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年輕人沒有耐心教子女的問題,做好家庭教育?

經典影歌小哥


都知道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可為什麼現在年輕人教育孩子從來就沒有耐心,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闡釋:

  1. 為什麼沒有耐心,這可能是大部分家長都會犯的錯誤,有了意識才能避免。
  2. 為什麼要有耐心,年輕家長需要認識家庭教育中耐心的重要性。
  3. 怎麼才能找到耐心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中為什麼年輕父母總是缺乏耐心?

當我們家長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希望我們的父母對自己多點耐心,多點關注。後來自己有了孩子,就下定決定一定要做一對合格的父母,對子女多點耐心,多一點連接,做自己小時候最想要的父母。

可是事實呢,隨著孩子的長大,似乎我們的耐心也消磨殆盡了。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前兩個還能耐住性子回答,到了第四個、第五個的時候就有點不耐煩了:“哪那麼多為什麼,我說是就是!”

於是,我們的孩子也只能悻悻而歸,慢慢不願意和家長在聯結了。還有些父母說不通道理,就用打罵教育孩子,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心理能健康嗎?

初為人母,初為人父的年輕家長,本身在剛有孩子的時候,自己的心理還是個孩子,怎麼能把孩子養育好呢?現在網上流行一句:做父母居然不用考試合格就能上崗,想想是不是有點後怕呢?

再說現在年輕人壓力普遍較大,自己的都養活起來有難度,在養個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生活的重擔壓在心裡,難免表露到臉上,孩子乖巧還好點,遇到調皮的孩子家長的耐心就不見了。

家庭教育中耐心的重要性

都說養孩子就是牽著蝸牛去散步,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規律,家長不能強求,做家長的要有耐心提供良好的土壤和生長環境,幫助孩子長大。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智力、認知能因素的限制,難免會犯錯,這時候家長就需要家長耐心引導,幫助孩子及時糾正錯誤,樹立正確的三觀。

反之,許多家長迫於生活和時間的壓力,運用簡單暴力的解決方式,對孩子非打即罵,短時間內孩子閉嘴了,改正了,熟不知更危險的因子正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據研究調查發現70%的青少年犯罪,都遭受過家庭暴力,除了是身體的還有語言上的暴力,“不打不成器”的教育方式已經過時,家長應該改變思想,運用更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長應該怎麼教育孩子,怎麼培養自己的耐心?

1.家長必須清晰認識到,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對孩子沒有耐心,孩子也不會有耐心面對他以後的未來。

2.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為什麼不耐煩,是因為家長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說不下去了就會用“本來就這樣”來堵孩子的嘴。

這時家長需要改變意識,孩子不聽追問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時候的孩子吸收和探索能力最強,你用一句話堵住了孩子的嘴,其實就是堵住了孩子提高的路。

這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承認自己的不足,對孩子說:“這個問題我也不清楚,我們可以一起去圖書館查查或者在網絡上學習一下。”

這樣不但提高了自己,又幫助孩子樹立了學習的意識。

結束語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現在有耐心對待他,將來他就會有耐心對待你。那些極端的父母極端的行為,只會讓自己的孩子走向叛逆,孤獨的不歸路。

我是青松,高級育嬰師,長期研究兒童中期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傳播家庭教育理念,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每日更新育兒常識和家庭教育知識,歡迎關注。

我是青松,高級育嬰師,長期研究兒童中期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傳播家庭教育理念,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每日更新育兒常識和家庭教育知識,歡迎關注。


青松家庭育兒


年輕人沒有耐心教育子女問題,這是一個社會現象,要幫助他們做好家庭教育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年輕人要加強學習,提升自己對教育的認知,提升自己對教育規律的認知,提升自己的個人修養,不斷地提升自己,才能讓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海洋裡遨遊。

二是,應該以更加務實的眼光看待社會,只有這樣,心才能平靜下來。心態平靜了,才能壓制煩躁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去教育孩子,這樣,耐心的問題就解決了大部分內容。

三是現在有孩子的所謂年輕人,當上父母那一刻已經不小了,仍然沒有耐心是因為內心責任感太低,所以社會的教育從根本上出了問題。

四是依靠心理太重,孩子一生下來就交給父母,自己的孩子只是週末去看一看,美其名曰工作太忙,這更是不負責任的表現,然後每天混吃還喝。

五是教育的心態太浮躁。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應該是第一,考不到第一就著急。對孩子的教育太功利。這樣耐心怎麼能夠培養出來。


眾學課堂


也許是工作忙沒有時間,也許是生活壓力大沒有心情,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耐心教育自己的子女,結果造成很多孩子從小不是因長期溺愛而變得驕縱,就是因長期的高壓管教而變得呆板憂鬱。

我們常說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就說明了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僅是啟蒙的也是持久的,父母的言談舉止、喜怒哀樂都會對孩子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各種習慣、思想意識、道德觀念等也是在平時和父母的交流溝通中逐漸形成的。因此,忽視了對孩子的耐心教育就是忽視了該子的健康成長。

要解決沒有耐心教育的問題其實並不難,關鍵是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如果不能讓孩子從小具有好的習慣,既使學校教育再全面,那麼孩子要想有好的成績也很難做到。好習慣是家庭教育的結果。

其次,做父母的一定要多陪伴孩子,陪伴是最好的成長。隨時發現孩子的問題,隨時的指出改正。對孩子既不要操之過急,又不要懈怠放鬆。真正的認識到你今天所投入的精力和耐心對孩子未來的成長是多麼重要。也許你的簡單粗暴會毀掉孩子的一時,甚至影響他的一生。

從關愛孩子的成長出發,用我們的耐心教育,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是每一個做家長的應盡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