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讀書人才能體味到王國維說的“讀書三境”?

深山一居士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我談談我的看法:

第一境應該是心境。要成就大事業、大學問,剛開始必然是辛苦的,孤獨的,要經歷很多的挫折和失敗,要承受看不到收穫和成功的痛苦。所以第一步一定是貴在堅持,在堅持中不斷修正你的方法和方向,世上沒有輕易的登頂之路。

第二境應該是樂境。如果只是不停的讀,不停的做,可以使你收穫技巧和經驗,但是並不能提高你的境界,使你高明。皓首窮經,到老書呆子;照搬前賢,終究是匠人。在度過了早期探索的痛苦之後,你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法和道路,但還需要有強大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能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為了事業、學問奮不顧身,使它們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這是生命的大歡喜、大愉悅。

第三境應該是化境。艱難的探索,不懈的追求,一定能夠使你有所收穫,有所成就嗎?並不是的。還需要超脫和創造,否則往往還是會落入前人的窠臼中,大事業和大學問更無從談起。前期的努力已經使你收穫了很多,超脫的契機也往往蘊育其中。這時候你需要提高你的眼光和境界,不可只是埋頭苦進,還要會回過頭來,對你的所學所為進行梳理,在其中發現創造的星星之火。

一切有為法,如露亦如電。以上是我的理解,希望你也能有屬於自己的理解,能夠成就大事業和大學問。


樂脆君35號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在回答問題的同時,自己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等普通人可能終生也達不到“讀書三境”,但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個人觀點,說錯勿怪。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指出,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把晏殊《蝶戀花》、枊永《鳳棲梧》和辛棄疾《青玉案》中的名句擷出,化為“讀書三境”,使得後人特別是有理想的讀書人引之若鶩。

個人理解,第一境界為立志高遠,渴求理想,飽嘗孤寂;第二境界為艱苦奮鬥,執著踐行,百折不撓;第三境界為大徹大悟,水到渠成,實現理想。三個境界相互貫通,相得益彰。堅持三境界固然不容易,但只要堅持不懈的努力,達到三種境界並不是不可能的。

什麼樣的讀書人才能體味到王國維提出的“讀書三境”?個人認為,是那些把讀書當成了信仰、追求和事業的人,通過讀書形成的博學經世知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麼理解,曾國藩、陳寅恪、馬寅初、錢學森、鄧稼先、季羨林等等飽學之士都體會並實踐了“讀書三境”。

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人物陳獨秀、瞿秋白、博古、張聞天等人,他們在中共黨內曾擔任總書記、臨時負總責,均身居高位,大多懷揣文人情結,頗具書生本色,他們有理想情懷,受經世濟民之心牽引,他們被人惋惜,引人緬懷,讓人敬仰,令人唏噓。其人生經歷和做出的歷史性貢獻,絕非“讀書三境”所能涵蓋。

對我等普通讀書人來說,通過讀書悟出真理,引為實踐,修身齊家,教化後人,也不啻體會和實踐了“讀書三境”。


白雲雁水


何止三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