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半夏冬季怎麼管理?

霧都農人山客


半夏一般情況都是在晚秋或者早春種植,就拿晚秋種植的半夏做管理技術介紹吧,半夏種植後或者拋收土地自然留種後不久便進入冬管階段,倘若越冬管理不善,將會直接影響其產量和質量。因此,加強其冬季管理很重要。旱半夏越冬期藥農要做到以下幾點:.

出苗情況:通常情況下,土壤溼度溫度都具備的情況下旱半夏塊莖下種後半個月左右便開始生根出苗,有時因氣溫偏低會出現爛種現象,所以應及時檢查種莖的生長情況。對遲遲未出苗的地方可用手或竹片、木棍等將土輕輕扒開,凡是沒有出根或根鬚呈黃黑色的種莖為劣種,應挖出並及時補種。

排灌條件:如果冬季出現連綿陰雨,土壤容易積水缺氧,這不僅不利於旱半夏塊莖在地下生根,而且會導致其得病腐爛。因此,這時要注意疏溝排水,做到雨停水乾。若冬季出現乾旱,則會導致塊莖幹枯萎縮,影響地下生長,可採取溝灌或噴灌,讓水通過溝滲透溼潤土壤,灌後及時將溝內水排出。

 清除雜草:在冬季12月份期間,應抓住晴天進行中耕鬆土,及時清除多年生雜草,除草要以刨草或拔草為主,以防止傷及塊莖。對雜草比較嚴重的地塊,可選擇晴天,每畝用半夏專用除草劑每畝50ml兌水50公斤水噴霧防除;

施肥蓋地膜:對旱半夏加施有機肥,農家肥,不僅可以增加肥效,促進塊莖生長,還可保溫保溼。因此,在嚴寒來臨之前,應每畝用腐熟豬牛欄糞2500~3000kg,加腐熟餅肥50kg或草木灰75kg,均勻鋪於畦面行間,確保塊莖安然越冬。無草後江淮以北地區覆蓋地膜一直到春天溫度10度以上把地膜揭掉即可步入春天管理。


河平哥


旱半夏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還是有一些不熟悉的,這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塊莖能夠入藥,有治療咳嗽痰多、嘔吐等多方面的功效,所以這幾年來,旱半夏因為其藥用價值很高,市場前景也挺不錯,種植的人還是挺多的。旱半夏通常是早春或深秋種植,深秋時期種植的旱半夏在越冬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傢俱體介紹一下旱半夏越冬期的管理要點。

旱半夏種植

一、檢查旱半夏種莖的生長情況

一般的情況下,旱半夏塊莖下種後的15天左右就會開始長根出苗,但有的時候因為天氣氣溫偏低,就會出現種莖腐爛的現象,所以應該及時的檢查旱半夏種莖的生長情況。對於一直都沒有出苗的地方可用手或者其他的工具等把*扒開進行查看,凡是沒有出根或根鬚為黃黑色的種莖就是劣質的種子,應該要把這些種莖挖出來,在原地方進行補種。

二、防止出現漬害和旱害

如果冬季出現連綿陰雨,*壤容易積水缺氧,這不僅不利於旱半夏塊莖在地下生根,而且會導致其染病腐爛。因此,這時要注意清溝排水,做到雨停水乾。如果在越冬期出現乾旱,則會導致塊莖的乾枯萎縮,這個時候可以採取溝灌的方式進行田間灌水,讓水通過溝滲透溼潤*壤,灌後及時將溝內水排出。

旱半夏田間管理

三、施有機肥

對旱半夏的種植地加施有機肥,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壤的肥效,能夠促進旱半夏的塊莖生長,還可保溫保溼。所以趁著寒冷的冬季還沒有降臨,每畝旱半夏地塊用腐熟豬牛欄糞2500-3000kg,加腐熟餅肥50kg或草木灰75kg, 均勻的鋪於畦面行間,確保塊莖能夠安全的度過越冬期。

四、清除田間雜草

在12月份這個時期,應該抓住晴天的時間,對旱半夏進行中耕松*,及時清除掉多年生的雜草。除草要以刨草或拔草為主,以防傷及塊莖。對雜草嚴重的地塊,可選擇晴天,每畝用半夏專用的除草劑50ml兌水50kg進行噴霧清除。

旱半夏越冬期管理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旱半夏在越冬期間的管理要點的具體介紹了,現在馬上就要進入十二月份,寒冷已經降臨了,各位種植戶也要多關注一下旱半夏的田間管理,以保證旱半夏能夠安全的度過即將到來的寒冬季節。


胖哥小黃


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我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我熱愛農村生活,喜歡農村的寂靜。我熱愛農村 ,熱愛生活,喜歡我們村裡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我有著很豐富的種植和養殖經驗,針對這個問題我希望把我在農村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的分享。

