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疫情對當下樓市的影響,房價會暴跌嗎?

互聯網態度


疫情過後,人們對樓市的走勢,房價是否下跌關注度和熱情度都很高,因為涉及住房問題,是社會民生熱點問題,但是需要我們有更冷靜的頭腦和理性思唯能力,從國家目前金融政策看,房價小幅下跌是必須的。


福明166467022



善於聆聽也是一種美


俗話說經濟的本質是供需平衡,一旦失去平衡,最後的結局往往都不太美好。但如果把這句話放在房地產行業中,卻完全行不通。自從98年房改以來,樓市一路走高,房價也是水漲船高,從最初的的賺錢買房到了至今的買房賺錢,房子逐漸成為斂財的工具,銀行、開發商就不用說多,甚至部分購房者都希望房價上漲,原因很簡單,低入高出賺取差價。客觀來講,每個人都不缺房子,但房子卻始終供不應求。而從供給端來看,市場仍保持以每年2000萬套房子供給增速,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房子已經足夠30億人居住,在供需均失去平衡下,2019年市場規模仍高達16萬億,這真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新一輪調控的拐點將至,簡單來說,近年來樓市的日子並不好過。從政策層面來看,去庫存、棚改正式宣告結束,一二線城市還剩下城市改造,至於三四線城市還剩下什麼?我只能說一地雞毛,房子還沒建好,房價卻先上漲上去了,反觀現在房子降價拋房都不一定有人接盤;從官媒動向來看,央行降息降準隔離樓市,並將LPR分離實體經濟,銀保監會更是堅定遏制金融風險,極大限制開發貸項目,此時的樓市就像一座圍城,外面人的人止於高房價,而裡面的人仍在幻想坐等升值,殊不知當下已經是兩重天了。

至於今年樓市的走向,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在1-2月份市場凍結期下,不少地區紛紛出臺救市新政,甚至直接喊出“開發商要堅持住”,例如土地債務延期繳付、降低貸款門檻。但有一個關鍵點大家需注意,那就是稍微有點實際意義的政策均被撤回,例如首次將首付比例下調,約談後撤回,也就是說輔助類救市是允許的,但政策的底線在於不能再度刺激市場。對此幾乎所有人都一致認為接下來會迎來一場下跌潮,開發商求生存,急需現金流,持房者著急拋房,特別是那些工薪階級的人,在幾個月之內零收入,僅還房貸就幾乎是一個巨大挑戰。

針對以上樓市背景來看,房價能重回15年嗎?首先我們得想了解一些數據,2018年調控次數450次,2019年高達620次,至於今年我只能說只多不少。或者說在限購放開、落戶限制取消的基調下,政策託底的反面就是房價下行,也就是說房價重回15年存在一定概率性,只是哪些城市會跌、跌多少的問題。但令人尷尬的是,3月份市場異常火爆,甚至爆出290套房子3分鐘秒光,由此導致部分開發商表示4月起要收回優惠、提高房價。對此我個人看法這又是用了十幾年的老套路,房子到底好不好賣,購房者心中有數,所以這一次恐怕會讓開發商大失所望。

事實上市場走向往往都是相反的,唯有政策有實際參考價值。對於未來樓市的規劃,其實官方2個報告早已揭露真相,主要有以下內容:一是社科院曾發佈《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19-2020)》,明確表示2025年前後樓市窗口期將結束,如果此時在聯想到人口負增長的拐點,我只是說報告暗示的很明顯了;二是4月9日晚,高層發佈《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配置》,報告中主要針對永久農用地下放審核、宅基地等級、集體土地入市的規劃,簡單來說農村將成為樓市調控最重要的一步棋,無論是土地還是鄉村經濟,都會有質的提升。

看到這裡,我只能說這對於購房者來說無疑是天賜良機,原因很簡單,既然未來政策是傾斜農村建設,也就說四線以下城市甚至農村會迎來新起點。其實大家也可以想想,我國樓市現階段最大的問題就是空置率過大,而這一部分房子恰恰在四線以下城市,房產稅是為了增加持房成本,而土地改革則是為了解放原有市場。總的來說,房價下跌雖是趨勢,但不是重點,就正如大家內心所想,假如房價下跌50%,大多數人會立馬出手,事實上這一幕和10年前又有什麼區別呢?房價基於地價,而地價由土地制度來決定,這才是本質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