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高三學生拒交手機被老師扇耳光?

楊過滒


作為一名教師兼班主任,對學生在課堂中表現出與課堂無關的小動作等現象司空見慣,有時也很苦惱,想過各種各樣的應對辦法。針對以上問題,我覺得應該客觀看待,分別站在老師和學生的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

教師角度:

作為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天職,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是教師應具備的職業素養,該事件中的教師正是出於對學生的關愛、對學生負責任的態度,才要求該生上交手機,希望學生能夠把全部心思用在學習上,高三了,學習時間本來就很緊迫,又遇上疫情的特殊時期,老師們都很著急,想盡一切辦法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這一點,所有的高三老師都是用心良苦的,我們應該為擁有這樣盡職盡責的老師而感到慶幸。

只是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該老師的行為確實過激了,沒有恰當地處理好此事,但鑑於事出有因,我們不應該過分責備這位老師,該事件發生之前,班長曾勸說過這位同學,無果,班主任也勸說無效,導致老師生氣,扇了學生耳光。

作為班主任,就如同學生的父母一樣,時刻關心關注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操了太多除教學以外的心。面對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作為老師,無法做到視而不見,正是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情,才讓這位老師有了不太理性的懲罰舉動,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理性看待這件事。

學生角度

作為學生,我們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尤其是作為一名即將高考的高三學生,更應該懂得這個道理,珍惜剩下的複習時間,而不是把心思放在別的地方,還不聽從老師的勸告。

這個年紀的學生應該有基本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了,面對老師的諄諄教誨,我們應該聽之信之,而不是一味地反抗、耍脾氣任性,這樣的學生終將會為自己的無知付出慘重代價的。

我也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也曾經歷過老師的批評,雖然當時覺得被批評挺沒面子的,但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感激我的老師,是他們在我犯錯的時候,將我從迷途的邊緣拉了回來,幫助我重振學習的信心,幫助我養成了很多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我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

對於該事件中的學生,如果你當時帶手機進教室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處理,你可以提前和老師溝通的,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如何建立良好和諧的師生關係呢?

1、 關心愛護學生。

老師是除了父母以外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學生可以信任的第二方,作為老師,要能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和情緒動態,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我們更要注意保護學生的隱私和自尊,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寬容,相信師生之間是可以建立友誼的。

2、 常與學生談心。

放下當老師的架子,走近學生,與學生平等的交談,在聊天過程中,不要談及學習,學生很反感這一套,試著和學生以朋友的身份相處,聊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從其他方面著手,側面對學生進行教育,這一招對一些非常調皮的學生很管用。

3、 加強家校溝通。

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繫,及時從家長口中瞭解孩子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也及時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家校雙方互換信息,更有利於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不要怕麻煩家長或老師,如果以上事件中的老師能夠冷靜一點,課下與家長溝通此事,相信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不易,但為人師者,卻甘為人梯。願我們能夠珍惜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位為你指明航向的老師!


班主任四月天老師


關於江蘇某中學高三教師 “掌摑學生、摔手機”的事件這幾天引來熱議,事件具體過程大家已經獲悉,在此我不再贅述。每一個人對這件事或許有不同的想法和見解,但此時此刻我想說的是:這位高三教師對學生嚴格要求,出發點肯定是為了教育學生,讓學生心無旁騖、集中精力投入緊張的複習,但教師用“掌摑學生、摔手機、讓學生拍視頻上傳工作群”等方式,總覺有些不妥。這件事如果教師當時理性些也許可以做得更好。我承認教師不能容忍被學生輕視,需要自己的尊嚴!我也認為教師只有用善待與寬容才能贏得學生敬畏!

教師做學生教育工作時有“三好”,這樣才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善待寬容學生!也才能收到教育實效!

一是“好”心:“好的心”其實就是對學生真誠的關心和愛護,不偏心,不定勢!我無法考證這位學生的學習生活及平時行為表現情況,也不知道這位被摔手機的學生是不是成績優異的學生?如果是成績優異的學生,即或是高三畢業時間緊迫不待人,但是偶爾玩玩手機其實也是放鬆心情,只要不痴迷其中對學生學習影響也不一定很大;如果是一位成績比較後進的學生,教師也可幫助其樹立信心,從而贏得學生對自己的尊敬!我也沒法瞭解學生此時玩手機所做的事情,如果教師當時冷靜冷靜,仔細瞭解相關原因,然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教育風景!

二是“好”情緒:要幹好事精,先調整好心情!當學生對教師有言語冒犯、出現對教師不敬的言行時,說明這個時候的學生已經缺失了理性,此時的教師需要的是理性和冷靜,用“掌摑學生,又甩手機”、還拍整個過程的“視頻”,這其實是教師用不理智行為對待學生的不理智行為,若情況屬實,說明教師境界還需提升!本來可以是你知我知的事情,弄成學生旁邊見證,視頻還有學生家長分享……表面是對學生嚴格要求,其實很傷學生自尊,何況他已是高三的畢業生!

三是“好”方法:這位高三教師發現學生玩手機的時候,可否利用邊角時間同學生一起談心,畢竟今年疫情學生已經網上學習了這麼長時間,學生說不準對手機還有某方面的依賴性,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和調整。教師可以善意提醒學生,雖然高考時間推遲,但現在是爭分奪秒,學習上一定專心不要分神;如果學生確實沉迷手機已經上癮,教師也可以把學生家長通知到校,聽聽家長的聲音,也讓家長承擔好相關的責任,只有家校結合才能更好育人!老師一定要清楚,學生成長光有自己的努力真的不行,最最重要的還是學生自我覺醒!

我也是一名教師,剛參加工作時的我也有那一次對學生不理智和簡單粗暴,給自己留下尷尬和悔恨。慶幸的是從那一件事後我真正做到了寬容和善待每一位學生,在幾十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中我一直堅守和踐行!

我相信這位高三教師的責任心和敬業心,而且高三年級已到收穫季節,教師自然更多一份沉甸甸的重任!但是,如果這位教師當時能站在比學生高一些的位置,多一些工作的冷靜與理性,多一份細心耐心和愛心,對學生多一份寬容和善待,相信學生會對教師充滿敬畏和感恩!








文昌雅士


高三學生拒交手機違反校規,老師扇學生耳光是體罰!

兩者皆有錯,最終我們和解吧!

一、學生有錯

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學校都明文規定不允許學生攜帶電子產品上學,手機或者是P3等,前段時間網課學生已經依賴手機。過度依賴手機影響學習,大腦不思考,何況在學校有老師講課,沒有必要拿手機,影響自己,帶壞了其他同學。沒有益處。學生違反規定在先,有錯就改。承認錯誤與老師和解!

二、家長有錯

我既是教師,又是高三學生的母親。兒子就是高三學生,回到家就用手機查題,現在我與他協議好晚上10:30以後才能用手機。作為家長非常瞭解孩子,如果你發現孩帶手機上學,這時候你阻止不了,你可以與老師打電話聯繫,讓老師知道這一情況,私下找學生,這裡有緩衝,能平和解決。建議所有的家長多和老師溝通交流,這說明你重視孩子的教育,尊重老師!

三、老師有錯

首先他是負責任的教師,他在管學生。但是方法不當,我不贊成體罰學生,我們教師是成年人,學生他是孩子允許犯錯,我們的任務培養學生先成人後成才。

現在高三備考,學生老師都焦慮,學生拒交手機,自己不學習帶壞了班級風氣,恨鐵不成鋼的老師,肯定氣壞了,情緒失控了,想一想,老師也是人,普通的人,不是聖人。老師有錯也應該得到原諒,與學生和解!

願所有高考學子金榜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