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模式有哪些?

數與形的結合


1.啟發式教學法

  在數學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法是一種較為常見且又十分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數學教師要想有效地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必須按下面的要求去做。首先,應該全面細緻地掌握所教學生的數學水平及學生的思維特點。因為,數學教師的“教”是通過學生的“學”展現出來的,學生想要增長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與之相符的道德品質,其主要來源於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的有效發揮。

  為此,數學教師就必須掌握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及數學思維特點。例如,學習分數的加減法,就必須掌握分數的通分及約分方法;學習圓的周長,就必須掌握圓周率以及直徑與半徑的關係。其次,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找尋數學新舊知識的聯結點,結合數學當堂課的教學內容尋找突破口,設計合理有效且富有啟發性的數學問題,對學生的回答具有預見性。最後,數學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使數學教學過程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探究和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這樣就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鍛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

2.講解式教學法

  在數學教學中,最為常見又比較適用的教學方法就是講解式教學法。但是,這種數學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分析、探究能力,只有這樣,講解式教學法的使用才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在運用講解式教學法的時候,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注意數學教學語言的準確性與邏輯性。我們數學教師都知道,數學教學語言必須嚴謹,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別,必須準確到位,精準度必須高。比如學習數的平方時,千萬區別2的平方與2×2的不同所在,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見到數的平方就誤認為是這個數與2相乘的錯誤想法。

  其次,數學教師可以結合自身的體態語言進行數學教學,比如:大與小,高與低,前與後,上與下等等,教師就可以結合自己及學生的體態語言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做一些簡簡單單的講解動作,就可以給我們的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次,教師在運用講解法時,要注意所講解的數學內容必須是由具體到抽象,這樣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另外,在講解時還要配合直觀的演示,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掌握數學知識概念。



正在過河的小馬


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形式和方法主要有:講解法、練習法、演示法和啟發式談話法。此外還有探究—研討法、自學輔導法、發現法等。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尤其強調從學生學的角度組織教學,自主、探究、合作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

1、講解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口頭語言,輔以表情姿態,向學生傳授知識、輸送信息的一種教學方法。運用講解法要注意數學語言的精確性和邏輯性、講解時要注意體態語的運用、講解要注意從具體到抽象、要注意啟發式的講解和有意義的接受,避免注入式講解。

2、練習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通過獨立作業掌握基礎知識與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的一種教學方法。使用練習法要注意練習的目的要明確、練習要有層次性、針對性、對練習的結果要及時評價、練習量要適度、練習形式要多樣話。

3、演示法是教師用各種教具、實物,將數學內容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觀形象性、趣味性。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4、啟發式談話法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認知結構設疑啟發提問學生,並通過對話方式探討新知識,得出結論,從而使學生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主要特點是師生雙向交流性強、操作靈活可變性強、容易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繫、教學過程始終處在一種愉悅的氛圍中、可以鍛鍊學生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發展邏輯思維能力。



達可為教育易老師


在新課改的推行下,現在的教學模式也是多種多樣,花樣百出,不過最終的目的都是體現在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只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常見的教學模式有:

一、討論式教學模式

這一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去發現問題,共同解決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直至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學習的方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二、交互式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主要是在討論教學模式基礎上的改進與優化,增強了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由於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使課堂教學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師可以在交流的過程中更加及時地瞭解課堂的動態,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三、實踐式教學模式

這一模式主要是針對一些實踐性較強而且具備必要條件的課型進行設計的。其主要的特點是:讓學生動手實踐,在實踐中探索知識,掌握知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四、講座式教學模式

這一種模式主要是對學習方法與學習技巧方面的潛在因素進行專門的學習,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在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