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後會陪你的孩子打遊戲嗎?

餘堅銳


父母們都熟悉孩子嗎

據報道,江蘇常州有位卓先生,陪著兒子從小玩了五年電腦遊戲,兒子不但沒有玩上癮,眼睛也沒受影響,而且讀書成績還不斷上升。如今,孩子已會玩20種遊戲,每天玩遊戲的時間在20分鐘左右。

卓先生的做法給了我們一個啟示:父母只有熟悉了孩子,才能採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收到預期的效果。其實,孩子跟成年人一樣,對喜歡的未知領域始終有一種好奇心。因此,明智的父母只會用心發現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所在,然後努力幫助孩子滿足好奇心。

現實中,對待孩子玩電腦遊戲,大多數父母都是嚴格限制甚至是嚴格禁止。孩子由於好奇心在家裡得不到滿足,就會跑到網吧或別的地方去“過癮”,加之無人及時引導,就容易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事實上,有些孩子“網癮”的形成,跟父母一味地堵有很大關係。

當然,有些父母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只是覺得現在的孩子學習負擔很重,沒有時間玩遊戲。這個擔憂有一定道理,但未必適應所有的孩子。事實上,有些孩子由於玩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看起來是坐在那做作業,心思卻沒在作業上,因而做作業的效率並不高。

當然,父母熟悉孩子不只是要知道孩子的好奇心在哪裡。比如,孩子的性格怎樣,特長是什麼,都是父母應當掌握的情況。至於怎樣才能熟悉孩子,辦法則是以平等的心態跟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的個性和選擇權。


啊君的廣漂生活



根據長江日報報道,號主是剛剛放榜的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學霸王希來,他的“優秀代練”是她的媽媽。

去年,要備戰高考的王希來決定不玩手機,專心備戰,但他喜愛的遊戲《皇室戰爭》設計了一個機制:每天登陸的玩家會獲得獎勵。

王希來擔心自己離開會導致賬號落後進度,“涼了”,於是拜託自己的媽媽幫自己打遊戲。

為了兒子安心高考,媽媽剛開始有些無奈的接下這個任務。

故事的結尾,王希來考出了675分,這是一個需要面對清華好還是北大好這個艱難選擇的分數!

而王希來的媽媽,媽媽不僅圓滿地完成了保級任務,甚至現在比兒子玩得還溜。現在是遊戲水平比兒子還高的“大神”玩家,申請了一個自己的賬號,成為了兒子的“隊友”。

我想看完這則新聞,大家心裡應該有答案。

現在的社會,電子產品眾多,想要孩子不玩遊戲真得很難,關鍵是控制好時間。而且家長要以身作則。如果家長天天看手機,怎麼能要求孩子不看呢?

遊戲也可以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比如有些孩子就想學編程,開發遊戲。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關鍵看如何應用。

建議可以看一下美國勞倫斯.科恩的《遊戲力》

這本書的重點,是解決常見的行為問題,激發孩子內在的自信力,並重建父母與孩子間親密溝通的橋樑。

遊戲力,被很多人喻為親子溝通的“雙向翻譯機”。

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如果我們想告訴孩子什麼,那麼最好的方式是“玩給他看”,而不是“說給他聽”。既然我們都同意讓孩子“在玩中學知識”,那麼讓孩子“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立..........

能和孩子玩到一起的家長都是比較開明的,孩子也會比較開朗。

我們總說和孩子溝通和障礙,實際是不懂孩子的心理,如果有和孩子共同的興趣,能夠陪他玩一會遊戲,孩子也許會更願意把心理話告訴我們。

因為在玩的時候,他把你當朋友。當然,時間方面一定要控制好。可以提前作好約定。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早教老師Jenny


肯定一定以及確定,會陪孩子打遊戲。俗話說的好,堵不如疏。在當下這個環境下,想不接觸電子遊戲幾乎不可能。即使家長可以控制孩子,譬如不給孩子買手機,家裡不買遊戲機,電腦不玩遊戲,父母手機也不安裝遊戲。但孩子會在學校裡,其他同學的手機上接觸到遊戲。而且越是不容易得到的東西,孩子越想嘗試,一味地阻止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對電子遊戲好奇。看得住小學,初中,高中。等上了大學,天高皇帝遠,孩子變本加厲的玩遊戲,玩到退學的大有人在。

所以作為父母,在電子遊戲這件事上,應該做到不提倡不阻止,順其自然,適當引導。當孩子感興趣的時候,可以推薦幾個適合孩子玩的遊戲,可以一起玩,既能減少孩子對遊戲的好奇心,又能增進父子感情。只要跟孩子約定好遊戲時間和頻率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