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公司上兩天休兩天該何去何從?

三十三點五


疫情當下,公司上兩天休兩天,該何去何從。

面對現狀,一邊工作一邊找工作一邊學習。

首先,做好本職工作,該上班上班,該完成好的任務,還是要完成好,盡力幫公司共度時艱。

既然疫情影響了你們公司的訂單及運營,公司也調整了經營策略,在上班工作時間,你更應更加努力,創造更多的業績,儘自己一份努力,與公司共同度過這艱難的時間。這也算是基本的職業道德素養吧。

從老闆的調整的經營策略來看,也許他還是想盡最大努力,給所有員工一個工作機會。不是用裁員,逼走的方法。你老闆應是不錯的老闆。如果可以,你還是盡最大努力去做得更好。

二,可以抽空學習一下職業發展的知識,乘這個機會,給自己充一下電,給自己增加職場砝碼。

學習是職場的常態,現在有時間去學習。就好好地充一下電,做好全面準備,等疫情過後,經濟復甦,自己有充分的準備,機會一來,你也可以抓住機會,使自己走上一個高峰。

這也是危中的機會,平時上班,工作那麼忙,要想學習也抽不出多少時間,現在有了機會,那就要好好把握。

三,考慮一下,找點副業做做,以補充工資上的損失。

結合自己實際,利用好這些工作外時間,找個副業做做,做好了成就了自己的另一面,沒做好,權當學習實踐。

比如:

接從網上接一些翻譯,文字編譯的工作。

做一下網約車的服務。

做一下自媒體。

賺職設計。……

四,與老闆或上司交流一下,看看公司的實際想,去找找工作看看,或停薪留職,為公司減負,也讓自己有一個機會。

這點憑自己對公司判斷,結合與老闆交流的情況,當然,你也許不一定那麼直接,如果公司確是有讓員工離職的想法,那你就應積累面對市場,也上班邊找工作。

我不建議,一定要與公司耗著,或讓公司補償。這樣浪費了你的時間,公司也不一定就有能力給每個人補償。倒不如自己找找看,能找到好的,另謀高就也不是不可以。

總的來說,面對疫情,自已做好自己,積極應變,不做被動的等待者,而是適應新形勢,以變應變,把主動權握在手裡。

以上建議,希望有些幫助。


東江臥龍


大家好,我是子騫職說,很高興與大家一起交流。

我媳婦姐姐的單位,自甘肅省解除封禁之後,也要求全員復工,但是復工後發現人工成本支出瞬間暴增,於是下發通知要求每週前兩天在單位上班,剩餘在家遠程辦公。

由於姐姐的工作是底薪+提成,這次改動以後,底薪直接沒有了,全部依靠提成吃飯。但是今年的疫情影響,提成哪有那麼好,這不是明擺著讓自己喝西北風嘛。

但是牢騷歸牢騷,姐姐照樣正常上班,一邊工作一邊找下家。前段時間應聘一家公司的區域銷售經理,已經在原單位辦理了離職手續,同時還帶走了業務骨幹,去尋找很符合自己的職業或者收入。

疫情當下,我們能理解企業的做法,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能接受,畢竟我們需要生活,沒有最起碼的物質基礎,如何支撐我們繼續工作。

總結

如果你有能力,也有更合適的選擇,建議可以考慮追求自己的選擇。

畢竟企業是為了生存,你也是為了生存,所以沒有誰對誰錯之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已。當然如果你能夠在這種企業困難時刻堅持下來,我想企業對你這種優秀人才一定會重點照顧,禮遇有加。

如果你能力平平,甚至屬於公司養你的狀態,建議還是少點抱怨,多一分包容和理解。

能在這個疫情期間不裁員已經是對你最大的照顧,就不要得寸進尺,要求太高。上兩天還休兩天,我想對你而言很可能更是一件好事。

如果覺得現在的工作不錯,建議你可以開拓副業。

上兩天休兩天,工資待遇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只是單純收入問題,未嘗不能自己搞點副業,比如自媒體、微商等等,都是可以為自己增收的。我自己現在也是主副業兩手抓,平時沒空就做做副業,一個月1000元輕輕鬆鬆,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相信你們也可以的,甚至比我更牛逼。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謝您的閱讀。我是 ,專注人力資源管理,聚焦職場分析,致力分享職場乾貨,暢聊職場趣事,歡迎點贊+關注。


子騫職說


打完最後一發子彈。

現在都很難,公司有可能哪天都撐不住了。但你不是股東,沒承擔公司運營風險。個人風險就是沒工作。

所以,趁現在,能找工作得趕緊找工作,能發展副業得快發展副業。

大酒店就送外賣自救了,我們也不要等著別人來救了。

任何能夠創收的活動,都值得一試。

只要有一件事情成了,你就能夠活下去。

不要坐以待斃,“窗口期”不珍惜,以後後悔都來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