪車之間的矛盾。但是嚐到了電動車行車方便、價格低廉甜頭的低收入人群,勢必會出現更多的兩輪。而兩輪相比三輪來說唯一的優勢就是體積小。但是他左拐右拐的實際行車佔地範圍反而比三輪車要大得多,也更危險的多。即便你按照某些部門的要求實現低速,仍不能解決機動車與電動車之間的矛盾。

你不能徹底取締,因為它帶給了農村人和老年人極大的便利。社會只能在管理中發展,而不能倒行逆施。

問題在於如何管理。

推行了低速電動車,是不是就可以納入法定管理範疇了呢?

這個問題不解決,永遠不能解決電動車無視法規橫衝直撞的問題。

這個矛盾根源在於管不管理,並不是速度的高低,功率的大小。

有的地方搞一刀切,直接下令取締三輪四輪。凡長了三個輪子的都取締。其實這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邏輯。瞭解的人都清楚,有一種小型三輪兒,號“不倒翁”,雖說安裝的是三個輪子,但其實就是單人騎乘,因其不易翻倒,安全性很強,行車線性更佳深受老年人和注重安全係數的人們的喜愛。但因為其長了三隻腳,也被劃入了禁行範圍,被逼著更換所謂的“更安全”兩輪。人們不禁要問:兩輪比三輪更安全嗎?如果不是,那麼你為什麼要禁?只為了給機動車騰出更多的空間嗎?

堵車問題不是取締三輪就能解決的。

所以將三輪納入管理是目前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上牌、年檢、考照必須的。最起碼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人們瞭解什麼叫交通法則,讓人們知道轉向的時候是要打轉向燈的,讓大家都清楚交通法規的管理和賠償原則,更關鍵的可以通過促使保險的產生,把風險轉移而解決交通事故所帶來的弱不弱勢的問題。

有運動就會有碰撞。事故是避免不了的,只能通過管理,儘可能降低事故比例。讓人們都瞭解了,並且納入了法定管理範疇。管理部門執法者就可以依法管理了。

至於有些人明知道這樣做是要引發事故而置若罔聞,只能說那是他的“愛好”,每個人應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出了事故,依法依則劃分就是。沒必要就此事拿事故率來進行考量。

大家覺得呢?


三哥野說


三輪電動車如何管理一直備受爭議。三輪電動車作為一種代步工具,苻合環保要求,騎行方便,好找停車位,尤其是接送學生,非常受到人們的青睞。

每個城市的電動三輪車,都有幾千萬輛的擁有量,一概禁止上路也是不可能的。三輪電動車的騎行者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走快車道,不逆行,不闖紅燈,做文明市民。

我對電動三輪車的使用一直持支持態度,如果不騎三輪,就要開車,開車不環保,還易造成交通擁堵,現在的停車位又少,停車難的問題一直受到困擾。再說電動三輪車從生產,到銷售,是一個產業鏈,要想治理也要從源頭治理。

遵守交通規則,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與人方便,與已方便,共創文明和諧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