旱半夏別名三葉半夏、三步跳、麻玉果,是常用中藥材,我國南北均有野生分佈。近些年由於人們對荒山地的開墾利用和農田大量使用除草劑,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資源逐年減少,價格不斷上升。根據調查,在17箇中藥材專業市場上,半夏幹品很少,而且需求超過了供應。市場價格是36 - 42元/公斤。因此,半夏幹人工栽培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其引種栽培技術要點如下。



種植地的選擇

幹半夏更喜歡溫和潮溼的氣候,耐寒、耐陰,而不是耐旱。它適合在山坡或平地上種植,與果樹套種,或與玉米、油菜和小麥等高稈植物套種。沙質土壤最適合種植,而重粘土和低窪澇地不適合種植。

種植

乾燥半夏應在冬季的11月至次年的春季播種。播種前,應結合整地。每畝施用2000公斤肥料或堆肥和25公斤過磷酸鈣。它應該變成土壤作為基肥。播種時,它應該再次被犁,然後再被精細地耙成床。幹半夏主要通過塊莖和植物芽繁殖。

塊莖最適合繁殖。他們是在挖的時候種植的。按照17 - 20釐米的行距和7 - 10釐米的行距挖洞。每個洞種植兩到三個塊莖。每畝使用40 - 50公斤的塊莖。土壤覆蓋層不應太厚。最好覆蓋1 - 2釐米。如果土壤乾燥,及時澆水。用植物芽繁殖時,當老葉在夏季和秋季枯萎,葉柄下的植物芽已經發育成熟時,成熟的植物芽將用於帶狀栽培,行距與塊莖繁殖相同。

田間管理

除草,封苗前,應及時除草。中耕深度不應超過5釐米,以避免根部受損。因為幹半夏的根生長在塊莖周圍,並且集中在12 - 15cm的表土層中,中耕應該是淺的而不是深的。

施肥,幼苗完全生長後,每畝施用1∶3的人和動物糞便1000公斤,在芽形成期,每畝施用2000公斤人和動物糞便。當半夏露出新芽,半夏長出新根時,倒入1 : 10的肥料。之後,根據生長情況,每畝施用25公斤腐熟餅肥、20公斤過磷酸鈣和10公斤尿素。

病蟲害防治

旱半夏比較容易發生的病害是葉斑病和病毒病,防治葉斑病可用1:1:120的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噴灑,每7-10天1次,連續2-3次;防治病毒病可用5%石灰乳澆灌,將病株及時拔除集中燒燬。蟲害主要是紅天蛾,防治方法是用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每5-7天1次,連續2-3次。

採收加工

幹半夏的生長期為180 - 210天,根據不同的播種季節,可以在同一年或第二年收穫塊莖繁殖。通常,莖和葉在夏天和秋天枯萎和凋零,然後收穫幼苗。在陽光充足的日子裡,塊莖會被小心翼翼地收穫,以避免損壞,抖落淤泥,並放入籃子中覆蓋。不要暴露在陽光下,否則它不會輕易剝落。加工過程中,新鮮半夏按大小、中、小分級,然後分別裝入麻袋中,在地上輕打幾次,然後倒入清水罐中,反覆揉搓,直到外皮被去掉,然後取出並完全乾燥。


旱半夏越冬期藥農要做到以下幾點:

1.出苗情況:通常情況下,土壤溼度溫度都具備的情況下旱半夏塊莖下種後半個月左右便開始生根出苗,有時因氣溫偏低會出現爛種現象,所以應及時檢查種莖的生長情況。對遲遲未出苗的地方可用手或竹片、木棍等將土輕輕扒開,凡是沒有出根或根鬚呈黃黑色的種莖為劣種,應挖出並及時補種。

2.若冬季出現乾旱,則會導致塊莖幹枯萎縮,影響地下生長,可採取溝灌或噴灌,讓水通過溝滲透溼潤土壤,灌後及時將溝內水排出。

3.清除雜草:在冬季12月份期間,應抓住晴天進行中耕鬆土,及時清除多年生雜草,除草要以刨草或拔草為主,以防止傷及塊莖。對雜草比較嚴重的地塊,可選擇晴天,每畝用半夏專用除草劑每畝50ml兌水50公斤水噴霧防除;

4.施肥蓋地膜:對旱半夏加施有機肥,農家肥,不僅可以增加肥效,促進塊莖生長,還可保溫保溼。因此,在嚴寒來臨之前,應每畝用腐熟豬牛欄糞2500~3000kg,加腐熟餅肥50kg或草木灰75kg,均勻鋪於畦面行間,確保塊莖安然越冬。無草後江淮以北地區覆蓋地膜一直到春天溫度10度以上把地膜揭掉即可步入春天管理。


以上就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能夠把我的經驗說出來,我感覺到很開心,因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農民,我的分享我不求回報,能解決你們的問題就好。

最後祝福大家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能夠順順利利,做一個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幸福的農民,同時祝大家身份健健康康,家和萬事興,好運連連,幸福美滿!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