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老師網課後留大量未學過作業,會對孩子有影響嗎?

父母孩子大小事


我覺得沒有影響,不是老師的問題。孩子不會做作業,哭鬧,家長不能總依著他,家長最應該考慮的問題是如何改變孩子的現狀,如何提高他的成績?

一、數學課本上的任何知識點都符合孩子年齡階段。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學習數學這種比較抽象的學科,如果一年級上半學期底子沒有打好的話,下半學期學起來有一點難度。但是孩子所學的數學課本上的任何知識點都是符合他的年齡階段的,孩子不會說明在基礎知識上還要加把勁。

二、什麼是網課?

上網課前提是自己先預習,在網上學習優質課程,主要靠課上自主吸收,課下自己鞏固。數學課都是環環相扣的,一節網課下來,老師肯定會留幾道題加以鞏固,並且讓自行預習下一課,自行把下節課的知識點、題型提前熟悉熟悉、做一做。老師留作業肯定是為了學生的成績考慮,如果老師留得少,可能有的家長會說這個老師不負責任。如果因為老師留未學過的作業而導致孩子有牴觸心理,我感覺是因為孩子基礎差,或者家長的方式方法有問題,家長更不應該鬆懈。

三、對孩子不會有影響,前提是家長知道哪裡出了問題,該如何做。

孩子之所以做數學就哭,就愁,可能是因為他對數學沒有興趣,或者是認真學了但不會,基礎不好。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三個要素是:學習動力、學習環境、學習方法。所謂學習動力,就是孩子願不願意學?如何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能願意主動地學習數學?

1、興趣激發。比如用撲克牌玩“加十四”的遊戲,玩“24點”都能讓孩子喜歡並愛上數學;用錢玩買東西的遊戲;讓他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買菜時、去超市讓他參與錢的計算等等,一定要耐心引導。

2、信心培養。最摧殘孩子信心的是沒有反饋,最提振孩子信心的是及時鼓勵。哪怕是孩子做對了幾道數學題或者書寫很工整,家長都要表揚鼓勵,讓孩子獲得信心。

3、增加成就感。家長在陪孩子學數學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多引導,少灌輸;多傾聽,少說教;多示弱,少逞強。比如明明你這麼厲害,我都沒有想出來!家長一定要想方設法的讓孩子獲得成就感。

每個孩子對知識的吸收能力不同,而且現在在家上網課,不能指望老師,需要的是孩子的自主和家長的陪伴監督,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處理好孩子的一切學習問題。





蝸牛老師談育兒


可能看是為了讓學生拓展知識面吧!


布衣學堂


問題所指的影響,肯定會有,而且是負面的。

留大量未學過作業的情況,不會普遍,但因為老師從進度與開學無期考慮,也有存在的可能。存在這種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怎樣盡力消除呢?

網課是新生事物,復學後老師不必拘泥於作業的完成情況,建議指導學生互相交流,老師掌握即可。關鍵是做好網課與面對面上課的無縫對接,建議老師將網課內容編制精要的習題和測試題(要簡單淺顯)作為過渡,主要存在問題分散結合進今後教學中。

因為是一年級,老師應側重糾正學生宅家期間行為習慣的鬆散。例如讀(黙讀朗讀齊讀),寫(坐姿與手眼腦並用),行走(靠左),禮貌(見師長打招呼及助人求助不爭先不打鬧),紀律(課堂操場散課)等等。方式以表揚和相互學習為主。

學習興趣的培養。建議以讀寫背的正確和完成速度為主,組織適量競賽活動,引發好勝心和主動性。切忌以難度和量多加壓,容易挫傷小學生剛學的積極性,導致恐懼厭學情緒,對小學生後續的學習極為不利。

考試寧少不要多,試題要簡不能難。應將考試當作良好習慣與學習興趣的培養,而不是單純追求分數。閱卷建議可視書寫、卷面的優劣給予加減分,或視有創意(如寫得特別好,注意到標點行距等細節,答案正確且與眾不同)有獎勵分,反之則視情況作影響不大的罰分。

與家長密切溝通,多報喜少報憂。家長配合黙契或育兒有方者,可充分發揮家長會作用,邀請家長現身說法相互交流。

萬事開頭難,開個好頭更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年級的老師,在教育教學各方面的工作中,確立學生的良好習慣和學習興趣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年級的老師還兼任著家長式的關愛學生的任務,既要耳提面命,又不能提刀代筆,學生缺乏基礎,工作更無捷徑。過,不行;不及,也不行,要恰當把握,甚至具有藝術性,關係到每個學生學習開頭的成功與遺憾。一年級的老師很辛苦,願我們大家共同奮發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