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後吳國為什麼沒有趁機滅了蜀國?

用戶52225783678


建安24年(公元219年),東吳大將呂蒙白衣渡江,夜襲荊州,致使關羽敗走麥城。東吳想甩鍋給曹魏,派人把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曹操厚葬了關羽。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幾個月後,為了給關羽報仇,舉全國之力親自領兵攻伐東吳,初戰告捷。7月至夷陵,分兵駐紮連營700餘里,遭東吳儒將陸遜一把火燒了個精光,劉備退守白帝城,不久後病逝。為什麼東吳不乘機消滅蜀漢呢?分析原因:1.蜀漢地理位置,位於四川盆地,陸路有巫山作為屏障,山高路險。水路長江要逆流而上,三峽隘口,易守難攻。2.東吳魯肅一直主張三分天下,連劉抗曹。如果進攻蜀漢,勢必給曹魏留下機會,本身吳北方合肥一帶與曹魏多年征戰,沒有佔到絲毫便宜,防守都吃力。3.東吳已經得到了幾乎整個荊州(曹魏佔了一小部分),荊州魚米之鄉,土地肥沃,剛好養兵屯糧,休養生息。夷陵之戰後,東吳實力大增,如果不是儲位之爭,大傷元氣,還是有機會北伐曹魏的(夷陵之戰後曹魏也是君主更替頻繁,政局動盪)。有點跑題了,呵呵!





扒哥BUG


孫權想過趁機滅了蜀漢,只是沒有戰機,加上擔心曹丕趁火打劫,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主動向劉備求和。

在《三國演義》裡,劉備兵敗夷陵以後,陸遜率軍追到夔關,結果在魚腹浦誤入諸葛亮所布八陣圖,差點身死。後來幸虧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不忍,將他引出。陸遜不敢再追,又擔心曹丕乘虛來襲,所以收兵撤退。這讓人覺得在夷陵之戰以後不久東吳就已經撤軍,其實這並不準確。

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兵敗後吳軍一路追擊。劉備進入撤回白帝城以後吳軍也沒有放棄,吳將李異、劉阿等人在城外的南山安營下寨,和蜀軍對峙到八月才撤走。劉備戰敗大約是在六月或者七月,所以吳軍在白帝城下大約待了一個月的時間。

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

吳軍千辛萬苦追到白帝城,又和蜀軍對峙這麼久,自然不是來欣賞風景的。夷陵之戰蜀軍損失慘重,孫權自然是對益州有些想法,派出李異、劉阿等將追到白帝城,就是想看看有沒有可乘之機撈一把。

不過劉備也是戎馬半生,雖然在夷陵打了一個大敗仗,但是並沒有慌亂。撤到白帝城以後劉備親自坐鎮關上,以安定軍心。白帝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魏國滅蜀以後,東吳曾經派遣步協、陸抗等人攻擊白帝城。結果被守將羅憲擊退。此時劉備親自坐鎮白帝城,手下部隊比羅憲還要多,吳軍始終沒有找到戰機。

此後在夷陵之戰中被打散的蜀軍也陸續返回,白帝城蜀軍兵力越來越多。孫權只是想趁機撈一把,啃硬骨頭可沒興趣。畢竟曹丕也不是什麼可靠的盟友,如果東吳和蜀漢繼續打下去,只能便宜了曹丕。既然吞不下蜀漢,那麼讓蜀漢繼續存在共同對抗曹丕才是對孫權最有利的情況。

所以在發現沒機會以後,孫權就撤軍轉而向蜀漢求和,這也是當時他最現實的選擇。


不沉的經遠


夷陵之戰後吳國無法趁機滅了蜀國,因為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利於吳國趁機攻蜀,下面展開聊一聊個人的理解。

一.天時,吳蜀繼續相爭,曹魏得利

夷陵之戰後,蜀國大敗損失慘重,劉備敗逃白帝城並託孤於諸葛亮,諸葛亮主持大局後,迅速穩住敗勢,調整佈置並準備好抵抗吳國的繼續進攻。

吳國在夷陵之戰後也頗有損耗,經濟與軍力水平都有下降。如果吳國此時強行趁機伐蜀,實力上不濟,加上蜀國諸葛亮已做好準備,不一定成功,一旦陷入膠著,此時曹魏在旁虎視眈眈,吳蜀相爭,曹魏得利,弄不好吳國伐蜀之時,正是魏國亡吳之時,這或許是吳國無法趁機滅蜀的主要原因。

二.地利,長江水道和川蜀腹地易守難攻

夷陵之戰後,如果吳國趁機進攻蜀國,進攻必經路線是長江水道,長江水道地勢兇險萬分,東低西高易守難攻。只要蜀軍以逸待勞據險而守,吳軍進攻難度非常大。

即使吳國勝利通過長江水道,接下來有更加難以攻克的川蜀戰略腹地,川蜀地形複雜易守難攻,自古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加上民風彪悍,吳國又不善山地戰,進攻川蜀的戰爭會很艱難,需要付出慘痛代價。時間上,吳國也很難短時間內佔領川蜀腹地。

三.人和,吳國內部不和

夷陵之戰後,吳國內部將領不和,是否攻蜀意見不一,許多將領希望趁機攻蜀,但是主將陸遜卻堅持退兵以防魏國偷襲。雖然陸遜是孫權親自拔擢的新晉人才,但是軍中威望不足,無法統領諸軍攻蜀作戰。當時將領中有孫策時期的舊將,有宗室貴戚,大都數將領自負看不起陸遜。夷陵之戰後,陸遜退兵也考慮到長期作戰無法節制其他將領,趁機攻蜀恐有所失。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