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應該婆婆帶還是媽媽帶?

獼猴桃hh


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還是媽媽親自帶對寶貝的成長幫助更大些,畢竟每個寶貝需要的是媽媽而不是奶奶,實在不行,寶媽們可以堅持帶到三歲,畢竟人家常說“三歲定八十”。媽媽和奶奶帶的孩子是有很大區別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性格方面:

媽媽帶的孩子性格更加開朗,也更加外

向,很活潑,非常頑皮,相對更加的膽大些,當然也會比較聽話,有規矩。但奶奶帶大的孩子,比較膽小,性格稍微內向,不怎麼敢和陌生人說話,總是躲在奶奶的身後。

二、衣著方面:

媽媽帶大的孩子相對更加的時尚一些,在穿著方面比較潮流,而且一般也打扮的比較精神,穿戴很整齊,但是奶奶帶大的孩子穿著也挺好,但是相對就沒有那麼潮流時尚了,奶奶一般給孩子穿衣會比較中規中矩。

三、飲食方面:

媽媽給孩子吃東西會更加註重曹養的搭

配,更注重孩子營養的均衡,而且也不會讓孩子吃的太撐,影響孩子的胃功能。但奶奶一般總擔心孩子吃不飽,所以就會鼓勵孩子吃很多,導致孩子的胃撐大了,影響了胃功能,而且使孩子變得更胖。

四、學習方面:

媽媽更注重孩子的學習,會提前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特長班,提前鍛鍊孩子,提高孩子的智力,讓孩子更聰明。但是對於這一點奶奶就沒有那麼注重,很少有奶奶未雨綢繆給孩子報輔導班和特長班,所以孩子上學後差距就拉開了。

五、生活習慣:

媽媽會更早的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更早的能夠適應生活,但奶奶太寵愛孩子了,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好了,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會更差一些。其實,現在很多年輕人要麼因為工作忙,要麼就是自己不想帶孩子,所以孩子一出生就會由自己的婆婆帶,讓婆婆幫忙帶孩子,帶好了大家都歡喜,帶不好婆婆落的一身埋怨。寶爸寶媽們還是儘量自己帶孩子吧,促進親子關係,體諒父母。





果媽科學育兒


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我生孩子的時候婆婆來不了,所以生孩子的時候是我媽媽幫忙帶孩子。我是上班族,所以我媽媽幫我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的年齡。

其實,我知道我媽是個特別寵孩子的媽媽,所以,我讓我媽到我宿舍幫我帶孩子。不過,我上班的地方離我自己的鄉下比較近,我媽在星期五傍晚我下班後可以回鄉下。

我媽在我宿舍的時候,我依舊是個享福的女兒,因為我媽真的很勤快。我已交代她,家裡的活等我回來的時候再做,可她說只帶一個孩子又不種田地也不上班,時間那麼多,趁著孩子睡覺,她就能把家務活做好了。要是我上班太忙太累的話,她還把孩子帶到外邊去玩,避免孩子吵我學習或休息。



我媽在我宿舍幫忙帶孩子的時候,我是特別享福的。然而,儘管我一邊享受媽媽的照顧,但是關於養育孩子,我和她常常有分歧。比如說,孩子一摔跤,她馬上過去抱著孩子還埋怨地板;孩子明明想自己動手吃飯,可我媽說孩子吃飯慢怕餓著孩子了;孩子幫忙掃地的時候,我媽說孩子小,不讓孩子幫忙……於是乎,我常常和我媽理論。當理論不了的時候,我偶爾嗓門也比較大。幸好我媽不記仇。要是婆婆,我不敢,因為那不是和我相處了幾十年的媽,我大聲與婆婆理論的話,可能婆婆的兒子就覺得我虐待長輩了。



所以,要說希望誰帶,肯定選擇我那勤快的媽媽幫忙了。不過,自己的媽已經養了自己好幾十年了,我哪能讓她一直幫忙,我當啃老族3年本來就是奢侈了。


暖心秋媽


帶孩子,不光是管他吃喝拉撒的問題,更應該重視教育,婆婆與媽哪一方有文化,思想進步,懂得教育方式就把孩子交給哪一方帶,當然,也得看其他條件是否允許。

可說句實話,自己的孩子就應該自己帶。想當年,我與愛人南下打拼的時候,把3歲的兒子放老家一年,發現真不行,孩子爺爺奶奶帶,任由孩子瘋淘,弄的像個小埋汰鬼兒似的,他爺奶都沒文化,教孩子都是粗魯話,罵人的話,該子讓我爸媽帶,卻不然,我爸也是曾任教過多年的小學老師,在文化上把孩子教的不錯,可我媽溺愛孩子,怕她外孫被人欺負,拿自己當靶子讓孩子隨便打,有一次讓我堵個正著,孩子扯著我媽的頭髮不放,把我媽打的直喊疼,我拎起孩子問他為啥打姥姥,他說是姥姥讓他打的,好玩,當時沒把我氣吐血,我指著孩子告訴他這樣做不對,姥姥那樣教也不對。從此我下定決心,孩子決不能讓老人帶,若還讓他們帶下去,我的孩子就廢了,在外邊,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帶好我的孩子,要讓他去好的學校讀書,要把他培養成三觀正的人。事實證明,我沒有放棄我的孩子是非常對的。[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