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起,多地糧油價格開始上漲,這是為啥?

新大風歌


4月起,多地糧油價格開始上漲,這是為啥?

其一,從3月23日國家糧油信息監測中心監測的數據來看,稻穀進廠和加工後的大米出廠價確實是有所上漲。中晚秈稻和粳稻的進廠價與春節前相比,分別上漲了0.4%和1.3%,大米加工廠使用早秈稻、中晚秈稻和粳稻稻穀加工後的大米出廠價也分別比前期提高了0.6%、0.5%和1.3%。在這樣的情況下,部分地區的糧油經銷商隨行就市,合理提高一些糧油的批發或零售價格也是可能的。

其二,按照以往的規律看,多數年份的春天,糧食產品都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季節性價格波動。而今年春節後的前期,因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糧食流通可能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抑制。後期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後,國外疫情又開始暴發性蔓延,哈薩克斯坦、越南、俄羅斯、塞爾維亞等十幾個國家也先後宣佈關閉了他們糧油產品出口的大門。聯合國糧農組織由此擔心,世界糧油供應鏈可能會就此斷裂。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民眾同樣開始擔心起糧油的供應和價格問題。個別經銷商借機傳言糧油緊張的虛假消息,誘使居民搶購併便向抬價。山東省新泰市一男子前不久被當地警方行政拘留就是明證。

其三,遊資炒作也是一種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4月4日,農村農業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就曾經表示,近期期貨市場米價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遊資炒作的緣故。民眾沒有必要跟著遊資囤米囤面。

實際上,我國國內的糧油儲備充足,完全能夠滿足國內民眾的消費需求。即便有炒作和虛假傳言,只要百姓擦亮眼睛,不跟風,不搶購,糧油市場的價格穩定會更有保證。


鄉村螢火蟲


4月起,多地糧油價格開始上漲,這是為啥?從4月起,多地糧油價格逐漸開始上漲,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國本來糧油非常充足,連續5年來,沒有經歷過大的自然災害,糧食總產量非常穩定,儲備糧食極其充足,完成能夠滿足14億人口的幾年用糧,市場上糧油供給非常充足,供求關係恰到好處,整體糧油價格運行平穩,不可能出現大起大落現象,糧油供給寬鬆有餘,完全實現了自給自足,價格不會因國際環境的變化而上漲。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有些地方的糧油價格上漲嗎?~~


第一,受國際嚴峻疫情嚴重影響。今年全球爆發了這次亙古不見的史無前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到今天已經造成156萬人被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已經有10萬確診病例死亡,特別是世界上一些經濟發達的強國,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造成各國各行各業處於癱瘓狀態,人們日常生活物資嚴重匱乏,經濟衰退。全球性日常生活物資的稀缺,特別是糧食和食用油的嚴重缺少,導致疫區人們生活非常困難,物價快速地上漲。這就使我國一些不法糧油商人,見風就是雨,擅自抬高糧油價格,達到謀取暴利的目的。


第二,受多國糧食停止出口影響。近期由於全球疫情的嚴重影響,出現了多個糧食出口國家,已經叫停了所有糧食出口,給依賴性強的糧食進口國家,造成糧價上漲。這就給許多國家,造成糧食恐慌情緒,是國際糧食價格上漲的助推器。這樣一來,我國一些糧食經營者,受到這種恐慌情緒後,便出現了糧食價格開始上漲。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我國糧食基本情況與世界各國是完全不一樣的不相同的,不可同日而語的。我國根本不缺糧,糧食供給非常充足,價格非常穩定,是不用耽心的。目前有些地方糧油漲價,只是侵佔消費者的利益,將會被市場所不容允的,必然很快得到糾正和淘汰。


第三,受唯利是圖商人嚴重影響。目前,市場上糧食供給充足,價格穩定,消費量平穩不變。由於一些糧食經營者,看到全球疫情的惡化,國際糧油價格的上漲,為了自己的多獲利著想,顧弄玄殊,製造糧食恐慌情緒,刺激消費者產生對糧食的消費,大量購買糧食和食用油,大量囤積,從而獲得經濟利益。這是一些唯利是圖的糧食經銷商的錯誤做法,損傷了消費者的權益,是一種不正常的做法,應當得到拼棄和制止。

總之,這次糧油價格上漲是屬於不正常現象,不是國內糧食缺少,不是市場糧食供給不足,不是市場規律帶來的,是一些不法經營者追逐利益,擅自漲價,製造混亂造成的原因。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鄂東三農


4月起,多地糧油價格開始上漲,這是為啥?

這一段時間,多地糧油價格出現上漲,且搶購的態勢也比較明顯,購買力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而明顯上升,難道是報復性消費來了嗎?其實並不然。這一波糧油漲價,並不是下游需求有多大的恢復,而是因為糧荒、糧食危機等恐慌性情緒帶動下的購買屯糧造成的。

從價格水平來看,米麵油和小麥玉米稻穀大豆等成品糧、原糧的價格,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上漲,比如麵粉25公斤一袋的零售價漲了幾塊錢,大米也是;小麥的價格最高報價已經達到1.27元/斤,大豆收購價格東北達到了2.3元/斤,玉米產區收購價東北普遍達到0.90元/斤以上、華北最高達到1.07元/斤。

糧食價格上漲,對還有存糧沒有出售的農民來說,無疑是利於收益增加的;而看成品糧的價格,漲幅比較有限,對城市居民的影響也不太大。但這一波上漲行情,並不是下游需求回升的推動,更多的是因為疫情在海外的發展,部分國家限制糧食出口等消息傳導到國內的恐慌情緒。

在國內糧食庫存充足,國家持續投放國儲糧源且隨著價格的上漲、市場的變動可能會加大投放,再加上夏糧收穫還有1個多月就從南到北開始了,這一輪的價格上漲,也很可能會透支接下來的學校開學、餐飲恢復等消費回暖所形成的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