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從小一起玩的小夥伴,突然上初中了就不再聯繫了?

取字華實


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青春期正常現象

從小一起玩的小夥伴,突然上初中就不再聯繫是一種正常現象。

還記得,我和我一個小學很要好的朋友就是這樣,上了初中,我們沒有分在一個班,雖說只是隔壁班,出出進進總能遇到,起初,還會打聲招呼,漸漸地,連聲招呼都不打。就像兩個陌生人一樣擦肩而過。

那時候,我的一位語文老師說過:以前一起玩的小夥伴,上了初中,就算是隔壁班也不去找。但是等上了高中,就是不是一層樓,都會想辦法擠出一點時間去串班。

我曾不信,但結果正是如此。

叛逆時期,無法掌控情緒

初中那三年,應該是每個人的叛逆期最嚴重的階段。

上初中的時候,有些情緒完全不受掌控的,不知道當時為什麼那樣做,也不管那樣做是否對錯。

你的性格發生翻轉,小夥伴們肯定會離去。

以前你的性格不是這樣的,會有一些令別人厭惡的情緒跑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想你父母那般,會忍受你的每一面。

朋友漸行漸遠,叛逆期太敏感。

離開雖遺憾,但很高興你曾來過

有些人只能陪伴你一段時間。

我們會曾回憶和小時候玩伴的點點滴滴,或許,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們從對方的記憶中消失了。等我們長大後,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三觀,不一樣的選擇,都會讓有些朋友只留存在某一段時間裡。

雖有遺憾,但是很現實。

我是@天使兔兒,關注我,聽我品味情感人生。

天使兔兒


很少有人會一輩子陪著另一個人,會一直保持聯繫。

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不管你們在一起玩過幾年,十年,甚至幾十年,如果不經常在一起,就會沒有共同的話題,想法也會南轅北轍,自然而然會疏遠起來。

上初中後,你們倆會發現初中的生活和小學不能比,壓力更加大,如果不在一個班級,或者不在一個學校,那雙方接觸的老師,同學,都不一樣,學習的東西都會有所區別,考慮問題也會不一樣。

你們會越來越不同。你們各自有各自的想法,接觸不一樣的新朋友,自然而然聯繫越發稀少。

或許不聯繫這只是一時的,如果是真正的朋友,不會因為不聯繫而感到有距離,如果只是兒時的過客,你也不必掛在心上,早晚會遇見你更好的朋友。


木木子楓


嬰兒的時候,你想玩,只能和哥哥姐姐玩……

你長大一點,能走路了,你常常和鄰居小朋友整天粘在一塊玩耍,他是你十分要好的朋友!離開了他,你會哭……

上幼兒園了,你認識了很多小朋友,有了很多要好的好朋友……

上小學了,上中學,你遇到越來越多的人,和你要好的人,你還是會把他們當做好朋友……但是你不能總是把每一個人當做好朋友啊,不是嗎?……

當你的好友數量達到150人左右,有個教授說:飽和了……他叫羅賓·鄧巴,是英國牛津大學進化人類學教授,他推斷出一個著名的“鄧巴數字”,即:不管手機、聊天軟件上有多少好友,人類的認知能力所允許個體擁有的穩定朋友約是 1 5 0 人(一年至少聯繫一次)。從新石器時代的部落村莊,到羅馬軍團中隊,到現代企業概莫能外。

時值今天,“朋友”的概念也變得更多元化:既有天天見面也常常摩擦的密友;也有很長時間見一面卻總掛念的老友;還有不曾謀面卻靈犀相通的網友、條友、博友……我們做不到“朋友滿天下”了!

告訴你哦,即使是QQ、微博、頭條……這樣的現代科技,也只能幫助人們擴展那些偶然、被動聯繫的好友數目,對於交往密切的核心朋友圈的人數影響甚微。所以我們會發現,朋友也是有階段性的,多年不見的老友雖然見了仍然很親切,可實際上已經從你的核心圈子裡引退了。

而現代社會的人口高流動性,迫使我們“人不如故”的觀念也要發生變更。那麼,理想的朋友圈子應該是怎樣的呢?核心部分,應該是少數彼此瞭解和信賴的知己,正如“人生得三五知己,足矣”;同時,最好還能有一個相對鬆散、更為寬泛的社交網絡,日常聯繫不多,但必要時也能建立合作,這就是“朋友多了路好走”……

這150個人還可以再分,分為強連接和弱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溝通互動的頻率來看,可以簡單劃分為強連接和弱連接。

強連接最有可能的是你目前工作的搭檔,事業的夥伴,合作的客戶,生活和工作上互動的機會很多。弱連接範圍更廣,同學、朋友、親友等等都有可能,就是溝通和互動的機會較少,更多的是由於個人的時間、精力和溝通機會造成的。

可以簡單的概括:每個人大概有150個聯繫人,其中強連接約30個,弱連接約120個。

所以,如果你的那個從小玩大的朋友現在見起來會客套、尷尬,可能他已經在150人之外了……反正,不可能在那個30人之內,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