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竹图题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旭日昇辉


大家好,我是左国曹。

《墨竹图题诗》是《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别名。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先描写一夜在县衙中所闻之声,进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最后抒发诗人将民生系己之身的志向。诗中采用托物取喻的手法,流露出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

作品名称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作品别名

墨竹图题诗

创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处

《郑板桥全集》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文学赏析

该诗是一首题画诗,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4] [5] [6]


左国曹


我是长之安兮,我来回答。

《墨竹图题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墨竹图题诗》是清朝诗词书画家郑燮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这是他的一幅风竹画中的诗题,原题为《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全诗为: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托物取喻,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乾隆年间进士,曾任七品县官。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十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上司包括作的。

诗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诗人在衙署的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悲凉凄寒之感。

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诗人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联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萧萧竹声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诗人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竹、松、梅在岁寒中同生,历来为人们所敬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岁寒三友”,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有古诗云“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而图题诗则是诗坛画苑中一朵绚丽的花朵。郑板桥就是历代文坛上诗书画三绝的名家之一,人称“三绝”。

当时山东受灾,饥民无数,诗人身为县官,日夜为灾民奔波,白天劳顿,晚上思绪万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听风吹疏竹声,呜呜咽咽,遂起身作画,题《墨竹图题诗》,送予上级,使其了解民间疾苦。诗人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可见他对老百姓命运的关注和同情。作为封建时代的官吏不是日夜想着升官发财、仕途得意,却念着百姓疾苦,真是难能可贵也。

畅述胸怀,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的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吾:我们,曹: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意思不难明白,诗人这里既写了自己,同时又点到了上司等所有的“父母官”。官爷们,大家都应该关心民间疾苦啊,你们是否知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句诗使诗歌的内涵得到了拓宽,并进一步升华。

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我看来,这句诗是本诗中最出彩的,诗的意境达到高潮。诗人畅抒胸怀,似是写竹,实则写人,以竹喻人。“竹"历来象征着气节,高标挺立,高洁脱俗,请看诗人的水墨竹图,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色不多,却浓淡疏密有致,青翠欲滴,更显与众不同,傲骨之气。这不正是诗人的气概吗?为官者不为功名利禄,为百姓发声,“任而东南西北风,我自巍然不动。”

面对百姓灾情,诗人又上书请示放赈,因灾情严重,情况紧急,他来不及等上级批复,毅然决定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就这样得罪了上级,被罢了官。当时有朋友说他糊涂,为了百姓却害自己丢了乌纱帽,要知道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里,能当官可是读书人毕生所求,多少士子寒窗苦读几十年,前赴后继,只为了“一朝金榜题名”!那么诗人有没有后悔呢?他写了四个字回复友人:“难得糊涂”,坚决的态度可以一见。这样一位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亲民爱民的好官注定是无法在当时的官场立足的,可见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


长之安兮


表达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