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郭嘉在袁紹處言聽計從,曹操能否打敗袁紹?

富元製作


郭嘉是三國史上,曹操最得力的謀士之一,他的才華與司馬懿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題目是如果郭嘉在袁紹處言聽計從,曹操還能打敗袁紹嗎?筆者的回答是:假如曹操沒有郭嘉,他依舊可以打敗袁紹。

原因如下,用千里馬和伯樂來形容曹操和郭嘉二人,那曹操定是郭嘉的伯樂,而郭嘉是曹操的千里馬,可是伯樂只有一個,千里馬卻有很多。曹操手下的能臣之士有很多,而且都是非常優秀之人,並不是說只有郭嘉一人。

再說郭嘉是處理袁紹死後的事,統一遼東啥的,官渡之戰主要是曹操的臨場指揮,荀彧的後勤補助,以及曹仁和夏侯惇等武將的協助。加之袁紹為人迂腐,狂妄自大,所以官渡之戰曹軍才可以以少勝多。

如果郭嘉在袁紹哪裡言聽計從,也發揮不出多大的作用,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袁紹的為人,他雖然貴為四世三公,有顯赫的地位,可是他骨子裡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他既沒有曹操的殺伐決斷,也沒有劉備的忍者之心。

袁紹是一個好謀無決,見小利而失命,幹大事而惜身。專斷獨行,狂妄自大,不聽忠言逆耳,不懂得識人善用,還猶豫不決,膽小多疑,這樣一位君王,假如他擁有再厲害的部下,也會被埋沒的。

所以,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曹操不管有沒有郭嘉,他都會打敗袁紹的。


韓奈戴


在《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中,郭嘉可以說是唯一一個能諸葛亮媲美的歷史人物,演義中對他也是讚譽有加。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謀士,官至軍師祭酒。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戰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為其大局觀出色,在對於作戰目標的選擇和作戰時期的把握上經常有精闢獨到的成功建議。在曹操徹底粉碎袁紹,呂布等幾個實力強大的軍閥,成就北方制霸的過程中謀功至偉。郭嘉達於世情,和曹操的相互欣賞也被傳為佳話。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北征烏丸清剿袁氏殘餘時患病,水土不服,篤疾而夭,年僅三十八歲。

我們再看看袁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袁紹確實是一個豪傑,他出身名門望族,喜歡結交名士,少年得志,舉孝廉,殺宦官,討伐董卓,名滿天下,這在當然非常動亂的年代,有他那樣胸襟和膽識的世間能有幾人?他佔據冀州後也能善待百姓,愛民如子,冀州百姓十分愛戴他。袁紹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有以下4大缺點:1,剛愎自用,過於自負,本來是可以聽從許攸等人的建議迎皇帝至冀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可他卻不屑這麼做,最後被曹操佔了先機,反由曹操來討伐自己;2,好謀無斷,猶豫不決,不能正確的採納謀士的意見,優柔寡斷,患得患失,遇事遲遲不敢決斷,貽誤戰機,就連最寵愛的小兒子生病都搞得他心亂如麻,又怎麼能擔得起軍國大事?3:生性多疑,嗜殺成性,不能知人善任,管理不好自己的團隊,以致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攻擊,不能擰成一股繩而為自己最大化的利益效命;4:目光短淺,心胸狹隘,無論是從攜天子令諸侯還是官渡之戰田豐的死諫,他看不到長遠,導致了他最終的失敗。

袁紹的失敗不是謀士無能,而是他自己不能知人善任,從善如流。如果他聽從田豐的建議,不發動官渡之戰,秣馬厲兵,壯大自己,即使曹操(曹操遲早是會要討伐袁紹的,只是當然曹操覺得時機不成熟)以後挾天子令諸侯來討伐他,也不至於這麼快就敗了;如果他不聽信別人的讒言,拘捕許攸家小,許攸也不至於夤夜私奔曹操獻計斷其糧道;如果能體恤前方將士,明辨是非,不斷張郃、高覽退路,好好安撫他們,他們也不會叛降曹操;如果他能知人善任,就不會派淳于瓊這樣嗜酒如命的人駐守烏巢糧庫,以致一把火燒掉了他的全部家底……

那麼多的忠臣良將都輔佐不了,郭嘉又能怎樣?


翰墨飄香yaxian


依舊能,試想再厲害的魚離開了水沒有用武之地,再厲害的兵器碰到不會使的人那就是一堆廢鐵。

同樣,謀士也這樣。

郭嘉一開始是袁紹賬下的謀士,跟隨袁紹一段時間後,覺得他不能成大事,因為袁紹遇事搖擺不定,雖然喜歡聽別人獻計,但到關鍵可是,自己不能果斷作出決定。

後來他便離袁紹而去,處於待業狀態,一直待了整整六年。

劉備得到諸葛亮,自稱好比魚得到了水,而曹操得到郭嘉時,說這就是幫我平定天下的人啊,可見諸葛亮和郭嘉的主公,對兩人的評價是差不多的。

而民間還有一種說法,“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也從側方反應,郭嘉的水平並不比諸葛亮低多少。

由此可見,袁紹的目光是多麼的短淺。

曹操得到郭嘉之後,很多事情都詢問郭嘉的意見,對他可謂是言聽計從。

比如在平定呂布時,戰役打了大半年,曹操見士兵疲憊不堪,準備放棄攻城了。

郭嘉卻看出了勝機,他告訴曹操“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勸曹操猛攻一陣,同時他獻計一面攻城,一面決堤水掩下邳,最終戰勝了呂布。

後來曹操跟袁紹的官渡大戰時,曹操當時實力比袁紹弱很多,擔心自己無法戰勝袁紹。

這時郭嘉又向曹操提出了“十勝十敗”的理論,從天時地利人和方面,肯定了曹操在官渡大戰的必勝和袁紹的必敗,不僅幫曹操樹立了信心,同時也穩定了軍心。

郭嘉在曹操身邊時,曹操的事業一路上升,但是有一件事,曹操卻沒有聽郭嘉的意見,或者說沒能很好的理解郭嘉的意思,結果犯下了打錯,導致終身的遺憾,甚至才有了後來三分天下的局面,這件事跟劉備有關。

也就是煮酒論英雄,放虎歸山。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劉備奪取下邳,舉兵對抗曹操,後來發展越來越大,實力可跟曹操抗衡,最終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要是曹操嚴格按照郭嘉的建議行事,那麼他統一天下的機率,是非常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