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6歲的孩子,非常愛畫畫,到底要不要報班,接受所謂的專業培訓?

Lanbing


6歲孩子正是創造力很好的時候,既有孩童創作的天馬行空,也有一定的控制力,喜愛畫畫,就要多點給孩子鼓勵和更好地引導。

選擇怎樣的興趣班對孩子後期的繪畫學習是很有影響的。

考慮幾個問題 :

1,為什麼要去興趣班學畫畫?

和同伴一起畫畫對小朋友來說是很開心的,交流分享的過程也能更多去表達自我,其實也是社交的一種方式。

2,也許再過一年就到7歲,開始進入小學階段,小朋友開始對繪畫技巧有要求,但是我們並不是把孩子送去學技巧,而是讓他得到更好更專業的引導,打開眼界,看到繪畫的多樣性。

3,所以選擇繪畫班很重要,理念要符合孩子學畫畫的真正目的,直接的方法就是和畫畫機構的老師談一談教學方式,聽聽老師怎麼說,這個過程就能幫我瞭解到畫室的面貌氣質了,這個很重要,然後就是帶孩子親子體驗,看看孩子是否喜歡,不要關注作品好壞。

4,體驗課程的時候要關注的不是作品好壞,是否完整,不是小朋友課堂夠不夠專注,這些可能會受當下的外在因素影響,我們要關注老師上課如何做了引導,老師在談及自己孩子的時候是否用心觀察了,然後就是孩子的真實感受。

5,小朋友的喜歡最重要,尊重和相信孩子的感受,體驗之後和孩子聊聊,不要去評判作品。


草間造物


當然可以報一個班了,孩子真有這方面的天賦,可以給孩子報一個班來學習一下,但不建議把畫畫當為主業,當然,除非您家裡面有這方面的優勢除外,如果你家裡面有這方面優勢,就當我沒有說,如果只是一般的家庭的話,可以把畫畫當做一個愛好,主業還是要學習,我們一般家庭孩子最好的出路就是學習,畫畫當個業餘愛好人,沒有業餘愛好不是好事,那麼您可以把畫畫當做您孩子的一個業餘愛好,在學習累的時候可以畫畫充實自己,但輕易不要把畫畫當做主業,因為一般人的家庭後期畫畫的投入也要非常非常的高,務必要三思而後行,學習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投入,對孩子來說也是畫畫的路並不好走,以上建議供您參考,如果您認同記得關注喲


東北大韭菜


嗨,大家好,我是梅媽媽育兒有方。

今天我看到這個問題,快6歲的孩子非常愛畫畫,到底要不要報班,接受所謂的專業培訓?我可以給你一個肯定的回答:要!而且要儘早去!!

下面我們來談一下為什麼這麼重要?

人的大腦是身體的最高司令部,佔全身總重量的大概2%多一點,但卻消耗著全身血供的25%的血流量。所以孩子的大腦神經發育,對孩子整個人生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大腦需要血供來提供營養,但我們成人要給孩子的大腦發育提供各種機會。

大腦又分為左腦和右腦。

左腦是知性腦,又被稱為計算機腦。掌管著語言、文字、數學、符號,擅長推理判斷、理性思考。

絕大部分人的語言中樞在左腦。左腦掌管的是身體的右半部分的運動技能。

右腦是藝術腦。掌管著音樂韻律,繪畫、圖形、空間想像、立體認識、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

右腦同時也控制著人的情緒,情商高的人一般右腦比較發達。右腦指揮的是身體左半部分的運動技能。

如果一個人被認為十分聰明,甚至被稱為天才,那麼他一定是右腦比較發達,右腦的發育情況比左腦要好。通常我們在生活中見到的左撇子~就是左利手的人,普遍被認為比較聰明就是這個原因。大部分的人是右利者,右手用的比較多,慣用手是右手。

因為掌管著繪畫的大腦是右腦,所以孩子有了繪畫的興趣,強烈的想畫畫,那麼我們本著鍛鍊右腦的思維,也要儘可能的給孩子提供這樣的機會。

繪畫不僅鍛鍊了右腦,也同時會促進左腦的發展,大腦整體的發展會有一個比較好的保障。

這是有關左右腦的分析,另外一個比較不容忽視的是敏感期。敏感期又稱為關鍵期,是指孩子受內在生命力的驅動,在某個時間段內專心發展某種特定能力和行為的時期。

在敏感期內,孩子學習任何東西都十分容易,一旦過了敏感期再學習,學習將變得困難。

敏感期有很多種如:語言敏感期,繪畫敏感期,音樂敏感期等數種…現在這個不到6歲的孩子特別喜歡畫畫,他是進入了繪畫敏感期。

繪畫敏感期一般發生在2~6歲之間。有人曾說過,如果一個孩子在6歲之前沒有握過畫筆,那麼這個孩子的繪畫天賦很有可能就會泯滅。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必須要為孩子的發展提供這樣的機會。

在提到繪畫敏感期的同時,我還要給大家講兩個敏感期,一個是色彩敏感期,一個是剪、貼、塗抹敏感期。

色彩敏感期一般發生在孩子3~4歲這個時間段。其實在3~4歲之前有一個視覺發展特別瘋狂的階段,從寶寶出生後開始先後要經歷黑白期,色彩期,空間期和立體期這4個階段。

在這4個階段內,我們要根據孩子的月齡給他提供黑白的圖片,彩色的圖片,很多色彩斑斕的圖畫,包括各種各樣的形狀,立體的,平面的。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促進孩子的色彩感覺,促進孩子視覺系統和大腦神經系統的發育,也為孩子未來的繪畫提供一個基礎。

孩子對色彩產生的感覺和認識,會在大腦皮層上留下自己的神經迴路。這也是塑造大腦的一種方式。我們不但要給孩子看各種繪本,也要給她們提供認識顏料的機會,不知道很多的家長有沒有去做。

下面就要來說一下剪、貼、塗抹敏感期。這個敏感期也發生在3~4歲。在敏感期內,很多的孩子會開始有意識的使用工具,也是孩子構建專注品格的好機會。他們比較喜歡使用剪刀,剪圖畫。她們剪得非常好,而且有一種痴迷。同時把剪好的東西到處貼,構思成新圖畫。

塗抹表現在用筆到處畫,沒有他不想畫的地方。有的家庭給孩子提供了豐富的畫筆甚至顏料、紙張或黑板、白板。無意識中給孩子提供了發展這個敏感期的機會。

但也有的家長會把所有的筆都收起來,因為不想讓孩子把家裡畫的亂糟糟的,髒髒的,因為這種無知使孩子的這個敏感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嚴重的,使孩子從此與藝術無緣了。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有感觸:小時候沒有學習過繪畫,長大了想畫點什麼東西,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小時候沒有接觸過音樂,長大了也五音不全,使用樂器的能力沒有。

基於大腦發育的特點和這三個敏感期,所以我對於快6歲的孩子非常愛畫畫,到底要不要報班,接受所謂的專業培訓,回答是肯定的。我比較支持,也請孩子的家長給孩子這樣的機會。

我是非常喜愛孩子的。對孩子的教育也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悟。我願意和眾多的家長來分享育兒知識,說的比較片面,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如果喜歡的話可以點贊、收藏、留言。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愉快的成長[耶]科學的發展孩子的長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