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圖題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旭日昇輝


大家好,我是左國曹。

《墨竹圖題詩》是《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別名。是清代詩人鄭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首先描寫一夜在縣衙中所聞之聲,進而聯想到百姓的疾苦,最後抒發詩人將民生系己之身的志向。詩中採用託物取喻的手法,流露出詩人對老百姓命運的深切關注之意。

作品名稱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作品別名

墨竹圖題詩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鄭板橋全集》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文學賞析

該詩是一首題畫詩,第一、二句點明詩人身份與周邊環境,緊扣畫中風來疏竹的主題。“衙齋”說明自己身為官員;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階較低,又有謙遜之意。忙中偷閒,靜臥休息,卻聽得似有風雨之聲,原來那是衙中自己親手所植的竹林幽篁為清風所動,蕭蕭作響,意趣橫生,同時給人一種十分悲涼淒寒之感。第二句詩人振腕轉筆,由竹葉聲響聯想到民間疾苦,一個“疑”字道出了詩人的愛民之心與勤政之意,表達了他對百姓的真摯情感。他在任期間確實對百姓關懷備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後因擅自開倉賑濟,觸犯了貪宮汙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誣告罷官。

第三、四句寫詩人事無鉅細、永遠恪盡職守、關懷百姓。詩人直陳自己官職卑微,只是一個普通縣官,語雖自謙,卻用“吾曹”點出像詩人等這種下級基層官員的數量之廣,將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語帶雙關,還是用題詠畫竹的方式說明,然而只要是有關民眾疾苦,無論事情大小,都會放在心上。由題竹始,又終於詠竹,表面上看是詠竹,實際上卻比喻民問疾苦,虛實相間,意味深長。為民解憂,是為官者責任所在,這兩句詩拓寬了詩歌的內涵,照應了畫意和詩題。

全詩語言質樸,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與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與詩人的兩袖清風的高尚節操自然相照。詩人從寫竹入手,託物言志,語多謙遜委婉,詩人對百姓真摯而執著的人道主義情懷寄寓其中,表達了對民眾的憂慮關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責任感與清官心態。[4] [5] [6]


左國曹


我是長之安兮,我來回答。

《墨竹圖題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感情?

《墨竹圖題詩》是清朝詩詞書畫家鄭燮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這是他的一幅風竹畫中的詩題,原題為《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全詩為: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託物取喻,疑是民間疾苦聲。

鄭燮,號板橋,“揚州八怪"之一,乾隆年間進士,曾任七品縣官。這首詩是鄭板橋在乾隆十一、十二年間出任山東濰縣知縣時贈給上司包括作的。

詩的一、二兩句託物取喻。第一句“衙齋臥聽蕭蕭竹”,寫的是詩人在衙署的書房裡躺臥休息,這時聽到窗外陣陣清風吹動著竹子,蕭蕭叢竹,聲音嗚咽,給人一種悲涼淒寒之感。

第二句“疑是民間疾苦聲”,是詩人由淒寒的竹子聲音產生的聯想。由自然界的風竹之聲聯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蕭蕭竹聲好像是飢寒交迫中掙扎的老百姓的嗚咽之聲,充分體現了詩人身在官衙心繫百姓的情懷。

竹、松、梅在歲寒中同生,歷來為人們所敬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稱為“歲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詩云“詩堪入畫方稱妙,畫可融詩乃為奇”。而圖題詩則是詩壇畫苑中一朵絢麗的花朵。鄭板橋就是歷代文壇上詩書畫三絕的名家之一,人稱“三絕”。

當時山東受災,饑民無數,詩人身為縣官,日夜為災民奔波,白天勞頓,晚上思緒萬千,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聽風吹疏竹聲,嗚嗚咽咽,遂起身作畫,題《墨竹圖題詩》,送予上級,使其瞭解民間疾苦。詩人由風吹竹搖之聲而聯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可見他對老百姓命運的關注和同情。作為封建時代的官吏不是日夜想著升官發財、仕途得意,卻念著百姓疾苦,真是難能可貴也。

暢述胸懷,一枝一葉總關情。

詩的第三句“些小吾曹州縣吏”,吾:我們,曹: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意思不難明白,詩人這裡既寫了自己,同時又點到了上司等所有的“父母官”。官爺們,大家都應該關心民間疾苦啊,你們是否知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這句詩使詩歌的內涵得到了拓寬,並進一步昇華。

第四句“一枝一葉總關情”,在我看來,這句詩是本詩中最出彩的,詩的意境達到高潮。詩人暢抒胸懷,似是寫竹,實則寫人,以竹喻人。“竹"歷來象徵著氣節,高標挺立,高潔脫俗,請看詩人的水墨竹圖,竹子竹竿很細,竹葉著色不多,卻濃淡疏密有致,青翠欲滴,更顯與眾不同,傲骨之氣。這不正是詩人的氣概嗎?為官者不為功名利祿,為百姓發聲,“任而東南西北風,我自巍然不動。”

面對百姓災情,詩人又上書請示放賑,因災情嚴重,情況緊急,他來不及等上級批覆,毅然決定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就這樣得罪了上級,被罷了官。當時有朋友說他糊塗,為了百姓卻害自己丟了烏紗帽,要知道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里,能當官可是讀書人畢生所求,多少士子寒窗苦讀幾十年,前赴後繼,只為了“一朝金榜題名”!那麼詩人有沒有後悔呢?他寫了四個字回覆友人:“難得糊塗”,堅決的態度可以一見。這樣一位對勞動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親民愛民的好官註定是無法在當時的官場立足的,可見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


長之安兮


表達作者身在官衙,心繫百姓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